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給皇帝擡棺材到底有什麼好處 古人爲何會搶着去做

給皇帝擡棺材到底有什麼好處 古人爲何會搶着去做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5.5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古代擡棺材,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趨之若鶩選挽郎

武帝崩,選百二十挽郎,一時之秀彥。——《世說新語》

《世說新語》中的這句話描寫的是皇帝喪葬的一個環節,其中挽郎指的是擡棺送葬的年輕人。這些人名義上是擡棺,但實際上主要負責做表情、走步子、唱輓歌,和現在流行的哭喪到有些異曲同工,都是藉以體現哀悼的氣氛。挽郎在古人的喪葬禮俗中,往往是隻有皇親貴胄才能享受的待遇,而至於幾十人的挽郎送葬隊伍,則只有帝后親王纔有資格配享。

給皇帝擡棺材到底有什麼好處 古人爲何會搶着去做

挽郎規格高,自然這些挽郎的人選,也需要經過嚴格是考覈。《晉書》中有記載:

成帝鹹康七年,皇后杜氏崩……有司又奏,依舊選公卿以下六品子弟六十人爲挽郎。

從這段話我們可以知道,在晉朝想要成爲帝后送葬隊伍中的挽郎,起碼都需要家中有六品以上官位的親戚才行,否則是想都不要想了。而且即使你是官二代,也不意味着十拿九穩就能夠選上。關於這點史書上還記載了一件事:

開元十四年(726年),唐玄宗的四弟岐王李範去世,唐玄宗格外傷心(見註釋1),因此對其喪葬的規制也格外高。一時間京城的官二代官三代紛紛搶着想當岐王李範的挽郎。但挽郎再多也十幾人,可謂是僧多粥少,爲此導致負責篩選挽郎的賀知章(《長安十二時辰》中何監原型)受到落選公子哥兒們的詬病,以至於被堵在家門不敢出來。因爲這件事造成了輿論聲討,玄宗便將賀知章從禮部派到了工部,以平衆怒。

給皇帝擡棺材到底有什麼好處 古人爲何會搶着去做 第2張

通過這段描述,我們可以瞭解當時人們,對成爲帝后親王挽郎的熱忱。那麼挽郎究竟有什麼好處,導致其倍受人們追捧呢?

仕途捷徑擡棺忙

原來做挽郎,在隋唐時期可以說是步入官場的捷徑!經過篩選的挽郎們會由禮部建立其基本的檔案,在喪葬完後,這些檔案會被統一轉送到吏部,從此這些當過挽郎,給帝后擡過棺材的人就一躍龍門成爲了國家公務員體系中的一員。不要小看挽郎入仕的途徑,因爲這批人被授予的可是七品的官位,而後來成爲主流的科舉制度,考中了進士後被授予的也是七品官位!

挽郎入仕的優勢還不僅僅在於官位本身,還有年齡的優勢。要知道後世唐宋的科舉制度下的取仕,學子們經過十年寒窗苦讀,一朝金榜題名時的年齡往往都很大了,能夠20歲就中進士的鳳毛麟角。而挽郎則無這方面的擔憂,只要通過禮部的考覈,十三四歲選上挽郎也很常見,因爲挽郎本身就是要選拔這個年齡段的人。

給皇帝擡棺材到底有什麼好處 古人爲何會搶着去做 第3張

挽郎起源於魏晉,直到唐朝依然被沿用。隨着科舉取士制度的不斷髮展和完善,唐朝以後就基本見不到,依靠挽郎制度入仕的記錄了。挽郎入仕制度最終消亡,卻不妨礙在這期間誕生了很多名臣良相。

如北魏史上的名人崔巨倫,就是通過挽郎步入仕途的,而後通過個人奮鬥,被封爲光祿大夫,開國縣男,邑二百戶。《魏書·崔巨倫傳》記載:

……以世宗挽郎,除冀州鎮北府墨曹參軍、太尉記室參軍。叔楷爲殷州,巨倫仍爲長史、北道別將。在州陷賊,斂恤亡存,爲賊所義……

當然,這其中雖負盛名的應該是被稱爲“救時宰相”的姚崇了。公元675年,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長子李弘病逝於太子位,死後追封爲孝敬皇帝,時年24歲的姚崇被選爲挽郎,從此步入仕途。《舊唐書·姚崇傳》記載:

元崇爲孝敬輓郎,應下筆成章舉,授濮州司倉,五遷夏官郎中。

姚崇之所以能夠從挽郎,三度拜相,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其雖然是通過挽郎步入仕途,卻依然在之後參加了科舉考試,也就是上面《舊唐書·姚崇傳》所說的“下筆成章舉”,通過這一考覈,姚崇從此成爲文官體系的一員,爲之後的仕途升遷掃平了重要障礙,側面也可以看出姚崇的上進之心是多麼強烈。

給皇帝擡棺材到底有什麼好處 古人爲何會搶着去做 第4張

姚崇先後歷任武則天、唐睿宗和唐玄宗三朝宰相,在唐玄宗時期第三度拜相時,更是提出了著名的“十事要說”,切中時弊痛下鍼砭,其中如休養生息,限制宦官外戚擅權等政策,爲開元盛世奠定了堅實基礎,姚崇也因此成爲譽爲“救時宰相”,救時,匡救時弊也,這個評價可以說是實至名歸。後世人於是將姚崇與房玄齡、杜如晦、宋璟並稱“唐朝四大賢相”。

小小的一個挽郎,爲皇帝扶棺扶出一位宰相,算的上是千古美談了。

註釋1:岐王李範,杜普《江南逢李龜年》中”岐王宅裏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說的正是這位岐王。他與唐玄宗等五兄弟,從小就在武則天和太平公主的打壓下,養成了團結友愛的兄弟情,他喪禮有多隆重可想而知。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