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西漢漢景帝是個怎麼樣的人?劉啓刻薄寡恩爲什麼被後世稱爲仁君?

西漢漢景帝是個怎麼樣的人?劉啓刻薄寡恩爲什麼被後世稱爲仁君?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7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小編帶來的西漢漢景帝是個怎麼樣的人?

俗話說:“伴君如伴虎。”在中國古代封建王朝裏,君主的權力是至高無上的,幾乎掌握了天下所有人的生殺大權,而缺乏制約的君權在古代一直都十分任性,釀成無數慘禍。然而即使是這樣,古代依然出現了許多以仁慈著稱的君主,例如宋仁宗、明仁宗等等。

仔細研究這些仁君的生平會發現,有一位仁君很多作爲不僅與仁君沾不上邊,甚至可以說是刻薄寡恩、天性涼薄,那便是西漢漢景帝劉啓。

西漢漢景帝是個怎麼樣的人?劉啓刻薄寡恩爲什麼被後世稱爲仁君?

上圖_ 劉啓(公元前188年—前141年),即漢景帝

漢景帝都做過哪些刻薄寡恩的事情呢?

一、暴怒殺人

根據《漢書》記載:

“孝文時,吳太子入見,得侍皇太子飲博。吳太子師傅皆楚人,輕悍,又素驕。博爭道,不恭,皇太子引博局提吳太子,殺之。於是遣其喪歸葬吳。吳王慍曰:'天下一宗,死長安即葬長安,何必來葬!'復遣喪之長安葬。吳王由是怨望,稍失籓臣禮,稱疾不朝。”

漢文帝時,吳國太子劉賢(名字有爭議)來長安朝拜,跟年紀相仿的皇太子(即後來的漢景帝)在一起飲酒下棋,結果劉賢嬌縱跋扈,下棋的時候對待劉啓不恭敬,血氣方剛的劉啓居然直接舉起棋盤就把劉賢給砸死了。雖然漢文帝大爲震驚,卻沒有懲治劉啓,只是派人將劉賢的遺體送回吳國去埋葬。

遺體到了吳國之後,吳王劉濞憤怒地說:“天下同姓一家,死在長安就應該葬在長安,何必送來吳國下葬呢!”又把遺體送回了長安下葬。吳王從此以後就不再恪守藩王的禮節了,稱病不肯入朝。漢文帝自知有愧,便默許了他的行爲。

雖然這件事是吳國太子失禮在先,但劉啓直接殺人的方式着實有些殘暴,而且這件事也直接導致了西漢當時實力最強的吳國的不滿,爲日後吳楚七國叛亂的爆發埋下了禍根。

西漢漢景帝是個怎麼樣的人?劉啓刻薄寡恩爲什麼被後世稱爲仁君? 第2張

上圖_ 晁錯(前200年—前154年),西漢政治家、文學家

二、冤殺恩師

《漢書·袁盎晁錯傳》記載:“上善之,於是拜錯爲太子家令。以其辯得幸太子,太子家號曰‘智囊’。”

晁錯在劉啓還是太子的時候就充當他的智囊,陪伴教導他,實打實的是劉啓的恩師。劉啓即位之後,晁錯更是深得寵信,逐漸升遷至御史大夫,朝政上的事情也幾乎對其言聽計從,幾乎搞成了“二人轉”。不過,晁錯也並非無能之輩,確實提出了很多優秀建議策略,例如,主張納粟受爵,從而增加農業生產;提出“移民實邊”的戰略思想,建議募民充實邊塞,積極備禦匈奴攻掠。

然而,晁錯爲鞏固中央政權而提出的“削藩策”操之過急,成了各諸侯國起兵叛亂的導火索。原本就對中央不滿的吳王劉濞就聯合了楚、趙、濟南、淄川、膠西、膠東等六國,以“清君側,誅晁錯”爲名發動了叛亂,這便是西漢歷史上著名的吳楚七國之亂。一時間,晁錯成了衆矢之的,漢景帝翻臉無情,在晁錯上朝的時候突然下令殺掉他而且用的是極其殘酷的腰斬刑法。

晁錯被殺毫無疑問是個冤案,後世對於晁錯被殺的原因衆說紛紜,但無論如何,漢景帝冤殺恩師的罪名是洗脫不掉了。

西漢漢景帝是個怎麼樣的人?劉啓刻薄寡恩爲什麼被後世稱爲仁君? 第3張

上圖_ 劉徹(公元前156年 -前87年),即漢武帝

三、逼死親子

漢景帝早年寵愛嬪妃慄姬,兩人育有三個兒子,其中劉榮爲長子。由於皇后無子無寵,因而劉啓沒有嫡子,劉榮便順理成章的被冊立爲太子。後來在漢景帝姐姐、長公主劉嫖和漢景帝另一位嬪妃王夫人的暗中操作,加上慄姬性格直率、不大度,逐漸失寵;漢景帝最終廢長立幼,將太子劉榮廢爲臨江王,立王夫人的兒子劉彘(劉徹)爲太子,即後來的漢武帝,而劉榮實際上成爲中國古代第一位被廢掉的皇太子。

雖然根據《史記·五宗世家》中的記載,劉榮是因侵佔宗廟土地獲罪而被當時的酷吏郅都給責問逼死的,但從事件的整個過程以及劉榮死後漢景帝的反應來看,史學界普遍認爲劉榮是被漢景帝逼死的,目的自然是爲新太子劉徹登基鋪路。劉榮是漢景帝的親生兒子,逼死親生兒子怎麼看都不是仁君的做法。

西漢漢景帝是個怎麼樣的人?劉啓刻薄寡恩爲什麼被後世稱爲仁君? 第4張

上圖_ 周亞夫平七王之亂

四、苛待功臣

漢景帝明知道殺掉晁錯根本不可能平息叛亂,但他還是殺掉了晁錯,不過另一方面也在積極備戰,他任命大將周亞夫爲平叛的統帥,前往山東平叛。

由於漢景帝弟弟、樑王劉武的堅守和大將周亞夫的出色指揮,吳楚七國之亂雖然聲勢浩大,也僅僅只用了三個月的時間便平定了,尤其是周亞夫,他在這次平定叛亂的過程中可謂是居功至偉。

周亞夫是西漢開國功臣周勃的次子,雖然漢文帝猜忌打壓周勃,但他對周亞夫卻委以重任,《史記》中漢文帝稱讚他爲“真將軍”,而《周亞夫軍細柳》也成爲千古名篇,成爲將帥治軍嚴整的優秀典範被後世傳唱。

周亞夫治軍嚴整、軍事才華卓越、爲人直言持證,可以稱得上是漢景帝時期國家的軍事支柱。但是,周亞夫卻因爲直言持證、不畏權貴的性格作爲而受到了漢景帝的猜忌,後來更是受到兒子買甲盾的牽連,被冤入獄,因受不了屈辱絕食而亡。漢景帝在對待周亞夫的問題上雖然有多方面的考慮,但處理結果令人不寒而慄,苛待功臣、刻薄寡恩的帽子是摘不掉了。

西漢漢景帝是個怎麼樣的人?劉啓刻薄寡恩爲什麼被後世稱爲仁君? 第5張

上圖_ 周亞夫(前199年-前143年)

那麼問題來了,幹過這麼多刻薄寡恩之事的漢景帝爲何歷史名聲反而很好,甚至得到了仁君的稱號呢?

其實答案很簡單,他與其父漢文帝劉恆共同締造了古代大一統時代的第一個治世——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顧名思義,就是漢文帝和漢景帝父子兩代在位期間治理天下的成果。文景之治的美名最早出自《漢書景帝紀》“周雲成康,漢言文景,美矣!”

然而史學們提到文景之治大多把漢文帝作爲重點,漢景帝則是因爲史籍中的一句“景帝遵業”成了漢文帝蕭規曹隨的繼承者,加之其刻薄寡恩的事沒少幹,其子漢武帝光環太亮,漢景帝甚至被後世看成是庸主、中主。實際上,漢景帝和雍正帝及其相似,都是容易被忽略,但起了承上啓下關鍵作用的君主。

西漢漢景帝是個怎麼樣的人?劉啓刻薄寡恩爲什麼被後世稱爲仁君? 第6張

上圖_ 西漢前期形勢

漢景帝在文景之治起到的關鍵作用有哪些呢?

一、繼續“輕徭薄賦”併成爲定製

西漢建立之初,整個天下經歷了春秋戰國500多年的戰亂分裂,之後又遭遇了十幾年的秦朝暴政、三年滅秦戰爭、四年楚漢爭霸,社會民力已經透支到極致,國家經濟十分凋敝。因此,早在漢高祖劉邦時期就依據道家黃老學說,主張“無爲而治”,採取了“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政策。到漢文帝、漢景帝時期更是將這個政策的優勢發揮到極致。

漢文帝時期曾經兩次下詔“除田租稅之半”,將漢高祖時期的田稅從“十五稅一”降低到“三十稅一”,指農民田畝收成的三十分之一上繳國家。

景帝二年(前156年),又下詔:“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稅一也。”漢景帝繼續執行了“三十稅一”,更重要的是他從此將“三十稅一”作爲漢代的固定政策,這是中國古代田稅最低的時代。漢文帝時期曾下詔“丁男三年而一事”,即成年男子的徭役減爲每三年服役一次,漢景帝在前155年又在其父的基礎上,將成年男子服徭役最低年齡提高了三年,減少了百姓服徭役的整體時間。

西漢漢景帝是個怎麼樣的人?劉啓刻薄寡恩爲什麼被後世稱爲仁君? 第7張

上圖_ 漢太宗,劉恆(前203年—前157年),即漢文帝

二、嚴厲抑制豪強

漢文帝崇尚黃老學說,注重“無爲而治”,雖然在很大程度上恢復了農業生產,但同時也帶來了嚴重的社會貧富分化問題。因爲在“輕徭薄賦”、“弛山澤之禁”等政策下,佔有土地最多的豪強地主獲利最多,而漢文帝過於寬厚的性格和施政風格無疑助長了他們的囂張氣焰。這些豪富、功臣、地主們逐漸膨脹,佔有社會大量財富,使用着數量極多的奴婢,消耗着大量的勞動成果,還瘋狂地兼併着土地,導致大量的自耕農民破產流亡。

漢文帝其實也發現了這些問題,他曾經重用賈誼,提出了一系列措施,例如反對豪強淫侈之風、禁止豪強私自鑄錢、重農抑商、逐步分化諸侯等等。然而,賈誼的這些主張嚴重損害了權貴們的利益,被他們指責爲“年少初學,專欲擅權,紛亂諸事”,而漢文帝爲了謀求朝局穩定,最終無奈將賈誼流放到了當時還非常潮溼荒蕪的長沙,賈誼懷才不遇、抑鬱而終,死時年僅33歲,爲後世留下了“屈賈誼於長沙”的嘆息。

漢景帝即位之後,在抑制豪強的政策上明顯要比他父親嚴厲的多,面對豪強權貴毫無懼色,採納晁錯的建議,重用了郅都、王溫舒、嚴延年、寧成等所謂的酷吏,痛扁不法豪強。《史記》、《漢書》均記載過當時的情況,稱“流血十餘里”“餘皆股慄”“豪強肋息,威震旁郡”等。極大地打擊了豪強權貴的囂張氣焰,在一定程度維護了耕農的利益。

西漢漢景帝是個怎麼樣的人?劉啓刻薄寡恩爲什麼被後世稱爲仁君? 第8張

上圖_ 《史記》,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三、積極改進其父廢除苛法的不當之處

文景二帝都比較能夠吸取秦朝短命的經驗教訓,對於秦代自商鞅變法以來的一些過於嚴苛的法律。例如,歷史上著名的“緹縈救父”的故事就發生在漢文帝時期,促使漢文帝廢除肉刑中的黥、劓、刖三種,後來又廢除了連坐法和誹謗妖言罪。然而,漢文帝雖然刑法仁慈的出發點是好的,但實際執行過程中出現了很大問題,甚至不僅沒能實現減輕刑罰的目的,反而加重了。最爲典型的就是廢除肉刑之後的替代刑罰。

這裏解釋一下,黥刑就是在犯人的臉上刺字,然後塗上墨炭,成爲犯罪標誌再也洗不掉;劓刑則是將犯人的鼻子割掉,嚴重影響顏值、侮辱人格;刖刑是指指砍掉犯人的左腳、右腳或雙腳。很明顯,這三種肉刑會讓受刑人留下永久性的標籤,對其人格造成極大侮辱。

西漢漢景帝是個怎麼樣的人?劉啓刻薄寡恩爲什麼被後世稱爲仁君? 第9張

上圖_ 明嘉靖八年國子監刊本【前漢書--刑法志】

漢文帝廢除這三項肉刑之後,改用笞刑(竹、木板責打犯人背部、臀部或腿部)和服徭役的刑罰,具體規定是:黥刑改成修城牆(男)、舂糧食(女),劓刑改成笞三百下,刖刑改成笞五百下。

表面上看,刑罰的確減輕了,但根據《漢書·刑法志》 的記載:

“是後,外有輕刑之名,內實殺人。……斬左止者笞五百,當劓者笞三百,率多死……加笞與重罪無異,幸而不死,不可爲人。”

可以看出,漢文帝及其手下的大臣在制定笞刑數量的時候沒有考慮到犯人的承受能力,被笞刑三百到五百的人大多數被當場打死了,僥倖活下來的也成了殘廢,漢文帝的仁慈被執行變了味。

漢景帝很明顯發現了這個問題,他即位後立即下詔:

“笞五百曰三百,笞三百曰二百……其減笞三百曰二百,笞二百曰一百。笞者,所以教之也,其定箠令。……笞者,箠長五尺,其本大一寸,其竹也,末薄半寸,皆平其節。當笞者,笞臀。毋得更人,畢一罪乃更人,自是笞者得全。”

他將笞刑的數量先後兩次減少,最低降到了一百,還明確規定了受刑部位必須是臀部(此部位肉多肉厚,抵抗力強),笞刑的刑具規定了長度、寬度和厚度,還不準有竹節以免打的時候太疼,行刑的時候中途不得換人(指的是打人者不得中途換,這樣打累了之後,力度會越來越輕,被打者就越來越輕鬆),在這些更加具體實用的規定下,刑罰徹底減輕了,因此絕大多數都能保證活下來,不變成殘廢了。

此外,漢景帝還強調用法的謹慎、藉助“賣爵令”及“黷罪之法”等有效措施,給特殊罪犯一些照顧。

可以看出,漢景帝的施政風格是在“無爲而治”的基礎上加上了一些“法治”的影子,真正將輕徭薄賦、減輕刑罰等仁政措施落地實處,讓廣大的底層百姓得到了些許好處。他那些刻薄寡恩甚至有些殘暴的行爲則是集中在統治集團內部,與百姓無關,而且客觀地說,雖然漢景帝的這些刻薄寡恩的做法雖然的確有他的過錯,但他更多的是在保證權力是順利交接、維護國家統治的穩定(爲漢武帝劉徹的順利即位),與其貢獻比起來,微乎其微。

該行仁政時措施得當,該殺伐果斷時毫不留情。總體上來說,配得上仁君之名。歷史也證明了這一點,他成功延續了文景之治,爲西漢政府和漢武帝留下了豐富的物質基礎和高效的運行機制,成爲漢武帝開疆拓土、威震四海的巨大動力。

事實上,歷史上也不存在真正的仁君。在封建社會的框架下,一味的仁慈忍讓也不一定是好事,有可能會出現養虎爲患的現象,前秦宣昭帝苻堅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