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曾與關羽勢不兩立,劉封最後結局也不好

曾與關羽勢不兩立,劉封最後結局也不好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2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家好,這裏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劉封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先有坐視關羽兵敗被殺,卻拒絕前往救援,後又孟達投降魏國,有失察之責,就憑這兩點,劉封被賜死,似乎不冤,然而真相恐怕並非如此。

也有觀點稱,劉封亦曾有降魏之意,只是猶豫未決罷了,證據就是劉封臨死前說了一句話:“恨不用孟子度(孟達字)之言”,因爲孟達此前曾寫信勸他投降魏國。

其實,假如歷史給劉封再次機會,他仍然不會降魏,他臨死前說的那句話,不過是負氣之言罷了。

可以說,劉封對劉備一直是忠心耿耿,劉備一度對劉封也寄予厚望。

曾與關羽勢不兩立,劉封最後結局也不好

一直以來,劉備做人很失敗,在漢末羣雄面前沒底氣,沒有地盤沒有人馬,連兒子都沒有。人生一世,拼死拼活,不就是圖個傳之子孫後世麼,然而,劉備人到中年,膝下空空,怎能不泄氣?

當初劉備一無所有,寄身荊州,劉封過繼爲子,給他帶了不少慰藉,而劉封本人武藝超羣,此後跟着劉備出生入死,浴血奮戰。赤壁之戰,讓漂泊不定的劉備實現了逆襲,一舉成爲鼎立三足勢力之一。

據《三國志》載:“及先主入蜀,自葭萌還攻劉璋,時封年二十餘,有武藝,氣力過人,將兵俱與諸葛亮、張飛等溯流而上,所在戰克。益州既定,以封爲副軍中郎將。”

由此可知,劉封年紀輕輕就表現出了獨當一面的能力,然而就在此時,誰也沒料到,劉備老枝吐新芽,中年得子,劉禪的降生,徹底改變了劉封的命運。

道理很簡單,劉封本領再大,畢竟不如自己的親骨肉。

如果劉封此後沒有太多的功勞,或者是一介庸人,那麼劉備或許還能容他,但劉封在劉備佔據成都不久,便再次隨着劉備出征漢中,親自衝鋒陷陣,打的曹軍節節敗退,氣的曹操大罵劉備:“常使假子出陣,等我叫我家黃鬚兒(指曹彰)來打你。”

曾與關羽勢不兩立,劉封最後結局也不好 第2張

但曹操終究沒有等到曹彰援兵,就支撐不住撤兵了。

漢中之戰結束後,劉封率軍與孟達上庸合兵一處後成功地逼降了上庸太守申耽。佔領上庸後,劉封遷爲副軍將軍。至此,劉封人生達到了巔峯。

如果按照這種趨勢發展下去,他必然在戰場上還會大放異彩,再建新功,但隨着關羽兵敗,孟達降敵,一切都改變了,後來再加上申耽、申儀兄弟倆叛變,劉封以前所有的努力皆化爲烏有,最後落個被賜死的結局。

那麼,劉封爲何不救援關羽?

按照孟達的說法,關羽曾經勸劉備下決心立劉禪爲繼承人,因此劉封對關羽心有怨恨,故而見死不救。

其實這種說法,根本經不起推敲,劉封又不傻,王位繼承人這樣重大的事,縱然關羽與劉備是感情深厚的兄弟,但畢竟是外人,豈能左右劉備的想法,歸根結底是劉備自己的主意。

劉禪出生後,估計劉封已經對做繼承人死心了,只想在戰場上有所作爲。其實,劉封不出救兵,或許真的是出於從全局考慮,試想上庸剛被佔領不久,人心不穩,如果此時,貿然發兵離開,難保後院起火,屆時恐怕救荊州不成,又丟了上庸,也是死路一條。劉封權衡再三,兩害取其輕,最終選擇了堅守上庸。

劉備爲了保住兒子劉禪的位置,執意藉機除掉劉封這種想法肯定有,但畢竟劉封跟隨他多年,父子感情還是有的,貿然之間除掉,估計還是有些不捨。

但真正促使劉備下定決心賜死劉封的還是諸葛亮,因爲當時劉備已是暮年,其一死,想他這樣強勢的親王,估計對幼主構成極大地威脅。爲了防止這種情況出現,唯有早日除掉。如是,等待劉封的,只能是人首異處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