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黃巾起義是怎麼爆發的 當時的背景又是什麼樣的

黃巾起義是怎麼爆發的 當時的背景又是什麼樣的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2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黃巾起義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黃巾起義爆發的社會環境和歷史背景是什麼?

引言

東漢後期,由於地主制經濟發展,豪族勢力惡性膨脹,土地兼併日趨加劇。宦官、外戚集團交替擅權,社會黑暗。加之對周邊各族連年用兵,賦役徵剝不斷加重,特選橫調,紛紛不絕,朝綱失綏,人心紊亂,社會危機加深,階級矛盾與民族矛盾全面激化。廣大農民在長期反抗鬥爭的基礎上,於靈帝中平年間,最終爆發了全國大規模的黃巾農民戰爭。

賦役剝削加重和農民的流亡

東漢後期,豪族地主勢力惡性膨脹,土地兼併加劇,政治腐敗,外戚、宦官交相擅權。各級衙署則因循苟且,貪污腐化。外戚、宦官的黨徒,典據州郡,貪贓枉法。這些竊居要職的達官新貴,既無封建統治者要求的“德行”,更無治國安民的資歷和才能,極盡欺壓人民之能事。

政治上的黑暗,使統治集團日益驕奢,腐敗墮落。這不但使東漢朝廷的財政更加捉襟見肘。而且,進一步加重了對人民的賦稅、徭役的負擔。再加上水旱、蝗蟲、地震等自然災害連年岀現,將廣大農民逼到了無以爲生的絕境。東漢政府的賦役剝削比西漢之時更加沉重。

西漢在宣帝時每年的租稅收入爲40多億,少府的山澤、川池、園林收入13億,共53億。但東漢時期的人口和墾田數字低於西漢,而每年的租稅收入卻達60多億。至於東漢後期其他方面的臨時性調派,其名目就更是繁多了。東漢除繼續沿用西漢的田租、口算、更賦之外,還新增加了調的科派。

黃巾起義是怎麼爆發的 當時的背景又是什麼樣的

在東漢後期,這種非制度化的賦斂、科派,不僅可以大大擴充邊疆戰爭急需的軍費,而且也很方便朝廷上下搜刮、聚財。安帝時,“比年羌寇特困隴右,供徭賦役爲損日滋,官負人債,數十億萬。東漢後期,紛紛不絕的“特選橫調”,是強加在廣大勞動人民頭上更爲沉重的負但,是東漢統治者對人民剝削率不斷增長的確證。

外戚、宦官和各地豪族地主,在對人民的搜刮上,也是肆無忌憚的。他們利用自己的政治特權,或競相侵吞國家財物,或假借土地,加重對農民的盤剝。史載,樑冀被誅除時,其家財竟值30餘億之多,相當於天下租稅的二分之一。宦官集團的剝削更是有恃無恐,諸如侯覽向史弼索求假鹽稅;黃門令王甫使門生於郡界辜榷官財物7000餘萬,等等,不僅大大加重了人民的負擔,而且漢廷國庫也被淘虛得山窮水盡。

三次對西羌的大規模作戰,僅前兩次就耗軍費合計達320多億錢,東漢財政陷入嚴重危機。時人描繪其困境說:當今之世,有三空之厄所謂三空。即田野空,朝廷空,府庫空,東漢國力遭到嚴重削弱。統治者的壓榨、搶掠,導致最嚴重的後果就是社會生產的嚴重破壞。

再加上天災頻繁,愈來愈多的農民無法繼續在本鄉本土生活下去。安帝初期,社會上出現了龐大的流民隊伍。東漢末年,社會出現一片凋零殘破、動盪不安的景象。階級矛盾、民族矛盾和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交織促進,達到了空前尖銳的境地,社會危機不斷深化。

黃巾起義是怎麼爆發的 當時的背景又是什麼樣的 第2張

連綿不斷的農民起義

隨着東漢後期社會危機的加深,人民掙扎在水深滅熱之中。農民的窮困不僅使社會的簡單再生產無法維持,就連人口的再生產也難以爲繼。有的地方小民貧困,多無養子,情景悲慘而淒涼。那些離鄉背井的流民,則更是被拋岀了生產領域,失去了生活的依賴.他們生存下去的唯一希望,就是通過鬥爭,改變現實的痛苦。

從安帝永初年間畢豪、張伯路等首先揭開武裝起義的序幕起,不堪悲慘命運支配的農民就紛紛造反,各地起義的烽火逐漸燃遍了整個中國。到靈帝中平元年黃巾起義爆發時,大大小小的農民起義史不絕書。雖然這些起義還只是地區性的,但必將給東漢王朝造成致命的威脅。

這些起義鬥爭發生頻繁,持續較久,給東漢政權沉重的打擊。在約76年的時間內,規模較大的起義就有幾十次之多,有的發展到數萬甚至十多萬人,有的堅持數年甚至十幾年,呈現出連續不斷、延綿起伏的特點。起義雖然不斷被鎮壓下去,但給東漢一陣又一陣的強烈衝擊,直接動搖着東漢的統治。尤其是許多農民起義領袖自稱皇帝或太上皇帝,等尊號,表明了他們要推翻漢家皇權的堅強決心。

第二,起義爆發的地區呈不斷擴大的趨勢。規模較大的起義軍,活動於數郡乃至數州的廣大地區,起義形勢逐漸向南方擴展,爲全國性的農民起義爆發奠定了基礎,積聚着力量。第三,邊疆少數民族的反抗鬥爭與內郡農民起義交相呼應,有力地配合。

黃巾起義是怎麼爆發的 當時的背景又是什麼樣的 第3張

由於豪族地主對各族人民進行殘酷壓迫與剝削,一些漢族人民投入了少數民族反抗東漢統治的武裝鬥爭,而更多的漢族農民起義,是在漢廷鎮壓邊疆少數民族時趁機發展。因此,無論是邊疆少數民族的反抗戰爭,還是內地農民起義,都是東漢豪族地主階級與各族人民階級矛盾激化的結果。

第四,東漢官軍的士兵譁變成爲起義的一個組成部分。東漢招募的官軍,其成分以農民爲主,在大軍內也受到將吏的欺壓,又被驅使作爲鎮壓少數民族反抗和農民起義的工具,死於非命。因此,有部分官兵反戈轉向起義隊伍,這充分反映出東漢政府的腐朽和虛弱,也說明其統治地位日益動搖。

黃巾起義是怎麼爆發的 當時的背景又是什麼樣的 第4張

儘管各地持續不斷的農民起義都被殘酷地鎮壓下去了。但是,也使農民意識到,既然地區性的起義會被豪強地主所扼殺,就必須形成全國性的強大革命洪流,就必須通過一定的組織形式。經過充分的準備,才能彙集力量,與漢廷和豪族地主進行一場決戰

結語

從這個意義上說,安帝以來各地的農民起義,爲全國性的農民大起義準備了條件。東漢後期連綿不斷的農民起義,最終釀成了席捲全國的歷史巨瀾——黃巾農民戰爭,使東漢王朝分崩離析。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