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清朝皇陵名字都是由嗣皇帝命名的 道光皇帝陵墓爲什麼是一個例外

清朝皇陵名字都是由嗣皇帝命名的 道光皇帝陵墓爲什麼是一個例外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4.5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道光皇陵,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清代皇陵名字都不是皇帝自己起的,而是嗣皇帝命名的。和皇帝的廟號和諡號一樣,道光爲什麼是一個例外?

清代的皇帝陵和皇后陵建成以後,在皇帝去世之前,官方都沒有命名,在各種文書上都冠以“萬年吉地”以代替陵名。比如乾隆帝的裕陵在他未葬入之前就稱爲“勝水峪萬年吉地”。再如慈安、慈禧的陵寢在建成之後,分別稱爲“普祥峪萬年吉地”和“普陀峪萬年吉地”。

當然還有一種情況也較爲特殊,按清制,皇后如果死在了皇帝之前,是可以入葬地宮的,而不需要重修建陵。

比如康熙帝的三個皇后都先於他而死,都被葬入了地宮;乾隆帝的皇后富察氏也是如此,於乾隆十三年去世,後被葬入地宮。如此,皇帝陵在皇帝在世時便成了“皇后陵”,其名字也被稱爲“某某皇后陵”,如乾隆帝皇后孝賢葬入裕陵後,則稱“孝賢皇后陵”,葬了幾個皇后則寫上幾個皇后的名。

清朝皇陵名字都是由嗣皇帝命名的 道光皇帝陵墓爲什麼是一個例外

按照規定,皇帝陵和皇后陵要在皇帝、皇后死後入葬前才能正式確定陵名,也就是說這一任務是需要嗣皇帝來完成的,這裏面含有後人送終,蓋棺定論的意思。

當然,嗣皇帝爲大行皇帝的陵寢命名也有一套程序,首先需要發佈諭旨,令大學士、九卿等商議,然後擬定出多個陵名,一般爲5至6個,上奏給皇帝后,由皇帝從中挑選。

比如康熙帝去世後,雍正帝發佈上諭,讓大臣們確定陵名,按例,雍正帝只要在大臣擬定的幾個陵名中,用硃筆畫個圈,就算是定下來了。但雍正帝爲此大秀了一把孝順之心,他刺破手指,用指學將“景”字圈了出來,由此康熙帝的陵寢就被定爲了景陵。

同樣,雍正去世後,乾隆也發佈上諭讓大臣擬定陵名,大臣奉旨進呈了“泰、裕、瑞、寧、長、興”6字,最終乾隆選用了“泰”字,確定了雍正的陵寢名。其後的嘉慶帝也是如此,由道光帝代爲擬定陵名。

可到了道光帝的時候,他的陵寢名就不是咸豐擬定的了,而是越俎代庖,自己起的名。不過,道光帝是一個十分講究奉行祖宗成法的皇帝,他自然不會公然違背祖制,而是採用了一個十分巧妙的辦法。

道光帝的曾明確表示,他非常仰慕關外的盛京三陵,他在西陵龍泉峪建的陵就是仿照盛京三陵建的。因此他非常希望自己的陵將來叫“慕陵”。可是陵名按例只有在自己死後由嗣皇帝才能確定,自己沒有命名權。

清朝皇陵名字都是由嗣皇帝命名的 道光皇帝陵墓爲什麼是一個例外 第2張

道光帝苦思冥想,終於想出一條妙計。道光二十八年三月十二日,他巡視自己的陵寢,隨行的還要皇四子奕詝和皇六子奕,道光帝將他們召到御座前,命他倆恭讀自己早已寫好的一道硃諭:“敬瞻東北,永慕無窮,雲山密邇,嗚呼,其慕與慕也。”讀完,便將這道諭旨藏於隆恩殿的東暖閣內。

兩年後,道光帝駕崩,奕詝繼承大統,是爲咸豐。咸豐帝在爲父皇確定陵名的時候,想起了兩年前父皇給自己的拿到硃諭,反覆思量,最終悟出了皇父的良苦用心和諭旨中的深刻含義,原來是父皇在暗示自己用“慕”字命名陵名。

清朝皇陵名字都是由嗣皇帝命名的 道光皇帝陵墓爲什麼是一個例外 第3張

得虧咸豐帝有心,道光帝這才如願以償,如果咸豐帝當時一時疏忽,也讓大臣進擬陵名,那麼大臣們未必就會將“慕”字選入其中,如此九泉之下的道光帝恐怕也是難以瞑目。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