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曹丕任命賈詡爲太尉,孫權爲何說曹魏要亡了?

曹丕任命賈詡爲太尉,孫權爲何說曹魏要亡了?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9.9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編知道讀者都很感興趣賈詡的故事,今天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公元220年,曹魏黃初元年,曹丕接受漢獻帝劉協的禪讓,進位爲皇帝,是爲魏文帝。其後,曹丕立即確定了三公的人選,前太中大夫賈詡爲太尉,前御史大夫華歆爲相國,前大理王朗爲御史大夫。

據說,賈詡榮膺爲太尉後,還有一段小插曲。史書記載,東吳孫權聽說這個消息後,竟然“笑之”,還評價說“曹丕的才能比不上曹操的十分之一,曹魏必將滅亡。”

衆所周知,賈詡智謀超羣、算無遺策、文武全才,是張良、陳平式的人傑。如此厲害的謀士,位立於三公,孫權理應害怕纔是,但他爲何會“笑之”呢?而這就要從賈詡的身平來說起來了。

賈詡出身於涼州武威的一個寒族世家,在當地並沒有什麼名氣。在注重家世且歧視涼州人的漢末,賈詡原本很難出人頭地,但是亂世卻給了他機會。

曹丕任命賈詡爲太尉,孫權爲何說曹魏要亡了?

在年輕時,賈詡與數十名同伴不幸被一羣氐人挾持。面對這羣殺人不眨眼的胡人,賈詡詭稱:

“你們聽說過大漢太尉段熲吧!他可是我外祖父,如果你們放了我,我一定會給你們很多錢!”

氐人一聽,皆面面相覷,因爲他們知道,這個段熲可不好惹。當年羌亂時,段熲將氐人的親戚——羌人殺得人頭滾滾、血流成河。氐人強盜只想劫個財,還不想送個命。因此,氐人趕緊釋放了段熲,然後將他的同伴全部殺害了。

在這則慘案中,賈詡表現出了過人的智謀。但同時,我們也發現賈詡是個只顧自己,不顧同伴的精緻利己主義者。以賈詡的智謀,未必不能救自己的同伴。但是,賈詡似乎連這份心也沒有。而他的這種性格,也爲他的“亂武”埋下了伏筆。

曹丕任命賈詡爲太尉,孫權爲何說曹魏要亡了? 第2張

時間一晃,十多年後。一代暴君董卓爲王允、呂布所殺,而他的涼州部下們皆人心惶惶。而在這個時候,王允又發狠說:“要誅盡涼州人。”聽到這個消息,涼州軍官李傕、郭汜趕緊帶領着部下,向老家的方向逃亡。

在逃跑的路上,李傕、郭汜正好遇到了入京辦事的賈詡。聽說王允要誅盡涼州人,賈詡同樣大驚失色,因此他給李傕、郭汜出主意:

“聞長安中議欲盡誅涼州人,而諸君棄衆單行,即一亭長能束君矣。不如率衆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長安,爲董公報仇,幸而事濟,奉國家以徵天下,若不濟,走未後也。”

賈詡認爲,如果就這樣逃歸涼州,王允只需派一個亭長就能殺了你等。還不如率衆攻打長安,爲董卓報仇。如果幸而成功,我們就可以奉國家而征服天下;如果不成功,在逃也不遲。李傕、郭汜二賊一聽,認爲非常有理。於是他們重整旗鼓,向長安殺去,結果果然擊敗了呂布,殺死了王允。

原本,漢末亂世可以就此終結。而賈詡卻以一己之力,生生製造出一個更恐怖的亂世。正所謂“千里無雞鳴,白骨露於野;生民百餘一,念之斷人腸”。李傕、郭汜進入長安後,非但沒有濟世、安民,反而在長安變本加厲地屠殺百姓,挾持天子,無惡不作。三輔數十萬百姓,在李、郭二賊的禍害下,陷入了“人相食”的悲慘境地。

賈詡見此情況,心知不妙。因爲李傕、郭汜均爲殘暴武夫,最終結果肯定是被誅戮。而作爲幫兇的自己,肯定也沒有好下場。因此,賈詡施展計謀,幫助漢獻帝逃離了李、郭二賊的控制,而賈詡自己則先後投奔了自己的同鄉——段煨和張繡。

在張繡手下,賈詡將曹操打得幾乎僅以身免,還殺死了曹操的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與愛將典韋。當賈詡發現曹操具有一統天下的潛質,於是趕緊攛掇張繡投降於曹操。

曹操還想統一天下,自然不會公開因爲私仇殺掉張繡,但這絕不代表曹操不會在暗處捅刀子。在一次宴會上,曹丕指着張繡大罵:“你殺了我的哥哥,還有臉站在這裏?”聽了曹丕的話,張繡心知,這並非曹丕不能容他,而是他背後的曹操不容於他,曹丕不過只是殺人的刀。在絕望中,張繡只好自殺了。

在曹操陣營,賈詡還是受到重視的,每當面臨重大問題,曹操總要向賈詡問計。但是曹操不問,賈詡從不主動獻計,相反他總是將自己關在屋子裏,誰也不見,家人一律不許跟高門結合,只想低調,低調,再低調。

賈詡之所以如此低調,是因爲他知道自己並非曹操的舊臣,而且還和曹操有殺子之仇。曹操之所以不殺他,是因爲天下還未統一,賈詡確實還有用。而賈詡明白,天下統一之時,必然就是自己的死期。

在赤壁之戰中,賈詡也在軍中,曹操像往常一樣,向他問計。但賈詡卻說:“如今剛剛滅了袁紹和劉表,理應休養士民,不能打。”

實際以當時曹操的實力,消滅孫權和劉備還是有相當勝算的。但是賈詡不僅不獻一計,反而要求曹操退兵。由此可見,賈詡根本不希望曹操統一天下。難怪赤壁之戰後,曹操怒罵自己的謀臣:“如果郭嘉在,肯定不會讓我落到如今的田地”。相比於郭嘉,賈詡的智謀甚至還更勝一籌。但是賈詡,絕對沒有郭嘉那樣的忠誠。

曹丕任命賈詡爲太尉,孫權爲何說曹魏要亡了? 第3張

之後,賈詡幫助曹操平定了馬超、韓遂,“解放”了自己的涼州老家。在曹丕和曹植的奪嫡之戰中,賈詡又巧妙地站在了曹丕一邊,併成功得到了曹丕的青睞。果然曹丕繼位後,立即投桃報李,將賈詡封爲太尉。

但是賈詡獲封太尉之職,真能服衆嗎?很顯然不能!三公是天子旁邊的輔星,應該找德行完滿無可非議的標杆型人物擔任,他們並非具體做事的官僚,而是應是道德、意識形態的代言人,要具有“公心”而非“私心”。只有這樣,才能將國家導向好的方向。

有人恐怕要問了,我們不是應該提倡“唯纔是舉”嗎,三公幹嘛需要德行?但實際上,毛主席曾經說過:“路線錯誤,知識越多越反動”。有才無德之人,雖然有平定天下的能力,有着超過常人的見識,卻沒有不計個人得失、爲國爲民的高尚品質。他們做人做事的出發點,完全都是爲了一己私利。

賈詡這類人之所以歸附曹魏,並非爲了結束亂世、安輯百姓,而是爲了保全性命、獵取富貴。若能讓自己獲得利益,即使是誤國害民的計策,他們也會毫不猶豫地進獻;如果不能獲得利益,他們便會意味索然,即使心中已經有了利國利民的方案,他們也會選擇緘口不言。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若天下統一,賈詡大可像張良一樣閉門自守、不問世事;但在天下還未統一之時,位列三公的賈詡就應積極爲國獻計獻策,以求早日實現統一,讓百姓少受塗炭之苦。但是具有如此強大能力的賈詡,卻一言不發、一計不獻,活在自己的小世界裏。畢竟對於賈詡來說,國家維持分裂的狀態似乎對他更有利。

賈詡身居高位卻尸位素餐,孫權自然會“笑之”。他一笑曹丕所用非人,任命賈詡爲太尉,對東吳沒有任何威脅;他二笑曹丕給自己政權埋下禍根,將有才無德之人放在朝廷最高位,無異於埋下定時炸彈。因爲有才無德之人有奶就是娘,他們毫無忠誠可言。

45年過後,曹魏政權果然爲司馬氏所篡奪,而曹丕後來託孤的司馬懿,也和賈詡一樣,是個自私自利的精緻利己主義者,有才無德的小人。而孫權的東吳呢?國祚竟然還比曹魏長了8年。如此一看,孫權確實有先見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