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真相:“雍正”年號是否意味着雍親王得位之正?

真相:“雍正”年號是否意味着雍親王得位之正?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4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雍正”年號確應與“雍親王”有關。那麼,“雍正”是否意味着“雍正得位之正”,進而能否進一步延伸,得出“雍親王得位不正”的結論呢?

說起“雍正”年號,人們可能會想到侯寶林、劉寶瑞在相聲《講帝號》中所說的:“因爲他做皇上那天,他坐歪了,不正,大夥兒一擁他,嗯,正了——‘擁(雍)正’。”這是相聲的逗樂與調侃,可以一笑了之。

還有一種更流行的說法是:“雍正”年號表面上是“雍親王得位之正”,恰恰表明了“雍親王得位不正”,實乃“此地無銀三百兩”也。這是對雍正帝胤禛非法繼位的一種暗諷,但它能成立嗎?

清帝“年號”怎麼擬定?

年號肯定都用好的字眼。“雍”者,和藹、和順、和好、和諧之意,歷史上年號有用“雍”字的,如“雍熙”是宋太宗的年號,“雍寧”是西夏崇宗李乾順的年號。那麼,“雍”與“雍親王”是否有關係呢?

首先,胤禛所封爲“雍親王”“雍正”與“雍親王”的“雍”,漢文寫法一致,滿文的寫法也相同。其次,有清一代,身爲皇子先封王,後又成爲皇帝者,共有四人:一是“雍親王”,二是“寶親王”即後來的乾隆帝弘曆,三是“嘉親王”即後來的嘉慶帝顒琰,四是“智親王”即後來的道光帝旻寧。“雍親王”與“雍正”,“嘉親王”與“嘉慶”用字上的聯繫至爲明顯,此外還有旻寧,當時供他選擇的年號中就有“智臨”,這與“智親王”密切相關。

真相:“雍正”年號是否意味着雍親王得位之正?

封號與年號所取都是嘉名,作爲後起的年號,參照親王時的封號,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了。由此可以認定,“雍正”年號確應與“雍親王”有關。那麼,“雍正”是否意味着“雍正得位之正”,進而能否進一步延伸,得出“雍親王得位不正”的結論呢?

這個問題不易回答。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1722年12月20日),康熙帝去世。十一月二十,雍正帝登極,即位詔書中說:“祗告天地宗廟社稷,即皇帝位,以明年爲雍正元年。”這是迄今所見“雍正”年號第一次出現,同時又沒有任何的解釋。

讓我們看一看清朝擬定年號的程序,或許對於“雍正”年號的解讀有啓發意義。

先看“康熙”年號。順治十八年正月初七(1661年2月5日)順治帝福臨去世,玄燁繼立。王熙時任禮部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學士,他在自撰年譜裏說:“初八,同內閣擬上世祖章皇帝尊諡,又同內閣擬今上皇帝即位年號,又爲輔政大臣撰誓文。”由此可以看出,年號是由臣下撰擬的。

再看“道光”年號。嘉慶二十五年七月二十五(1820年9月2日)嘉慶帝去世。八月初三,大臣“恭撰恩詔、建元年號”,年號共四個:紹德、建恆、道光、智臨。八月初七,即位詔書已擬定,八月二十七,旻寧正式登極,即位詔書中公佈:“以明年爲道光元年”。這表明先由大臣擬年號,有數個備選,最後由皇帝決定。

擬定年號一事更爲人熟知的,是咸豐十一年七月十七(1861年8月22日)咸豐帝駕崩後,長子載淳繼立,先由輔政八大臣所擬的“祺祥”年號,取自《宋史·樂志》:“不涸不童,誕降祺祥。”這是清代各個年號中確切知道出處及意義者。隨後發生辛酉政變,“祺祥”年號取消。有記載說,大學士周祖培起初主張用“熙隆”或“乾熙”,最後從衆議改用“同治”二字。奏上,奉兩宮皇太后慈安、慈禧懿旨允可。

“雍正”憑何正視聽?

晚清著名文人李慈銘在其日記中說:“國朝(按即指清朝)即位改元,向由大學士及軍機大臣,各擬數號呈進,天子擇而用之。”今天我們不知道,新皇帝即位時是否都如旻寧那樣,有數個年號可以選擇,但年號由大臣所上、皇帝(或皇太后)圈定,應是通例。

至今我們還沒有看到“雍正”年號出臺的過程,但由上面的探討可知,除非有材料證明“雍正”年號由胤禛一人徑直敲定,否則我們就應該認定,此一年號也應是大臣撰擬(可能不止一個),而呈胤禛圈定。

現在問題來了:如果“雍正”年號如此容易讓人想到“雍親王得位之正”,進而聯想到“雍親王得位不正”,那麼當時的大臣們怎敢撰擬這一年號?而胤禛又怎會在多個年號中,選擇此一年號?!若真有此譏諷之意在,細心、敏感如胤禛者,又怎能輕饒那些膽大包天的臣下呢?

因此我們可以肯定地說,“雍正”年號的擬定,表明了當時君臣都認爲沒有什麼不妥。即使其有“雍親王得位之正”的含義,後人似不應再往下推得“雍親王得位不正”。也就是說,“雍正”年號與議論不休的雍正帝非法繼位問題,沒有什麼關係。

真相:“雍正”年號是否意味着雍親王得位之正? 第2張

關於“雍正”年號,現在網絡上還有一些說法,可以看作是“雍正得位不正”說法的具體化。如一說稱:胤禛借權臣的力量繼位,在奪位過程中使用了殘酷的手段,參與奪位的諸弟多不得善終,康熙帝許多近臣也遭到貶斥。所以,雍正帝即皇位的正當性,在當時就受到懷疑,他想以此年號爲自己“正名”。另一說稱:“雍正”年號既有沿用“雍親王”的含義,也取其本名“禛”之諧音,同時亦有正統、名正的意思,以闢民間流傳之“奪位”謠言。

說“雍正”年號有強調“正”的含義,不無道理,但“真理再往前一步,往往就變成謬誤”。康熙帝去世七天後,胤禛登極、改元,“雍正”年號的擬定,肯定比這還要早——難道胤禛有如此先見之明,預料到民間會流傳他非法奪位的謠言,並急急忙忙提前“闢謠”?

就史實而言,對胤禛得位感到震驚者誠有之,但胤禛諸兄弟不得善終,康熙帝近臣遭貶斥,是胤禛即位之後,亦即改元“雍正”之後發生的,這與他要用“雍正”年號爲自己“正名”風馬牛不相及。

顯然,上述種種說法的由來,不是因爲雍正帝爲了“正名”“闢謠”所打出的“雍正”年號造成的,而是人們心中有雍正帝非法繼位的“謠言”在。

“正”還是“不正”?

當然,這並不是說不可以議論“雍正”年號。早在雍正時就有人對該年號影射、非議,只是與我們今天的角度不同罷了。

雍正三年(1725年),年羹堯失寵後被抄家,抄得舉人汪景祺所著詩文,其中有一篇《歷代年號論》,指出“正”字有“一止”之象,“凡有正字者皆非吉兆”。汪氏舉了歷朝歷代一些帶“正”字的年號爲例,如正隆、正大、至正、正統、正德。我們找出這些年號進行分析,發現還真是不祥:金朝海陵王年號“正隆”,他被部將所殺;金哀宗年號“正大”,最後國破身死;元朝末代皇帝元順帝年號是“至正”;明英宗“正統”年間,土木之變被俘;明武宗“正德”年間動盪多事,他本人在平叛中落水病死,且無子嗣。

雍正帝斥此“大逆不道之語”,反駁說:年號用“元”者很多,如元鼎、元封、開元、貞元,那“元”字有“一兀”之象乎?漢武帝有建武年號,明太祖有洪武年號,“武字內即有止字,可雲‘二止’乎?此二帝皆稱賢君,歷世久遠,尚得不謂之吉祥乎?”

雍正帝無疑對於年號極在意,極敏感。實際上,不少文人都對年號用字很關注。清人戴名世,也跟汪景祺一樣,看到了有些帶“正”字年號的不吉利,但他緊接着說:“正”字真的不能用嗎?不是的,只是那些人恰逢亂亡罷了,而這種亂亡不是“正”字本身造成的。假設是“開創之君”,如漢高祖、漢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明太祖;或是“守成之君”,如漢文帝、宋仁宗、明孝宗,“即用‘正’字爲年,何害?”

戴名世的立場與雍正帝何其相似,他是雍正帝的幫腔文人嗎?不是,絕對不是。戴名世所寫的以上文字,收錄於他的《憂庵集》中,這是一部手稿,直到20世紀90年代才公之於世。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戴名世因《南山集》文字獄罹難,他不會想到十年後,真有一個帶“正”字的年號出現,還引得世人衆說紛紜到如今。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