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隋唐十八好漢是哪些?有哪些是歷史上確實存在的?

隋唐十八好漢是哪些?有哪些是歷史上確實存在的?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2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隋唐演義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看過《隋唐英雄傳》的朋友,一定對裏面的隋唐十八好漢影響深刻,基本上各個都是武功高強的高手。不過這隋唐十八好漢中,只有三位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其他都爲虛構。隋唐十八好漢的說法出自《說唐演義全傳》,演義中並沒有把十八好漢都介紹完,只說了其中十三位,而這十三位中只有秦瓊、單雄信和尉遲恭是確有其人。下面就爲來講講其中五位好漢的事蹟,看看演義是如何杜撰他們的經歷。

隋唐十八好漢是哪些?有哪些是歷史上確實存在的?

李元霸

按演義中說,李元霸是唐公李淵(也就是後來的大唐開國皇帝唐高祖)的第四個兒子,長得尖嘴縮腮,十分難看,兼之脾氣火爆,舉止粗魯;然而武藝高強,力大無窮,手持兩柄大錘,打遍天下無敵手;後來在幫助李淵奪取江山時,在壓服“衆反王”的回軍途中,被雷擊而死。

歷史的真實如何呢?按新、舊《唐書》和《資治通鑑》一致的記載,李淵和元配竇夫人生有四子,分別是長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李玄霸、四子李元吉。除了排行是三子而不是四子,名是玄霸而不是元霸以外,歷史與傳說最大的不同,在於這位李玄霸先生早早就死了。《舊唐書》裏只有兩個字“早薨”。那時,皇帝、王爺、大官死了都叫“薨”,早薨也就是早死。《新唐書》說得稍微詳細一點,“隋大業十年薨,年十六,無子。”李淵於隋大業十三年五月在太原起事,也就是說,李玄霸在其父李淵起兵反隋的前三年就死了,根本不可能幫助老爹去爭天下。

李玄霸先生是否真的武藝高強,力大無窮?史書中沒有講,但《新唐書》說他“幼辯惠”,就是很會說話,是一個聰明伶俐的小朋友,顯然不大像個粗魯的莽漢。至於長相難看,脾氣火爆,倒很像他的那位老弟(傳說中是老兄)李元吉。大約是小說家移花接木地把元吉的特徵拿來栽在他身上。

《隋唐演義》《說唐》都是清人所寫,清朝人爲避康熙玄燁的諱,多將“玄”寫爲“元”,所以很可能是作者爲避諱而將玄霸改爲元霸。

總之,關於傳說中的天下第一條好漢李元霸,除了姓名大體不差,是唐公李淵的兒子兩點以外,其他各種描寫和事蹟都屬虛假信息。

隋唐十八好漢是哪些?有哪些是歷史上確實存在的? 第2張

宇文成都

演義中說他是煬帝寵臣宇文述之孫、宇文化及之子,長得身高一丈,腰大十圍,金面長鬚,虎目濃眉,使一柄流金钂,重三百二十斤,官拜無敵大將軍,在隋朝算第二條好漢。

小說中寫得如此細緻而隆重,但可惜史實中並無其人。據《隋書》記載,宇文化及有兩個兒子,分別叫做宇文承基和宇文承趾,都不叫宇文成都,也都沒有什麼本領。說得難聽點,真實的宇文化及一家子恐怕都跟“英雄好漢”四個字沾不上什麼邊。宇文化及本人,是個草包大少、弱智兼混混。仗着父親宇文述和三弟宇文士及而在楊廣面前得寵,當上了皇家禁衛軍的將軍。在江都的禁衛軍思歸造反殺死隋煬帝的政變中,陰差陽錯地被推爲首領,帶領十萬禁軍北歸,但先被以李密爲首的瓦崗軍重創於黎陽,後被以竇建德爲首的河北義軍俘虜於聊城。宇文化及和他的兩個兒子,還有二弟宇文智及一道,在河間被竇建德處死了。

隋唐十八好漢是哪些?有哪些是歷史上確實存在的? 第3張

裴元慶

演義中說他是隋室大將裴仁基之子,手持兩柄斗大的鐵錘,和父親奉命進剿瓦崗軍,因監軍陷害憤而投降義軍,成爲瓦崗軍的大將。後在攻打隋軍時,被隋將新文禮設計燒死。

裴仁基確是隋室大將,也確有一個英雄了得的兒子,不過這個兒子不叫裴元慶,而叫裴行儼。他們父子確實也是因監軍陷害而投降瓦崗軍。但是,裴行儼並不是被燒死在山谷裏,而是和其父裴仁基一起被殺死在洛陽。他們父子在瓦崗軍與洛陽王世充集團的決戰中兵敗被俘,起先受到很好的待遇,王世充爲了拉攏這一對父子勇將,不僅都封爲大官,而且把侄女(後來王世充稱帝,該侄女也就是所謂的公主)嫁給裴行儼。說到這裏,請讀者注意,按史實,在洛陽“招駙馬”的,不是單雄信,而是裴行儼。但是,裴家父子看不慣王世充的騙子行徑,王世充在內心深處也對他們頗有猜忌,裴家父子於是準備發動兵變搞掉王世充。但行事不密,被人告發,裴仁基全家被殺。

可以看出,演義中的裴元慶與史實中的裴行儼相比,前半截的事蹟很相似,後半截的情況就大不相同了。

隋唐十八好漢是哪些?有哪些是歷史上確實存在的? 第4張

伍雲召

演義中說伍雲召是當朝太師伍建章老先生之子,鎮守南陽關的主將,面如紫玉,目若朗星,力能舉鼎,勇冠三軍。楊廣殺父屠兄篡位以後,因爲伍建章不順從自己,便殺了伍家三百餘口,又派老將韓擒虎掛帥征討南陽,消滅伍雲召。由於伍雲召武藝高強,韓擒虎又同情伍家遭遇不肯賣力作戰,一段時間隋朝的討伐軍屢吃敗仗。但後來隋軍調來了臨潼關總兵尚司徒、紅泥關總兵新文禮兩員勇將,尤其是負責後隊接應的無敵大將軍宇文成都來到南陽,伍雲召寡不敵衆,只得棄城逃走,投奔義軍李子通借兵報仇去了。

這個故事曲折複雜,動人心絃。還有一出據此編寫的京劇《南陽關》,扮演主角伍雲召的文武老生有慷慨激昂的大段唱腔和繁重的武打,相當好看。

又要很遺憾地報告讀者,楊廣做的壞事確實很多,但上述殘害伍家的故事卻是純屬虛構。隋唐的史料中既無伍建章、伍雲召其人,也沒有派韓擒虎掛帥攻打南陽的事實。這個故事,明顯是套用春秋戰國時楚平王殘害伍子胥一家的事兒。主角不但都姓伍,連名的第一個字都同音。伍子胥大名伍員(子胥是字),而“員”在古代作名或姓時就讀“雲”。

隋唐十八好漢是哪些?有哪些是歷史上確實存在的? 第5張

雄闊海、伍天錫

演義中說,這兩位一個是伍雲召的義弟,一個是伍雲召的族弟,都是嘯聚山林的莽漢大王,由於互不相識,在出兵援救南陽的途中卻自己打起來,並且打得難分難捨,以致耽誤了援救伍雲召的大事

按史實,楊廣當政時確實造反起義的好漢不少,但這兩位和伍雲召一樣,也是小說家虛構的人物。

所以,傳說中的第四、五、六條好漢都屬虛構。

還有一個相關的人物,叫做朱燦,此處必須提一提。

按演義中說,他在伍雲召城破逃走,被敵人追殺的危急時刻,假扮關老爺身邊的神將周倉嚇退隋兵,不但救了伍雲召,而且收養了伍的兒子,是大大的英雄好漢一個。

但在真實的歷史中,朱燦是屬於造反者中最壞的一類。他出身縣衙門裏的小吏,趁時局混亂聚衆造反,橫行江淮多年,所到之處,大吃大喝,大燒大殺,破壞生產,殘害人民。糧食吃完了,就和部下抓人來吃,還無恥地說:“天下最美的無過人肉,只要天底下還有人,我們怕什麼!”他後來到洛陽投奔王世充,城破被唐軍俘虜,李世民下令公開處斬。殺他時,百姓恨他殘忍,紛紛向屍體投擲石塊,頃刻之間就像築了一座大墳。

就這樣一個喪心病狂的惡魔,演義中竟變成了俠肝義膽的的好漢,故爾不得不在此處隆重更正。

隋唐十八好漢是哪些?有哪些是歷史上確實存在的? 第6張

羅成

這位傳說中的少年英雄不但知名度很高,而且頗受後世歡迎。按演義小說中講,他姓羅名成,字士信。是大隋北平王(一說是靖邊侯)羅藝元帥的公子,出身高貴,人長得漂亮,武藝又好,真是“帥呆了”“酷弊了”。投唐後屢建奇功,後遭李建成、李元吉陷害,苦戰終日不許回營休息,被敵人誘入淤泥河射死。京劇《羅成叫關》即是演繹其事。

歷史的真實如何呢?在新、舊《唐書》中,都有羅士信的傳記,但並無羅成其人。在少年英雄、武藝高強、死於非命這些方面,歷史上的羅士信都和傳說中的羅成非常相似,也可以說羅士信是羅成的生活原型。

但另一方面,歷史上的羅士信和傳說中的羅成又有許多不同。

首先,羅士信跟貴爲王侯的羅藝元帥一點關係也沒有,並且也絕無一個其他的闊爸爸。《舊唐書》裏,對他的出身一句不提。前面已經說過,隋唐承襲魏晉遺風,非常重視出身門第,如果有個闊爸爸,決不會一句不提的。《新唐書》裏寫了一句“年十四,爲侍衣”,就是說,羅士信在參軍之前,是一個侍候官長穿衣的小童。屬於僕役之流,出身卑賤。這和《舊唐書》裏不提出身是吻合的。

但問題緊接着就來了,出身卑賤的小童,何以騎馬打仗樣樣精通?這是一個謎。

其次,關於羅士信的模樣,史書裏只說了一句,“短而悍”,就是短小精悍的意思。帥不帥,沒有講。然而酷,卻是確定無疑的。看看史書中關於他跟義軍第一次交手時的描寫,真是疾如閃電,狠如惡魔,令人匪夷所思。

這又帶來一個問題,小小年紀,有什麼深仇大恨,以致下手如此狠毒?

還有,關於羅士信的死,其實和建成、元吉毫不相干。

他是在李世民率領下跟竇建德的餘部劉黑闥作戰時,接替另一勇將王君廓守禦洺水城,城破被劉黑闥殺死的。有許多跡象表明,他是自己找死的,簡直有點速死爲快的味道。

這又是爲什麼?羅士信只活了二十多歲,但在他短短的生命中卻有太多的謎。

隋唐十八好漢是哪些?有哪些是歷史上確實存在的? 第7張

楊林

這位先生在《說唐》中出場很早,第一頁即隆重介紹:“生得面如傅粉,兩道黃眉,力能舉鼎,善格飛禽,兩臂有千斤之力,身長九尺,腰大十圍,善使兩根囚龍棒,每根重一百五十斤,有萬夫不當之勇。”在戲曲中知名度也很高,大家熟悉的京劇《三家店》中便有“楊林與我來爭鬥,因此上發配到登州”的唱詞。

按演義小說裏講,楊林是隋煬帝楊廣祖父楊忠的弟弟,官拜靠山王,不但在北周消滅北齊時立下大功,更是隋朝末年楊廣鎮壓起義軍的主要依靠對象。但要很遺憾地報告讀者,在真實的歷史中,這位顯赫的王爺並無其人。

按史實,在隋朝末年,楊廣依靠來鎮壓起義軍的名將主要有兩位,一位叫張須陀,一位叫薛世雄。

綜上所述,在演義小說的頭八名超級英雄中,五名(宇文成都、伍雲召、雄闊海、伍天錫、楊林)純屬虛構;兩名(裴元慶、羅成)半真半假;而最最厲害的天下第一條好漢、超級英雄中的超級英雄李元霸,除了姓名大體不差和是李淵的兒子兩點以外,其它都是虛構。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