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餘玠:棄筆從戎成名將,爲南宋立下赫赫戰功

餘玠:棄筆從戎成名將,爲南宋立下赫赫戰功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3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家好,我是小編,說起餘玠的話,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

川蜀大地屹立着一座雄偉的英雄城——合州釣魚城。

說它英雄,一方面是它的雄渾偉岸:依山而建,上下落差百米,巍峨挺立,如同不可戰勝的神話巨人,守護着中國西南的蒼茫大地。

說它英雄,另一方面是它宋代的歷任主人,沒有一個孬種,從將軍到士兵,“寧爲戰死鬼、不做亡國奴”,它所凝聚的民族精神——雄渾、深邃,浸入每一個華夏子弟的血脈。

站在這樣一個雄關之下,我們會不自禁的吟哦“雄關漫道真如鐵”!

餘玠:棄筆從戎成名將,爲南宋立下赫赫戰功

一、文人餘玠

那麼,這樣一座雄關堅城,是誰修築?這巍峨的雄關源起於——餘玠。

餘玠出生於公元1199年,曾經是個文人,在白鹿洞書院(注意比白鹿書院多了個洞)混過學堂,寫得一手好詞,欣賞一下他的大作《水調歌頭·未遇》:

“一片英雄膽,七尺丈夫軀。皇天生我,不知還要做何如?欲展沖天羽翮,翻作宋郊退鷁,壯志未全舒。長嘯一聲起,煙霧靄東吳。腰金帶,懸金印,佩金魚,縱然命薄,這些勳業豈容無?搏虎屠龍伎倆,烹鳳釣鰲手段,誰識這規模?從此露頭角,一躍到亨衢。”

這首詞氣勢雄渾、直抒胸臆,簡直就是餘玠同學的言志之作。但是,這首詞可能是語言不夠細膩、用詞不夠風雅,是《全宋詞》的落選秀。

不過沒關係,附庸風雅根本就不是餘玠同學的追求,“搏虎屠龍”纔是畢生追求。

可是一個書生,想上沙場必須得有機遇,而機遇在公元1136年來了:

歷史關於他此前的記載,基本是一片空白,估計是混社會不如意、很辛苦。而餘玠此時已經37歲,人生過半天過午,儼然一副中年不如意。

但人生更大的不如意就在這一年等着他:他到茶店喝茶的時候,跟賣茶老頭髮生爭執,不慎將老頭打死了。那留給餘玠的只有兩條路:自首或者逃亡。

想想“搏虎屠龍”的畢生追求,餘玠果斷選擇了逃亡,他逃到了襄淮地區。

而在這裏,正趕上淮南東路制置使趙葵招兵買馬,餘玠便帶着那首《水調歌頭·未遇》去拜見趙葵。趙葵,那是通過一雙大腳都能發掘出呂文德的伯樂,對於餘玠自然是寧可錯收、不可放過。

餘玠,由此,開啓了他“棄筆從戎”的征戰生涯。

餘玠:棄筆從戎成名將,爲南宋立下赫赫戰功 第2張

二、領兵爭鋒

餘玠從軍的這個時段比較獨特:

3年前,蒙宋聯合滅金,可是蒙古隨之就露出了自己的猙獰爪牙:南宋王朝的“端平入洛”,被涮了個灰頭土臉,倉皇南返,不僅中原大地依舊沉淪,就連江淮一帶,也是戰雲濃布,“山雨欲來風滿樓”。

蒙古鐵騎虎視眈眈,不過別急,這個時代的宋朝同樣是將星璀璨:趙葵、呂文德、劉整、孟拱、餘玠,可謂是人才薈萃,堪稱後岳飛時代猛將最爲集中的時刻,這樣的陣容,南宋就是想亡國都難。

這時的宋軍還真的比較給力,蒙古鐵騎幾次進犯,都被名將們一次次打了回去,而餘玠也從戰爭中學習戰爭,將星冉冉升起:

1236年二月,幕僚餘玠應蘄州守臣徵召,協助組織軍民守城,各方配合下擊退元軍。

1237年十月,小班長餘玠率部救援安豐,再次擊潰元軍。

1239年,工部郎官餘玠又率領水軍在汴城、河陰與元軍在作戰,擊敗元軍。

1241年,餘玠再次率兵接應安豐一地,獲勝。

1242年,餘玠覲見宋理宗,要求重整四川。

三、依山築城

來到四川,餘玠卻開始重新思考:雖然幾次打退蒙古了,可是餘玠卻無法沾沾自喜,蒙古的強悍實在令他印象深刻,跟蒙古人玩野戰,那風險實在太高。

要想爭勝,只能選擇——揚長避短。而宋人的長處在於城戰,下了馬,大家再來比比誰跳得高,誰刀子利?而且你還得先爬上城牆再說。

而餘玠就看上了四川盆地複雜的地理環境,築城這事,我們已經玩了上千年了,構築山城堡壘,那也不過是把樓蓋的複雜一點。

於是,餘玠,就開始沿途考察四川的風景:這座大山不錯、這段懸崖也不錯、這個溝太好了。就是這些山、溝、崖,幾年的時間裏,被他構築成了一座座軍寨、堡壘,形成了"八柱守蜀"的軍事體系。

對於他的“創新”舉動,當時的朝堂沒幾個看得入眼——瞎折騰吧?

但是,很快打臉就來了:公元1246年,蒙古鐵騎再次入侵,面對山城,蒙古鐵騎只能下馬爬山、爬城牆,快累成狗的時候,被宋軍一頓箭雨招呼,然後再輪刀子猛砍。幾次下來,蒙古鐵騎只敢在城低下晃悠,連攻城的慾望都沒了。

公元1250年,防守無虞的川軍,甚至開始了向關中進軍,三戰三捷,一度進逼漢中。

我們常說“出名要趁早”,越早兌現天賦,就能更快實現人生價值。而餘玠,他37歲從軍,50多歲還在挖石頭築城,他的行動告訴我們:舒展抱負,從來不晚!

四、英雄悲歌

軍人用命,國家安定。但反過來,國家安定,卻往往就是軍人悲劇。宋朝朝堂,正面硬剛蒙古或許不行,可是強拆自家門面——很有光榮傳統。

就在餘玠修城打牆起勁的時候,後方的折騰卻來了:金牌召喚。每當在宋朝歷史中看到這東西,都令人頭大,這一次也不例外:不但是金牌召喚,而且還派了個軍事白癡——餘晦替換餘玠。

餘玠此時的心——哇涼哇涼,他完全理解了當年岳飛的心境:皇上、宰相,你們防軍人,就跟防賊一樣啊?這樣下去,大宋的江山還有救嗎?

他無法平靜,內心無盡悲涼——他自殺了,他試圖用這種終極方式來表達自己的反抗。

可是宋廷卻認爲——你這是畏罪自殺,不但沒有留下一滴眼淚,反而是清算到底:不但抄沒全部家產,而且連兒子餘如孫、部將王惟中都先後被鬥倒、整死。

直到南宋滅亡的前夕,餘玠,才臨時抱佛腳的被恢復名譽。

簡單說一下皇帝宋理宗,這個皇帝真是命好,不但他的皇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且他在位的幾十年,將星璀璨,尤其是“孟拱主攻,餘玠主守”,一攻一守之間,南宋的半壁河山,穩如磐石。

可是,大宋朝堂卻不斷的折騰、自毀長城,餘玠的悲劇只是一個縮影,這樣的折騰也只是冰山一角。

五、忠魂永存

一代良將,忠魂無依數十年。但是餘玠留下的山城防禦體系,卻頑強的阻擋着蒙古鐵騎,甚至崖山之後,釣魚城上,趙宋的旗幟依然不倒,爲南宋延長國祚二十年。

崖山書寫悲愴,太原書寫頑強,襄陽書寫熱血,而釣魚城書寫“傳奇”!

面對國難,挺身而出者,封妻廕子,從來都不是他們的目的。以血肉鑄就長城,以忠魂護衛神州,纔是他們的終極追求!

可惜,“夏蟲不可語冰”,對於一些專擅折騰、喜歡內鬥的朝堂奇葩、鬥嘴學者,他們永遠理解不了什麼是忠誠的軍人!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