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古代犯人被判刑之後 罪犯最後爲何被流放到偏遠地區

古代犯人被判刑之後 罪犯最後爲何被流放到偏遠地區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4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瞭解:古代犯人流放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古代爲何將人流放,犯了罪的人不被關起來,爲何被分配到偏遠地區?

古代流放制度就是帝堯發明的,是他首先對對手進行了流放,所以帝堯和其弟弟分別叫放勳和放齊。而制五刑的皋陶就代表帝堯,也是刑天,同時也是饕餮。在傳統上存在流放制度的一個是中國,一個是歐洲。源頭都是源自帝堯。牛圖騰和風氏,就是流放一詞的來源。

上古流放是針對族羣,就是讓你滾出核心區域。後來流放是針對具體的犯人,所以有懲罰和遵循傳統之意。犯人一詞也是與放有關,就是說一開始懲罰失敗族羣是把人放了,自己滾。這個制度是有一些人道操作在裏面的。

畢竟堯舜兩個體系都是兄弟族羣。後來的流放除了遵循古制以外還有現實需要,一些邊遠地區和邊關需要補充人口。所以流放基本都是遵循這個原則。

古代犯人被判刑之後 罪犯最後爲何被流放到偏遠地區

無論在古代還是在現代,犯人都是被關起來的,都意味着國家要每天負責他們的一日三餐。但就當時的條件來說,國家糧食緊缺,自然不會選擇這種方式。當時人口集中在中原,而一個國家需要開疆擴土、需要發展,並沒有人願意主動去邊疆,所以國家只有將犯人流放到千里之外。

古代道路崎嶇、坎坷以及風雨交加、酷暑嚴寒等天氣,足以讓犯人受盡皮肉之苦。並且犯人們都是戴上手銬腳鏈,一個個排着隊在衙役的關押下前進,衙役心情不好,還會對犯人們出氣。如果體弱多病的人,會未到達目的地就已經死去了。

其次,被流放的人並不是簡單的流放,有的朝代還會在犯人的臉上刺字懲罰,這種方式稱爲刺配。被流放到千里之外的人備受着身體和心理的雙重摺磨,對於國家來說,他們不僅可以減輕國家的負擔,還是國家的免費勞動力,能夠使國家擴大疆土。

流放這種刑罰一般都用作處罰犯罪不是很重,但是很讓領導討厭的朝廷中人或者皇親國戚。水滸傳中,林沖就是這樣的,武松也是這樣的,宋江也曾被流放,因爲宋江是地保,也算是村長編織,最低級的公務員了,而像晁蓋,吳用這些草莽出身,沒有官職的,逮着就是一死。

古代犯人被判刑之後 罪犯最後爲何被流放到偏遠地區 第2張

而流放的目的是什麼呢?是摧毀這些有那麼一些身份的人的人脈基礎,經濟基礎,同時也是避免因爲處罰他們可能帶來的人心動盪與不安。比如,王爺犯了錯,皇上直接把他咔嚓了,其他的王爺要害怕了,這皇上一點情分不講啊,我好怕啊,怎麼辦啊?要不然施壓吧?要不然兵變吧?

這樣的,所以,上位者爲了避免因爲處罰一個人牽扯出更多的麻煩事情,所以,通過流放這種手段,讓受處罰者的親朋,同僚等等,漸漸的不再那麼激動,因爲古時候的溝通不便利,一個人流放了,一輩子了無音訊很正常,這些原本犯人的人脈和經濟基礎,就漸漸的沒有殺傷力了。

古代犯人被判刑之後 罪犯最後爲何被流放到偏遠地區 第3張

古代並不存在“無期徒刑”這一說,牢房多爲較短期的關押犯人,大都不允許也不可能讓犯人在牢中待一輩子。如果這樣,佔用牢房資源不說,還要管吃管喝。而且全國人犯數目龐大,對於古代生產力較落後、資源有限的朝廷來說,是一項很大的負擔。

所以,古代依律判處重罪的,要麼選個日子午時三刻處斬,要麼通常集中一起秋後處決。而對於那些罪不至死的,或死罪從輕判處的,發配流放到千里之外,去服勞役,也是屢見不鮮。其次,古代是農耕社會,人口和勞力是國家生產的根本。

縱觀歷史,每個朝代都曾或多或少飽經各種戰亂、天災人禍等,人口銳減,要恢復就要休養生息,就要勞動力開墾荒地。將犯人作爲勞動力進行資源再利用,勞動改造,一方面可創造價值,另一方面那些分配到偏遠地區的從軍的人在戰爭時期也能保證人是夠用的。

發配作爲死刑的代用刑。也就是說,發配流放,其實並不比死刑好到哪裏去,甚至比死刑更慘。發配流放,犯人在服刑中多是生不如死。

古代犯人被判刑之後 罪犯最後爲何被流放到偏遠地區 第4張

一輩子無盡的苦役和折磨,承受肉體和人格的雙重煎熬,食物差、疾病、惡劣環境等等諸多因素,這些都會讓犯人長期痛不欲生,活的人不人鬼不鬼。有些流放犯,還沒有到達目的地,就因不堪長途顛簸、折磨,死在中途了。總之,犯人被榨乾最後一點剩餘價值後,便棄之如敝履。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