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曾差點擒殺朱元璋的張定邊,最後活了100歲

曾差點擒殺朱元璋的張定邊,最後活了100歲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6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張定邊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了相關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張定邊,元末湖廣行省沔陽人,出身漁家子弟,年輕時便與同爲漁家子的陳友諒、張必先情投意合,並結爲異姓兄弟。據史料記載,張定邊不僅身材魁梧、瀟灑英俊,熟悉天文、地理、兵法、醫術,而且武藝嫺熟,是個近乎全才型的人物。

從陳友諒加入徐壽輝的紅巾軍起,張定邊、張必先便始終追隨在他身邊,立下過汗馬功勞。元順帝至正二十年(1360年),陳友諒在江州弒殺天完皇帝徐壽輝,隨即正式建國稱帝,史稱陳漢。陳友諒雖然爲人陰狠猜忌,但唯獨對張定邊、張必先無比信任,並在稱帝后拜張定邊爲太尉,張必先爲丞相,凡軍國大事都與他們進行商議。

曾差點擒殺朱元璋的張定邊,最後活了100歲

陳友諒稱帝前後,以集慶府(今南京市)爲根據地的朱元璋集團迅速崛起,不僅佔據富庶的江東地區,而且還嘗試着向西擴張,意在併吞江西、經略兩湖,由此威脅到陳漢帝國的生存。爲了消除朱元璋這個心腹大患,進而完成兼併江南羣雄、統一天下的志向,陳友諒早在稱帝之前便與朱元璋兵戎相見。

然而,陳友諒跟朱元璋作戰輸多勝少,幾場硬仗打下來,不僅沒能打進集慶府、活捉朱元璋,還接連喪師辱國,連老巢江州都被攻陷,狼狽地逃往武昌避難,時在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在此期間,張定邊參加了龍灣、採石磯、安慶等重要戰役,如果不是他的奮力拼戰,陳友諒恐怕早已被朱元璋生擒。

曾差點擒殺朱元璋的張定邊,最後活了100歲 第2張

眼見陳漢疆土日蹙,陳友諒十分憤怒,於是在江州淪陷2年後,親率大軍65萬、巨型樓船數百艘,順江東下進攻朱元璋。1363年8-10月間,雙方在鄱陽湖一決生死。在戰爭開始前,張定邊強烈反對把全部艦船都集中在湖中,而是應當派遣百艘戰艦順江東下進攻集慶,百艘戰艦圍攻洪州(今南昌市),剩餘艦船則對付朱元璋,如此一來,對方勢必顧此失彼,彼時可一戰定輸贏。

然而,陳友諒並沒有聽從張定邊的計策,而是自信完全可以在湖中徹底擊潰朱元璋。據史書記載,陳友諒來勢洶洶,“聯巨舟爲陣,樓櫓高十餘丈,綿亙數十里,旌旗戈盾,望之如山”(見《明史·卷一》),從一開始便在氣勢上壓倒朱元璋。水戰開始後,在陳友諒艨艟鉅艦的撞擊下,朱元璋的戰船被衝得七零八落。

在危急時刻,朱元璋果斷聽從部將郭興的建議,利用火攻來對付陳友諒的艨艟鉅艦,很快便扭轉劣勢。在此不利局面下,張定邊率領旗艦和兩艘副艦從水軍陣型中駛出,以孤軍之勢衝進朱元璋水軍前陣,在擺脫30餘條敵艦的圍追堵截後,又接連斬殺敵軍大將韓成、陳兆先、宋貴等人,徑直衝向朱元璋的旗艦。朱元璋被眼前的場景嚇傻了,清醒過來後趕緊命令船隻躲避。

誰知越慌亂越出事,由於轉舵太急,旗艦竟然擱淺在灘塗上。張定邊遠遠地看到朱元璋的旗艦擱淺後興奮異常,不停地催促士兵全速划船,以便登上敵船、擒獲敵首。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朱元璋的大將常遇春挺身而出,一箭射中張定邊。由於受傷過重,張定邊無力指揮戰鬥,只好下令調轉船頭、回返本軍,朱元璋由此撿回一條命。

陳理兵敗投降,陳漢帝國滅亡

射傷張定邊後,朱元璋的士氣爲之一振,經過一番鏖戰後,終於擊潰陳友諒,殺死殺傷漢軍極多。至於陳友諒本人,則在船邊勘察敵情時被一支流箭射死,終年44歲。由於太子陳善兒被敵軍俘獲,所以張定邊只能力保陳友諒的次子陳理逃往武昌,並在那裏擁戴他爲皇帝。由於陳理年紀太小,所以軍國大事便由丞相張必先、太尉張定邊等人執掌。

然而,還沒等陳理坐穩皇位,朱元璋的大軍便已經殺到。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二月,朱元璋親率大軍東征,兵鋒直逼武昌。駐守嶽州的丞相張必先聞訊後,火速率軍入援,結果在洪山中了常遇春的埋伏,兵敗後被俘。由於漢軍都將張必先視作最後的希望,一旦看到他被擒獲,頓時失去鬥志。在這種情況下,陳理只好向朱元璋投降,陳漢帝國由此滅亡。

由於不肯臣服於朱元璋,所以張定邊在陳理決定投降後,便祕密地逃出武昌城,並在暗中召集舊部準備復國。然而,復興陳漢帝國的計劃始終沒能成功,而心灰意冷的張定邊最終也遁入空門,到泉南靈源山修行。張定邊遁入空門後,不再過問塵俗之事,每日究心佛理、懸壺濟世,過上充實的醫僧生活。明成祖永樂十五年(1417年),張定邊在寺中無疾而終,享年10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