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被康熙冤枉的清官湯斌,雍正替他平反,乾隆賜諡號“文正”

被康熙冤枉的清官湯斌,雍正替他平反,乾隆賜諡號“文正”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3.4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清代文官中,死後得最高諡號“文正”的有八人,依次是湯斌、劉統勳、朱珪、曹振鏞、杜受田、曾國藩、李鴻藻、孫家鼐。在這些人中,第一個獲得“文正”諡號的湯斌是最不爲人所熟知的,他的官階並不高(禮部尚書),而且他還是被冤枉而死的。

被康熙冤枉的清官湯斌,雍正替他平反,乾隆賜諡號“文正”

湯斌,生於明天啓七年(1627年),河南睢州人,崇禎十五年,李自成率領農民起義軍進攻湯斌的家鄉。湯斌的母親殉節而死;父親藏匿於葦蕩中,幸得生還;湯斌在伯父的陪同下逃出城外,流離於外省。他親眼目睹了戰亂帶來的生靈塗炭,立志要救國於水火。

順治九年(1652年),湯斌考中進士,進入仕途。康熙三年(1664年),湯斌的父親病逝,他回鄉守孝三年,在此期間,湯斌師從孫奇逢,並與顧炎武、黃宗羲等學者精心研讀宋明理學,在理學方面頗有造詣。

康熙十七年(1678年),康熙帝下詔開設博學鴻儒科,湯斌前去應考,一舉拔得頭籌。湯斌集古今理學之大成,在洛學領域尤其擅長,時人都稱他爲“湯洛州”,康熙帝曾親自褒揚他爲“理學名臣”。

被康熙冤枉的清官湯斌,雍正替他平反,乾隆賜諡號“文正” 第2張

康熙二十年(1681年),湯斌開始參與修編《明史》,後來任《明史》總裁官,他親自撰寫了幾十萬字的史稿,並組織官員認真考據、悉心編纂。湯斌在史學、文學等方面都有所建樹,一生著作達數百卷。

湯斌一生爲官清廉,被百姓稱爲“三湯”,即豆腐湯(清如水)、黃連湯(苦口良藥)、人蔘湯(清苦卻補氣提神)。湯斌歷任江西嶺北道參政、內閣學士、禮部侍郎、江蘇巡撫、禮部尚書、工部尚書等職,始終生活清苦,勤政爲民。

據記載,湯斌任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時,每天上朝都身着布衣,與衣着光鮮亮麗的朝臣們形成鮮明對比。後來,他升任江蘇巡撫,赴任時依舊衣着樸素,趕着牛車,只有一個老僕陪伴。當時,江南地區黃淮氾濫,災難不斷,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被康熙冤枉的清官湯斌,雍正替他平反,乾隆賜諡號“文正” 第3張

湯斌到任後,立志與百姓共患難,每餐只吃野菜和粗糧,最多也就添一塊豆腐。由此,湯斌的清苦作風廣爲傳頌,百姓親切地稱他爲“豆腐湯”。不久,康熙帝南巡,時俸隆冬,湯斌卻穿着單衣,以草根爲食。康熙帝看後尤爲憐惜,賜予湯斌狐裘大衣以示嘉獎。

湯斌還是一位仗義執言、剛正不阿的諍臣。在朝堂之上,他不依附權貴,敢於直言時弊、抨擊朋黨,他也因此得罪了一批得勢之臣。湯斌屢遭構陷,卻矢志不移,並手書一聯自勉:“君恩高似天,臣心直如矢。”

湯斌的剛直讓他在官場上接連樹敵,其中就包括權傾朝野的明珠。湯斌人江蘇巡撫時,明珠的黨羽曾向其索賄,被湯斌言辭拒絕,這讓明珠耿耿於懷,決定擇機排擠湯斌。

被康熙冤枉的清官湯斌,雍正替他平反,乾隆賜諡號“文正” 第4張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康熙帝打算爲太子胤礽選擇講師,胤礽自幼深受寵溺,脾氣暴戾,行爲乖張。明珠料定這一差事必將害人,便有意舉薦湯斌,康熙帝表示同意,並稱譽湯斌“素行謹慎,潔己率屬,實心任事,以風有位”。於是,任命湯斌爲禮部尚書兼太子首席講師。

上任後,湯斌竭力輔導太子,然而由於胤礽積習已久,未見多少成效。這時,明珠便以教導無方爲由參劾湯斌,康熙信以爲真,便將湯斌治罪,降官職五級。消息傳出後,百姓無不義憤填膺,甚至有人擊鼓爲湯斌鳴冤。民心所向使康熙不由得驚詫,爲了平息民怨,康熙帝一紙詔書,赦免了湯斌。

可是,蒙冤的湯斌不久後便染上了重病,於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病逝。爲官一生,湯斌僅僅攢下了八兩銀子,連棺材都買不起,京城百姓聞此噩耗,萬餘人穿着白衣素冠到京郊爲其送葬。

被康熙冤枉的清官湯斌,雍正替他平反,乾隆賜諡號“文正” 第5張

雍正十年(1732年),湯斌被平反,一年後入祀賢良祠。乾隆元年(1736年),乾隆帝賜湯斌諡號“文正”,湯斌也是清朝八位“文正”大臣中的第一個獲賜此哀榮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