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揭祕徐壽輝帳下的五大戰將,他們最後結局如何?

揭祕徐壽輝帳下的五大戰將,他們最後結局如何?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3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家好,這裏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徐壽輝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元順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八月,賣布出身的徐壽輝利用蓮教聚衆起義,徐壽輝被擁戴爲首領。起義軍頭裹紅巾,故稱爲紅巾軍。同年十月,徐壽輝被擁立爲帝,國號天完,並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裏先後攻佔今湖北、江西、安徽、福建、浙江、江蘇、湖南等大片地區,衆至百萬。任命鄒普勝爲太師,倪文俊爲領軍元帥,陳友諒爲元帥簿書椽,以趙普勝、丁普郎、傅友德等爲將,其中鄒普勝、倪文俊、趙普勝、丁普郎、傅友德爲天完政權的五大主將,然而這五人的命運卻是大不相同,他們有的兵敗身死,有的選擇向朱元璋投降。

倪文俊,號蠻子,出身漁民,從徐壽輝起義,曾率衆大破元威順王寬徹普化水軍於漢川,連克湖北許多州縣。史載他勇悍善戰,“用多槳船疾如風,晝夜兼行湖江,出人不意,臨戰多克捷。”徐壽輝稱帝后,以彭瑩玉爲軍師,鄒普勝爲太師,倪文俊爲大將軍,國號“天完”,建蓮臺省,設六部。翌年分兵攻佔鄂、浙、湘、江、皖、贛等省,一時擁兵百萬,戰將百員,一舉撼動元朝統治。倪文俊後率軍入湖南,大勝。太平二年(1357年),倪文俊謀殺徐壽輝未果。遂奔黃州,被其部將陳友諒所殺。接着,陳友諒取代倪文俊掌握實權。不久,天完政權也因被陳友諒的大漢政權所代替而壽終正寢。

揭祕徐壽輝帳下的五大戰將,他們最後結局如何?

趙普勝,安徽廬江人,善用雙刀,故號“雙刀趙”。徐壽輝起義時,趙普勝會同俞廷玉父子、廖永安兄弟,以巢湖爲根據地,發展水師,有水軍千艘。配合天完軍攻佔太平諸路,繼而攻下安徽無爲、銅陵、池州、安慶等地,佔江西湖口、彭澤一帶。趙普勝投奔徐壽輝後,進駐樅陽,再取安慶,成爲天完政權的一員猛將。陳友諒想要取徐壽輝而代之,又忌諱趙普勝戰功赫赫,遂於至正十九年(1359年)九月詐以會軍爲期,將趙普勝邀至安慶,以圖謀不軌的名義殺之,挾徐壽輝移都江州(今江西九江),自立爲漢王。

揭祕徐壽輝帳下的五大戰將,他們最後結局如何? 第2張

丁普郎,湖北黃陂人,初爲紅巾軍徐壽輝部將,能征善戰,戰功赫赫。陳友諒殺徐壽輝自立後,丁普郎雖率衆歸順,但心中不恥友諒爲人。在陳友諒設計除掉了趙普勝後,丁普郎與傅友德一起投降朱元璋,授行樞密院同知,數有功。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從元璋援南昌,與陳友諒戰於康郎山,身被十餘創,頭斷,仍屹立不倒。贈柱國上將軍,封濟陽郡公。

鄒普勝,湖北黃岡人,少以鍊鐵爲生,與徐壽輝共同舉義,徐壽輝建國稱帝后,被封爲太師。次年,率兵沿江西上,直取漢陽,進逼江夏,不久據有池陽、太平等地。陳友諒殺徐壽輝自立後,鄒普勝仍稱太師。後陳友諒在鄱陽湖大戰中敗死,鄒普勝遂隱姓埋名,自名爲何野雲,雲遊四方,以相風水謀生,其人形骸放蕩。民間稱其爲蝨母仙、邋遢道士,尊稱何野雲仙師、龍尾聖王。

傅友德,元末參加劉福通義軍,隨李喜喜入蜀,後歸順明玉珍。明玉珍和陳友諒都是倪文俊的部將,因爲不被明玉珍重用,傅友德又轉而到武昌投奔陳友諒。陳友諒讓他協助丁普郎駐守小孤山。當陳友諒殺了徐壽輝自稱漢帝后,明玉珍與之斷交,傅友德對陳友諒也是非常不滿。此時朱元璋收復安慶,傅友德便率衆投靠了朱元璋,從偏裨升爲大將。至正二十七年從徐達北上伐元,第二次北征北元七戰七勝而平定甘肅,第四次北征北元以副帥之職連敗元軍,第五次北征北元任副帥職,第七次北征北元以副帥之職大勝元軍,後與湯和分南北兩路取四川,以主帥之職攻取貴州、平定雲南。以功封潁國公,封太子太師,後坐事賜死。1644年追封爲麗江王,諡“武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