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揭祕:隋煬帝、唐太宗拼了命都要打高句麗的原因?

揭祕:隋煬帝、唐太宗拼了命都要打高句麗的原因?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5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國史觀因爲宋明兩代對於世界政治體制的認識實在太過缺乏,習慣性地認爲中原王朝在東亞東南亞任何時期都是最先進且唯一的。但隋唐兩代時,尚無此錯覺。到隋煬帝時期扶余人的國家是怎樣一個狀態呢?

首先能想到的是這個國家在5世紀初好太王的時代就兩度擊敗日本,繼而征服了新羅和百濟。6世紀中,結束了內戰的高麗已經完全在東北亞構成了一個小天下式的朝貢體系了。這個範圍類似後來的僞滿洲國+日屬朝鮮。

揭祕:隋煬帝、唐太宗拼了命都要打高句麗的原因?

更可怕的一點,地據東北坐擁廣大平原的的高句麗不是一個漁獵政權,而是一個農耕政權。也不似後來的女真,高麗王室已經完全建立了律令制國家。國家由5個部落構成,一個國王和四個諸加,設百官,共同治理國家。並沒有史料證明諸加把任何固定的封地私有的家族財產,卻頻繁地提及與高麗王共同治理國家,完整的律令制度下這個體系十分類似於後來日本飛鳥時代晚期的律令制。尤其是蘇我氏時代。這個制度的形成大概比日本早了100-200年。蒙古高原部落制的遊牧政權,佔據的地方大而無用,高麗佔據的地方可都是耕地,半個東北+半個朝鮮半島的平原耕地。這樣的國家是完全有能力消化秦漢故土遼東的。所以收復遼東,越早越好。

如果有比這個還扯淡的,那就是高麗的人口。截止到隋朝,中原政權已經分裂了將近300年,人口銳減。隋文帝休養生息,終於在開皇末年把人口提到了870萬戶,大約5000萬人。而後隋朝又內戰,有效人口在貞觀年間又降到300萬戶,約1500萬人。這也側面說明了唐朝徵高麗的難度要比隋朝大得多。根據秦昇陽教授的研究,高麗176城滅國時的人口大概在300萬左右。可以說在那個時代是怪物級別了。5:1的人口比例,中原想對東北滅國難度有多大呢?隨意參考下吧:北宋9000萬人,遼900萬人;民國人口4億人,滿洲國3400萬人。你就謝楊謝李他們徵高麗的時候東北是守勢吧,那時候的三百萬放今天什麼概念觀衆朋友們?將近兩個億啊!

揭祕:隋煬帝、唐太宗拼了命都要打高句麗的原因? 第2張

換句話說,高麗這個國家作爲東北的霸主,又攬有遼東,其對中原的長期威脅遠大於遼對北宋的威脅。其組織能力(律令制和衆多人口)、軍事科技(冷兵器時代176座城池啊兄弟們,比維斯特洛都多了、喪屍的是人家還修!長!城!)、生產模式(農耕爲主,漁獵爲輔)、宗教習俗(佛、道、薩滿)都和你國毫無數量級差距。隋煬帝不惜身死國滅,唐太宗寧棄一世英名,也要勞民傷財,北上遠征。加上唐高宗,三代人本着收復遼東故土的目的,纔將這個國家按死與未發之際,古代君主的遠見,可見一斑。中原王朝自秦以來,最是提防蒙古高原,然而歷史一次又一次的證明,最有威脅的,還是能把東北地區和朝鮮半島連成一片的政權。日後雖然新羅靠着站隊藝術一統半島,靺鞨人建立渤海國,不過失去對方的東北政權對中原王朝已無致命威脅,由他進表稱臣就好了。中原政權下一次用幾代人堅持進攻滅掉本土以外政權的事情,也是等了一千年之後纔再次發生。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