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洪秀全曾參加科舉考試十幾年,爲何秀才都中不了?

洪秀全曾參加科舉考試十幾年,爲何秀才都中不了?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7.7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說到洪秀全,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下面小編爲各位介紹一下此人的歷史故事。

從隋唐開始,科舉制成爲歷代王朝選拔官員的主要途徑,同時也爲廣大寒門學子開了一扇改變自身命運的大門。許多人通過科舉考試平步青雲,也有人因屢試不第選擇鋌而走險。比如太平天王的天王洪秀全,他雖然出身貧寒,但自幼勤奮好學,結果參加了科舉考試十幾年,最後連個秀才沒考中,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洪秀全曾參加科舉考試十幾年,爲何秀才都中不了?

一、清朝的科舉制度

在介紹洪秀全科考情況之前,咱們先說說清朝科舉制度,它基本上沿襲了明朝制度。許多人都知道鄉試、會試、殿試。鄉試就是在各個省裏舉行的考試,中試者稱爲舉人,然後可以參加第二年在京師舉辦的會試。通過會試的人稱爲貢士,纔有資格參加皇帝親自主持的殿試,考中者爲進士,前三名爲狀元、榜眼、探花。

並不是所有書生都能直接參加鄉試,在此之前還有通過縣試、府試、院試。縣試是顧名思義,是考生所在縣舉辦的考試,通過後才能進入下一階段府試,然後纔是院試。這兩次考試的合格者被封爲童生,之後再參加院試。只有通過院試的人,才能被稱作“秀才”,同時享有一些特權,算是進入了士大夫的行列,然後再參加鄉試。

二、洪秀全的科舉之路

1814年,洪秀全出生在廣東花縣的一個農民家庭。洪秀全在家中排行老三,一家人省吃儉用,供洪秀全讀書,希望他有朝一日金榜題名,能夠光宗耀祖,改變整個家庭。按照洪仁玕的說法,“十二三歲經史詩文無不博覽”。1827年,14歲的洪秀全參加花縣的“縣試”,結果非常順利,而且名列前茅。

之後,洪秀全來到廣州,參加府試時卻名落孫山。當時,洪秀全大概覺得自己年輕,沒有當回事,但他做夢也想不到,府試將是他人生中一道難以逾越的大山。此後,洪秀全回到老家,一邊做私塾先生,一邊參加廣州的府試,然而每次都落榜。科舉考試的失利,嚴重刺激了洪秀全,甚至影響到了他的人生。

洪秀全曾參加科舉考試十幾年,爲何秀才都中不了? 第2張

三、洪秀全爲何屢試不第?

洪秀全參加過多少次府試,已經很難得到具體次數了,有的說是四次,他從1827年開始考的,一直考到1843年。原來人們都認爲,洪秀全考不中,完全是因爲清朝統治的腐敗,科舉制度淪爲有錢、有權人的遊戲。這裏面有一點試可以肯定,清朝晚期,官場腐敗,確實存在着不少科舉舞弊的行爲,但這只是洪秀全落榜的外因。

洪秀全名落孫山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因,那就是他本人的應試能力有限。同樣是出生社會底層,林則徐十九歲考中舉人,曾國藩在二十七歲考中進士,而洪秀全到三十多歲,連個秀才都沒考上。洪秀全在成爲天王后,寫了不少詩,“一眼看見心花開,大福娘娘天上來。一眼看見心火起,薄福娘娘該打死!”讀過之後,我們大概就能明白他爲何落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