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劉墉送乾隆生薑乾隆不怒反喜 這個生薑有什麼寓意存在

劉墉送乾隆生薑乾隆不怒反喜 這個生薑有什麼寓意存在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5.3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瞭解:劉墉送姜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劉墉給乾隆皇帝送禮的時候,劉墉爲什麼會送一桶生薑給乾隆?這個生薑有什麼寓意嗎?

在影視劇中,乾隆時期的重臣和珅有兩位政敵,分別是紀曉嵐和劉墉,這還是得益於《鐵齒銅牙紀曉嵐》和《宰相劉羅鍋》的傳播。這裏先不說這是否適合史實,只說其中的故事還真的是挺有意思的,很多人看到和珅在紀曉嵐和劉墉面前吃癟,總有一種暢快淋漓的感覺。

《宰相劉羅鍋》中有一個情節比較有意思,中秋佳節來臨,百官都要進宮面聖,這樣一個團聚的大日子裏,自然是需要給皇帝送上禮品的,至於送什麼禮品,那就是官員們的事情了。

劉墉送乾隆生薑乾隆不怒反喜 這個生薑有什麼寓意存在

大家使出渾身解數,絞盡腦汁來置辦禮品,面聖當日,大家紛紛獻上自己的禮品,其中有兩人獻上的禮品比較特別,一個是浙江巡撫孫有道,一個是廣西巡撫劉墉。

孫有道獻上的是一座帆船模型,帆船模型作爲禮品在現在也是挺流行的,不過,孫有道的帆船卻很特別,因爲那帆船是孫有道請來浙江的能工巧匠們用一百兩純金花費七七四十九天打造的純金帆船。這樣的大手筆自然吸引了大殿中的文武百官的目光,大家紛紛稱奇,但乾隆似乎並不滿意,他不是不喜歡這帆船,而是對孫有道的心思不怎麼滿意。

用乾隆自己的話來說,這就是孫有道自己儉樸,而讓他這個皇帝變得昏庸奢侈。這樣的帽子扣下來,孫有道自然是嚇得不輕,果然是伴君如伴虎。

劉墉送乾隆生薑乾隆不怒反喜 這個生薑有什麼寓意存在 第2張

孫有道之後,官員們陸陸續續獻上了自己的禮品,值得一提的是,和珅作爲乾隆身邊的大紅人獻上的禮品自然也是精挑細選的,他獻上的是一匹玉馬,乃是由鑽石和和田玉石打造而成,這手筆自然也是不凡。

等到大家都進獻完了自己的禮品,唯有廣西巡撫劉墉遲遲不見蹤影。乾隆等了好一會,劉墉才姍姍來遲,他帶來的竟是一桶生薑,這是他特意讓府中的下人去置辦的,誰也不瞭解他葫蘆裏賣的是什麼藥。

乾隆看了也是大惑不解,不瞭解劉墉這又是哪一齣,而當那桶姜被劉墉呈上去經過衆位臣子面前的時候,很多人的臉上都浮現了嘲諷的笑容,都在譏諷劉墉,但劉墉還是不慌不忙獻上了這桶姜。

當乾隆搞清楚這就是做菜用的生薑的時候,就問劉墉這是什麼意思,劉墉也是可愛,先讓乾隆皇帝看看桶中之物呈現什麼形狀,這倒是沒有難住乾隆,乾隆說:“像重重疊疊的羣山。”

然後劉墉就說話了,他說:“這個禮物就叫統一江山,象徵大清江山永固,乾隆皇帝統一江山。皇上,您說臣的禮物是重還是輕啊?”

這就是討了個巧了,乾隆一聽忍不住哈哈大笑,對於他來說,珠玉珍寶見多了,還真不如這樣的心意能打動他,也正是因爲如此,即便劉墉也說不出這桶姜後續應該怎麼處理,但乾隆皇帝還是賞了劉墉一件黃馬褂,並且讓劉墉和和珅一起陪他用午膳,這件事讓主張將劉墉凌遲處死的和珅心裏很是不舒服。

劉墉送乾隆生薑乾隆不怒反喜 這個生薑有什麼寓意存在 第3張

《宰相劉羅鍋》中,劉墉讓和珅不舒服的事情太多了,但這也僅僅是在影視劇中,真正的歷史上,劉墉對和珅構不成威脅,真正和和珅作對的也不是劉墉,更不是紀曉嵐。

實際上,劉墉比和珅大了整整三十歲,和珅六歲左右的時候,劉墉被外放爲地方官,並在接下來的二十餘年時間裏,劉墉都在地方上爲官,他爲官清正廉潔,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好官,史載:“頗以清介持躬,名播海內,婦人女子無不服其品誼,至以包孝肅比之。”

1780年左右,劉墉被調入京城爲官,此時的和珅得到了乾隆的寵幸,是劉墉不敢得罪的,所以此後的數年,在和珅被賜死之前的大部分時間裏,劉墉奉行的都是隨波逐流,他並沒有成爲和珅的政敵,反而在官位上錯誤不斷,經常被乾隆皇帝責備,更是經常被彈劾、降職,這樣的劉墉自然不會成爲和珅打擊的對象。

劉墉送乾隆生薑乾隆不怒反喜 這個生薑有什麼寓意存在 第4張

所以說,劉墉爲官期間並沒有和和珅起衝突,也不會公然站在和珅的對立面,他明哲保身。但劉墉有一項是和珅沒法比的,那就是他長壽,因爲長壽,劉墉在官場上經過數次降職後突然得了個一生中的最高官職,即體仁閣大學士,他之所以得到這個官職,乾隆是這樣說的:“但伊向來不肯實心辦事,行走頗懶,茲以無人,擢升此任。”

劉墉的資歷早就應該成爲大學士了,只不過他不肯實心辦事,乾隆一直不肯讓他做,終於無人可用了,所以才用了劉墉,當然這也是因爲乾隆考慮到了過去劉墉在地方上的政績。

劉墉能力是有,但就是成爲京官之後,冷眼看着和珅受盡寵幸,不再盡心辦事,反而隨波逐流。好在,他雖然比和珅大了那麼多,但死得卻比和珅晚,最後將和珅給熬死了。和珅死後,劉墉似乎纔再次“活”了過來,漕運上的弊端,他看得一清二楚,提出不少建議,都被嘉慶帝採納,後於1805年去世,算得上是善終的清官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