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劉伯溫的功勞不是比李善長還大嗎 劉伯溫爲何只得一個伯爵

劉伯溫的功勞不是比李善長還大嗎 劉伯溫爲何只得一個伯爵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7.2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劉伯溫官職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本站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劉伯溫功勞在李善長之上,爲何卻只得到一個伯爵?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登基,建立大明王朝,隨後他開始大封功臣,總共封了六個公爵,分別是韓國公李善長、 魏國公徐達 、曹國公李文忠、 宋國公馮勝 、衛國公鄧愈 、鄭國公常茂(常遇春之子),乍一看好像沒什麼問題,可若是仔細分析一下,就會發現這裏面大有玄機。

首先一個,李善長是這裏面唯一的文官,除了他之外,剩下那幾個都是浴血奮戰的武將,可以說是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跟着朱元璋玩命的,封爲公爵誰都不會有什麼異議。可唯獨這李善長,沒立下多少讓人信服的功勞,反倒是爬上了高位,這怎麼回事?其實,這裏面蘊藏着朱元璋的馭人之術。咱們可以拿他跟劉伯溫做個對比,就看出來了。

劉伯溫是浙江青田縣人,在攻城拔寨,判斷形勢上給朱元璋出了很多好主意,功勞僅次於那些衝鋒陷陣的武將,而李善長一向是居於幕後幹着管家婆的角色,督運糧草,收稅,記賬等等,可偏偏到最後劉伯溫僅被封爲伯爵。跟李善長比可差遠了,僅僅從俸祿上看,倆人就不能比,劉伯溫的俸祿也就240擔,李善長是4000擔,幾乎差了快二十倍了。

劉伯溫的功勞不是比李善長還大嗎 劉伯溫爲何只得一個伯爵

這就看出來了:李善長雖然也有一些功勞,但是長期居於幕後,功勞並不足以服衆,所以朱元璋特別放心地扶植他,因爲他明白:就是把李善長捧上了天,這人也威脅不到自己的地位,除了對他感恩戴德之外沒有別的辦法,只能老老實實幹活。

可劉伯溫就不一樣了,他除了對休養生息,治國安天下這些東西諳熟之外,在軍事上還很有謀略,尤其是判斷大形勢判斷的很準。這要是放在戰爭年代那就是可與不可求的奇人,可現在已是太平盛世,這些東西的用處只能體現到一個地方——造反。

沒錯,歷朝歷代皇帝第一個頭疼的就是這個問題,朱元璋自然也不例外,要是把劉伯溫給立起來,萬一他要有不臣之心,朱元璋就得嚇得半夜都睡不着覺,他能想到劉伯溫能想到,他想不到的劉伯溫還能想到,這不是給自己樹了個大敵嗎?雖然劉伯溫一再強調自己並無貪圖權勢之心,可朱元璋也不敢完全相信:人心隔肚皮,做事兩不知。再說了,即便他自己沒有造反的意思,萬一哪兒蹦出來個人要造反,劉伯溫只要跟他出個主意都夠嚇人的了,更別說其他的。所以他有意在官位和俸祿上貶低劉伯溫。

劉伯溫的功勞不是比李善長還大嗎 劉伯溫爲何只得一個伯爵 第2張

當然了,劉伯溫也不傻,他知道朱元璋忌憚的是什麼,所以就不止一次地提出讓他歸鄉養老,可朱元璋倒不幹了:聖明天子在朝,想辭職是不行的,當然了,他有更重要的用處,那就是用他牽制李善長,省的李善長一家獨大,他到時候不好收拾。不得不說,這是朱元璋自家獨特的用人之術。

當然了,相對於朱元璋後面做的事情,這些事都小的多了,那就是廢除宰相制,繼李善長之後,大明朝又出了一個比較牛逼的宰相——胡惟庸。其實這個時候,他已經有點兒嫌丞相礙事了,可一千多下來都這麼幹,他貿然提出廢除,肯定會受到底下大臣的激烈反對。於是他放縱現任宰相胡惟庸胡作非爲,然後自己留在暗中監視,等到火候差不多的時候一舉拿下。

劉伯溫的功勞不是比李善長還大嗎 劉伯溫爲何只得一個伯爵 第3張

可即便是準備這樣周密,到時候還是引起了軒然大波(沒辦法,這制度太重要了),超過一大半的文臣武將跟他對着幹,面對這種情況,朱元璋實施了最強硬的手段——一律殺頭,株連了三萬多人之後,這個案件纔算是塵埃落定。從此,大明王朝只有天子當國,再無相國作亂。這就是朱元璋的算盤,儘管他沒能預料到以後的內閣和權閹,可至少目前來看,這個局面還是相當不錯的。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