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諸葛亮放棄曹操與孫權,他爲何選擇輔佐劉備呢?

諸葛亮放棄曹操與孫權,他爲何選擇輔佐劉備呢?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歷史長河中,諸葛亮這個人可以說是很出名了,那麼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嗎?接下來小編爲您講解。

建安十二年,二十七歲的大齡待業青年諸葛亮從草廬中走出,在拒絕了更有實力和前途的曹操與孫權後,加入了始終在創業的劉備團隊中。

諸葛亮爲什麼這麼幹?這個問題向來是三國愛好者的熱議點。

1.諸葛亮的朋友圈

從黃巾起義算起,劉備馳騁江湖已經二十多年,然而到諸葛亮投奔之時仍沒有自己的一塊地盤。就一個老江湖而言,不能不說混得是相當失敗。

相較於一無所成的劉備,曹操與孫權無疑成功的多,前者打下來大半個江山,後者雖略差些,但也有江東這樣一塊穩固的根據地。因此,對於初次就業的諸葛亮來說,選擇曹操或者孫權應該更理所應當。

但諸葛亮並沒有這麼做。是他沒有進入曹氏或孫氏集團的門路嗎?當然不是。諸葛亮雖然是個荊州的外來戶,在本地缺乏根基與影響力,但經過叔父及個人的努力經營,諸葛亮的朋友圈並不差。

諸葛亮放棄曹操與孫權,他爲何選擇輔佐劉備呢?

諸葛亮的大姐嫁入當地的一流大族蒯家爲婦,二姐嫁給了名士龐德公的公子,他自己則娶了黃承彥的女兒爲妻:黃承彥本身是大名士不說,更是與荊州一把手劉表爲連襟——兩人都娶了本地豪族蔡氏的一對女兒,這樣算來,劉表便是諸葛亮妻子的姨夫。

有這樣的政治資本,即便沒有什麼才能,想謀個一官半職也自然不在話下,只要對方對荊州有所圖謀。

此外,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先一步在孫權方面任職,頗受重用,諸葛亮完全可以通過他的路子搭上孫權。而且,東吳的另一位重臣張昭也曾經向孫權力薦過諸葛亮,只是爲諸葛亮所拒絕了。

可以說,擇主劉備是諸葛亮主動選擇的結果,這與一般初次找工作的大學畢業生屢屢被知名企業拒絕,而只能接受那些小公司或初創公司的offer有着根本區別。

2.功利主義觀

既然諸葛亮有條件進入大公司,爲何最後卻選擇了劉備這樣一座小廟呢?其背後的動機到底是什麼呢?

對於自己的抉擇,諸葛亮曾經在《出師表》這一中學必背的課文裏吐露過心聲: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也即:本想做個隱士——但劉備三顧茅廬盛情相邀——出於報恩的出山輔佐。就此,報答知遇之恩是諸葛亮出山的動機所在,而這背後又有兩人以興復漢室爲己任的志同道合。因爲有諸葛亮自己的背書,這一說法自然而然地成爲後世長期公認的標準答案。

但到了現今,上面的說法越來越受到質疑,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種功利主義的解釋。

諸葛亮放棄曹操與孫權,他爲何選擇輔佐劉備呢? 第2張

最近在寫中華通史的易中天的看法是其中典型,在他看來,諸葛亮之所以放棄曹操和孫權而選擇劉備,只是因爲無論曹操抑或孫權,都給不了他想要的充分的發展空間。

在諸多勢力中,曹操最強不假,但相應地跟隨他南征北戰的人才也最多,這些人都要升職加薪走上人生巔峯。假使諸葛亮前去投奔,一方面曹操也給不了太好的待遇,不然讓老同志寒心,另一方面諸葛亮與這些人也不是同一個圈子裏的,受排擠、打壓估計是免不了的。

東吳方面雖然弱一些,但情況類似。以諸葛亮的聰明才智不會想不到這些,因此他明智地選擇放棄曹操與孫權。

劉備則剛好相反,既沒有像樣的人才,也不存在一個荊州以外的派系,整個一創業型公司,給的待遇與職位肯定高。那麼,是到大公司從小職員做起呢,還是到創業公司做經理甚至CEO呢?作爲一個自視甚高的年輕人,諸葛亮選擇了後者。

可以說,選擇劉備乃是諸葛亮經過多番考量後作出的理性選擇,與興復漢室一類的大義關係不大。

3.論點與疑點

上面的說法看起來沒問題,挺符合現代人的認知的,誰身邊沒有兩個心氣高的朋友呢。但真的是這樣嗎?

支撐上述翻案文章的主要史料是這麼兩條:

其一,在好友孟建打算投奔曹操時,諸葛亮勸他,“中國(即中原)饒士大夫,遨遊何必故鄉邪?”這說明他早就意識到曹操人才衆多,去了極有可能會不受重用,故而可以推論,他基於這個理由在擇主問題上將曹操給排除了。

其二,孫權前期的首席謀士張昭曾經大力舉薦諸葛亮,孫權也有意將他留下,但諸葛亮卻沒有順從,他給出的理由是:孫將軍可謂人主,然觀其度,能賢亮而不能盡亮,吾是以不留。

什麼是“盡亮”?當然是要盡最大可能地信任、重用自己,但在諸葛亮看來,孫權是做不到這一點的,所以他不能留在江東。

然而,上面兩條證據都有一個致命的邏輯漏洞,即它們恐怕更多是場面話,而並不一定能代表諸葛亮的真正想法。只要還原當時對話的場景,便一目瞭然。

諸葛亮放棄曹操與孫權,他爲何選擇輔佐劉備呢? 第3張

第一個證據的場景,是朋友打算前去曹操集團求職時,身爲好友的諸葛亮進行的勸阻:那裏人才衆多,你去了也不一定能受重用,是金子哪裏不能發光呢?

但以某種理由勸阻別人,不一定代表自己的行爲也是基於同樣的理由,這顯然是兩碼事,沒有必然的邏輯關係。類似的情景工作、生活中處處可見。

再說第二條,諸葛亮講這話的時機,是在他拒絕東吳的力邀而又不能得罪對方的情況下,換種表述便是:我之所以拒絕你,不是因爲看不上你們公司,只是沒有合適的發展空間(“能賢亮而不能盡亮”)。

而人所周知的是,這種場面話哪能作爲真心話使用呢?

另一方面,假設翻案文章成立,那麼我們無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諸葛亮選擇出仕最重要的動機,更多是基於個人成就的功利主義思考邏輯,而非爲了恢復漢室江山。

如此一來,諸葛亮自己親自寫下的“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就純粹是虛頭巴腦、沽名釣譽的官場話了?難道一千多年,衆多學者文人對他的紀念、推崇全都錯了?真的可以這樣解讀諸葛亮嗎?

而且,如何理解他遲遲躬耕南陽,直到劉備三顧茅廬才以一個27歲大齡青年的身份出山?以當時人的壽命水平而言,27至少相當於今天的三十好幾甚至四十多歲,若真是上述一心爲己的功利主義者,又怎麼會做這樣的選擇?

這些都不是功利說能夠解釋的。

4.小結

每個人都處在具體的社會情境中,必定受制於當時的侷限而看不清事實的真相,故而提出不同於古人的新解釋,即做翻案文章是可能的。

但前提條件是,論據要充分,推論要合邏輯,而不能只是簡單拿現代人的思維去隨意闡釋歷史,或者發現不符就武斷地說記載錯了,那樣恐怕是萬萬不可的。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