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李靖:文武兼備的名將,半生坎坷一生傳奇

李靖:文武兼備的名將,半生坎坷一生傳奇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6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李靖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在大唐開國的賢臣良將中,李靖無疑是最矚目的,他半生坎坷,一生傳奇。

10歲,聰穎過人,承父兄家傳武藝;

13歲,李靖開始跟隨其舅父、名將韓擒虎學習兵法;

18歲,姿貌瑰偉,少有“文武才略”;

21歲,被任命爲長安縣功曹,從九品;

30歲,擢升兵部駕部員外郎,從六品上;

31歲,跟隨楊素北擊突厥,遭遇慘敗,免官,除爵爲民;

33歲,任職縣令,勤政爲民;

34歲,深感時局紛紜;

40歲,因功升遷三原縣令;

43歲,報國無門;

45歲,知遇李世民,時年李世民僅16歲

48歲,平定蕭銑,建不世之功;

54歲,平定輔公祏,李淵贊堪比韓信、白起;

60歲,擊滅東突厥,平定北方;

64歲,遠征吐谷渾,掃清絲綢之路最大障礙;

65歲,共爲大唐打下約七百萬平方公里國土,爲古代名將前所未有。

李靖:文武兼備的名將,半生坎坷一生傳奇

李靖的前半生:軍事之家,懷才不遇,勤政爲民,報國無門

四十五歲之前的李靖,歷史記載非常少,《新唐書》、《舊唐書》、《資治通鑑》都只有廖廖數語記錄。李靖,隋末唐初軍事家,字藥師,雍州三原人。

而從這些廖廖數語中,也能看到李靖的懷才不遇。

李靖父親李詮,隋趙郡太守、臨汾襄公;兄長李正明,唐左驍衛、右屯衛、左衛將軍;李端,字藥王,隋朝大將;弟弟李客師,唐左領軍大將軍;李偉節,隋司隸州刺史。李靖全家幾乎都是軍事家,從小便聰穎過人,軍事天賦異稟。

李靖十歲,就承父兄家傳武藝,十三歲開始跟隨其舅父、名將韓擒虎學習兵法。《舊唐書》記載,李靖十八歲,“姿貌瑰偉,少有文武才略”。

二十一歲,李靖被任命爲長安縣功曹,從九品。

二十六歲,任職殿內直長,正七品,跟隨隋朝名臣、軍事家楊素,被楊素盛讚李靖文韜武略,將來大有可爲。(注:隋門下省所屬城門、尚食、尚藥、符璽、御府、殿內六局,皆設直長,爲該局的副長官)

三十歲,李靖擢升兵部駕部員外郎,從六品上。三十一歲,跟隨楊素北擊突厥,遭遇慘敗,將士死傷大半。李靖被免官,除爵爲民,降爲條件非常差的汲縣縣令(汲縣爲下縣,不滿一千戶)。

在當縣令的這段時間,李靖政績卓著,三十五歲,升安陽(中縣)縣令。

四十歲,升遷三原(上縣)縣令。

這裏涉及到隋唐時期縣制,根據縣的人口、物產、地理形勢的條件,將縣劃分等級,一千戶以下爲“下縣”,是條件較差的縣,二千戶以上爲中縣,六千戶以上爲上縣,是非常富饒的縣。

四十三歲,隋朝亂世分崩離析,李靖報國無門。

615年,李靖四十五歲,在馬邑與李世民知遇,時年李世民僅十六歲。得到李靖謀略,李世民在雁門擊退突厥,救出被突厥圍困於雁門的楊廣。李靖也因此功升遷馬邑郡丞、鷹揚郎將,此時,李靖的軍事天賦被激活,初步實現爲將帶兵願望。

李靖:文武兼備的名將,半生坎坷一生傳奇 第2張

李靖的後半生:激活軍事天賦,武勇謀略,超人膽識,滅南樑蕭銑,討平江南輔公拓,奇襲擊滅東突厥,遠征擊破吐谷渾,無一敗績

618年,李靖四十八歲,因助力李世民軍事謀略勝仗,獲封開府,即四品,從此李靖軍事仕途一路之上。也就是這一年,李淵稱帝,建立唐朝,改元武德。同年在淺水原大戰中,李靖便展現出卓越的軍事天才,助力李世民一舉擊破河西薛家軍。

四十九歲,李靖爲施展軍事壯志,苦練精兵,平定河西。

五十歲,助力李世民大戰王世充,掃清洛陽外圍,穩定了大唐中原局勢。

五十一歲,李靖獻計“平梁十策”被採納,朝廷命李靖爲行軍總管,佐助李孝恭出師,率二千餘艦出三峽攻打南樑。九月恰逢雨季,長江江水暴漲,流經三峽的濤濤江水咆哮狂奔而下,響聲震天。蕭銑以爲水勢洶涌,三峽路險難行,唐軍難以進攻,遂休養士兵,不加防備。這時的唐將面對江水也望而生畏,準備等洪水退後再進攻。

李靖分析戰局形式之後,以超人的謀略和膽識,以奇襲之計,攻打蕭銑的毫無防備,連戰連勝。僅用了兩個月的時間,便消滅了江南最大的割據勢力南樑蕭銑。戰事剛結束,李淵即擢任李靖爲檢校荊州刺史,命他安撫嶺南諸州。

軍事天才:攻取江陵一戰,滅南樑蕭銑,李靖展現傑出的軍事才能,進一步得到了李淵的倚重。

李靖不僅善於打仗,更善於治理“才兼文武、出將入相”不虛其名。

在處理戰敗方蕭銑的事宜上,李靖主張王者之師,應保持撫慰人民,討伐罪惡的節義。爲蕭銑戰死的人,死爲其主,不能與叛逆者同等看待。

李靖高瞻遠矚,寬宏大度,善待投降的兵士,善待百姓,獲得了當地人心,於是江、漢紛紛望風歸降,蕭銑的十幾萬援軍也不戰而降。此一戰成就了李靖不戰而屈人之兵的上上策。

五十二歲,李靖攻下嶺南九十六州,得戶六十餘萬,軍功與李世民比肩。正如他與李世民的約定,李靖平定南方,李世民平定北方,再合力擊敗突厥,建立不世之功。

比肩名將韓信、白起:623年,討平江南輔公拓,李淵稱讚無人能及。

時年李靖五十三歲,原來投降唐朝的杜伏威、輔公祏二人不和,輔公祏乘杜伏威入朝之際,竊據丹陽,舉兵反唐。朝堂詔李孝恭爲元帥、李靖爲平南副元帥,七路大軍歸李靖指揮。

李靖再次展現出高超的軍事智慧,運籌帷幄,判斷準確,他建議避開輔公祏前後精銳部隊的堅實防守,出其不意,直接奇襲老巢丹陽,丹陽一破,其餘反賊不戰而降。

次年,李靖破輔公祏於蕪湖,繼而轉戰百餘里,擊破丹陽,輔公祏死,江南重回穩定局勢。

平定了輔公祏的反叛,李淵爲了嘉獎李靖的軍功,設立東南道行臺,授任他爲行臺兵部尚書,後轉揚州大都督府長史。

李淵十分欽佩李靖的軍事才幹,極口讚歎說:“公乃蕭銑、輔公祏膏肓,古之名將韓(信)、白(起)、衛(青)、霍(去病),豈能及也!”

剛剛安定江南的局勢,北方突厥的形勢又緊張起來。625年,李靖五十五歲,率江淮兵一萬餘北上,擊退突厥頡利可汗數倍大軍。

626年,李靖五十六歲。玄武門兵變,李世民誅建成、元吉及其子嗣。李世民於東宮顯德殿即皇帝位。

頡利可汗乘唐朝皇帝更替之機,率十幾萬精銳騎兵再次進犯涇州,並長驅直入,兵臨渭水便橋之北。當時徵調的諸州軍馬尚未趕到,長安市民能打仗者也不過幾萬人,形勢十分危急。

李靖與長孫無忌率兵進豳州,截斷頡利歸路,並派部下猛將護駕,密奏退敵之策。

李世民冒險親臨渭水橋,與頡利隔渭水對峙,用李靖之謀,與頡利訂立“渭水之盟”,頡利退兵。

李靖:文武兼備的名將,半生坎坷一生傳奇 第3張

奇襲制勝:3000驍騎突襲定襄,200輕騎夜襲陰山,一舉擊滅東突厥

628年,李靖五十八歲,“渭水之盟”的恥辱,讓大唐所有人擡不起頭,但也爲後來的反攻爭取到了休養生息的寶貴時間。李世民採納李靖建議,祕密選購良馬、加強訓練騎兵銳士,籌備進攻突厥之事。

629年冬,以李靖爲北伐元帥,李世勣爲副帥、通漠道行軍總管,合衆十四萬,分道出擊突厥。次年正月朔風凜冽,李靖率領三千精銳騎兵突襲定襄

,冒着嚴寒,從馬邑出發,向惡陽嶺挺進。頡利可汗萬萬沒有想到唐軍會突如其來,兵將相顧,無不大驚失色。

李靖派偏將蘇定方率200騎兵爲前鋒,夜襲陰山,一番激戰後,擒獲頡利可汗。此一戰,李世民詔李靖爲尚書右僕射(宰相),封代國公,位極人臣。

李靖滅東突厥,不僅解除了唐朝西北邊境的禍患,也洗刷了李淵與李世民向突厥屈尊的恥辱。從此保障了中原地區的經濟發展,爲後來的開元盛世創造了安定的經濟環境。

戰神終成:遠征吐谷渾,人飲冰,馬啃雪,蕩平西域。

634年,李靖六十四歲,吐谷渾拒絕朝貢,並進犯涼州,李世民決定興兵反擊。在任命統帥時,李世民認爲足智多謀、威震邊庭的李靖是最爲合適的人選。而李靖一聽到朝廷將遠征吐谷渾的消息,頓時精神抖擻,主動請纓掛帥。

於是李世民即任命李靖爲西海道行軍大總管,又分別任命兵部尚書侯君集、刑部尚書李道宗、涼州都督李大亮、右衛將軍李道彥、利州刺史高甑生等五人爲各道行軍總管,統由李靖指揮。

李靖奉命赴任之時,正值寒冬臘月季節。他備嘗艱辛。李靖督率諸將分道深入青藏高原、大漠,一路踏着冰雪,風餐露宿,人飲冰,馬啃雪,異常艱辛,第二年四月,在庫山(在今青海天峻)與吐谷渾交戰,大敗吐谷渾,首戰告捷。隨後,經過了兩個月的浴血奮戰,李靖各部迂迴追擊吐谷渾伏允可汗二千餘里,大小數十戰,擊敗伏允十幾萬大軍,伏允身死,吐谷渾滅亡。

吐谷渾作爲大唐通向絲綢之路的最大障礙,擊敗吐谷渾,使得大唐有機會將中原的華夏文明傳向西域各地,使橫穿歐亞的絲綢之路從此暢行無阻,爲後世絲綢之路的形成,建立了非凡的意義。

638年,李靖六十八歲,開始著兵法,總結自己的作戰經驗,治軍、行軍作戰、紮營斥候等軍事思想和理論,終得《李衛公兵法》,可惜失傳。同時,李世民常常命令李靖教大唐諸將兵法,所以,我們看到唐初名將,大多出自李靖門下。

傳奇一生:大唐軍功堪比李世民,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643年,李靖七十三歲,唐太宗爲紀念當初一同打天下的諸多功臣,命閻立本在凌煙閣內描繪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畫像,史稱“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主排名如下:長孫無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徵、房玄齡、高士廉、尉遲敬德、李靖、蕭瑀、段志玄、劉弘基、屈突通、殷開山、柴紹、長孫順德、張亮、侯君集、張公謹、程知節、虞世南、劉政會、唐儉、李績、秦瓊。

其中長孫無忌是李世民最堅定的支持者,無論是在起兵之初,還是在玄武門之變中,而且出力非常多,所以長孫無忌排名第一。

李靖則是一個非常謹慎而低調的人,不太參與朝堂隊伍,論軍功,李靖是唯一一個可以跟李世民比軍功的人,只忠於皇帝,誰是皇帝他便忠於誰,這在他前半生尤爲明顯。

649年,李靖七十九歲,善終,以一品羽儀陪葬唐太宗昭陵,諡號“景武”,追贈司徒,位列三公。李靖死後僅八天,李世民駕崩,享年五十二歲,廟號太宗,葬於昭陵。

縱觀李靖一生,前半生懷才不遇,四十年報國無門;後半生,激活軍事天賦,抒寫大唐戰神傳奇。

在政治上,李靖謹小慎微,或許是因爲李淵在晉陽起兵,李靖告密之事,差點丟掉性命。抑或許是,李淵駕崩當年,岷州都督高甑生告李靖謀反,查無實據,但依舊對李靖造成了朝堂上的陰影。

而在軍事上,李靖在跟隨李世民的征戰中,大放異彩,爲大唐開國打下約七百萬平方公里國土,立下古代名將前所未有的功勳。

李靖,是一個智者,出將入相,功高震主,超人膽識卻能辭祿退位;

李靖,是一個勇者,運籌帷幄,奇襲制勝,面對強敵半生征戰無一敗績;

李靖,是一個仁者,爲國而戰,白首平戎,奠定大唐開國穩定了貞觀盛世。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