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趙匡胤把皇位傳給弟弟趙光義,他沒有兒子嗎?

趙匡胤把皇位傳給弟弟趙光義,他沒有兒子嗎?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4.9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趙光義能登上政治舞臺,絕不因爲他是趙匡胤的弟弟,而是因爲他在‘陳橋兵變’的時候立過大功。趙光義比哥哥趙匡胤小12歲,在‘陳橋兵變’的時候,他的年紀纔剛剛21,有史學家質疑過,說趙光義不在‘陳橋兵變’的現場。這種說法是有可能的。小編爲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但是,不在現場並不表示他沒有參與,他有可能是密謀者之一。一般的觀點認爲,陳橋兵變就是趙光義和趙普兩個人合謀的,如果這是真的,那麼‘主動發起者’這個身份,可不是一個小功勞。

我想趙光義應該就是憑藉着這個功勞,登上了宋朝的政治舞臺。

趙光義和趙匡胤不一樣,他沒有趙匡胤的胸懷,而且精於算計。這在他當晉王的時候體現的淋漓盡致,他小肚雞腸,主要體現在殺害柴宗訓、後主李煜、以及趙匡胤的兒子趙德昭,等人身上。

宋朝建立之後,趙光義因爲有功,逐步的被趙匡胤加封爲晉王、開封府尹。這兩個官職非常的重要,我們在後面再提。

趙光義當初能勸哥哥推翻後周,那麼他有沒有想過,通過哥哥將皇位傳給自己呢。這是個假設,但並不是沒有可能,因爲當他當上開封府尹之後,就開始了一系列的拉攏行動。

開封府尹,就是當時的首都市長,手裏控制着首都的一切關係網,從上到下,從宰職到下面的辦事員,無一不是他拉攏的對象。僅僅幾年時間,他基本已經控制了整個官場,可以說在官場中他遊刃有餘,想怎麼發揮就怎麼發揮。

這種被趙光義左右的感覺,趙匡胤覺得很不舒服。趙匡胤又不是傻子,他本身也是權謀高手,怎麼會看不出弟弟的這點把戲呢,但是有讓他頭疼的事情。這就是後來存在爭議的‘金匱之盟’。

趙匡胤把皇位傳給弟弟趙光義,他沒有兒子嗎?

金匱之盟

‘金匱之盟’的操作者是趙匡胤的母親杜太后,杜太后是一個很有想法的老太太。一天,他將趙匡胤、趙光義、趙普,三人叫到自己的跟前,問趙匡胤這樣一個問題,說:“你知道自己爲什麼能登上皇位嗎?”

趙匡胤在母親面前自然不敢說大話吹噓自己,他謙虛的說:“可能這是上天庇佑的吧。”

杜太后說:“不是,因爲世宗的兒子柴宗訓年紀太小,你纔有機會,他若是個成年人,你這一輩子只能是個臣子。”

趙匡胤一聽,覺得母親的話有道理。杜太后接着說:“爲了防止這樣的事情再次發生,我讓你死了之後,將皇位傳給你的弟弟光義,光義死了之後,再將皇位傳給四弟廷美,廷美死了之後,再傳回來給德昭,如此,我們的江山就穩固了。”

趙匡胤一聽到這些話就有些皺眉頭,但是此時杜太后身體不好,而他又是個孝子,只能答應安慰母親。但是杜太后還挺精明,她讓趙普把話記下來,然後讓兄弟倆簽字,做成一份盟書,收藏在一個盒子裏,這就是‘金匱之盟’。

據史學家考證,‘金匱之盟’發生的可能性很大,但是具體內容是什麼,卻沒有人知道。

從此,趙匡胤就揹負了一個心理上的包袱。

還有,杜太后的這個想法,曾經在一次家宴上提起過。當時,整個家族的人都在場,也就是說,所有趙家人都知道將來皇位的傳位順序。這就是說,趙匡胤想瞞都瞞不住。

趙光義的威脅和反制

‘金匱之盟’給趙匡胤帶來了很大的壓力,但是他的兒子卻在一天天長大,兒子德昭已經是個成年人了,已經具備了接替皇位的資格。兒子終究比兄弟要親一點,所以趙匡胤的心思就動了。

問題是,趙光義已經把整個開封府都掌握在自己手裏,趙匡胤想幹點什麼事情都幹不成。面對着弟弟趙光義的威脅,趙匡胤突然就有了一個想法,遷都。

遷都,是擺脫趙光義最好的方法。只要遷都成功,趙光義所有的勢力都會化爲泡影。遷都的地點選擇在了洛陽。

從地理位置上講,洛陽比開封更有優勢,而且洛陽這個地方曾經就是帝都,遷都到那去最好不過了。於是趙匡胤就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但是百官們的反應是,一致反對。

文武百官全部反對,這讓趙匡胤更加確信了自己的想法,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整個開封都是弟弟的勢力,再不走自己就要被架空了。

趙匡胤利用皇權讓百官們商議遷都,但是百官們紛紛上疏反對。最後,遷都的事沒遷了。最直接的原因是趙光義的一句話,“在德不在險”。

‘在德不在險’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只要當皇上的有德行,根本就不需要什麼天然的保護屏障。這一句話就把趙匡胤給膈應住了。意思很明顯,只要你的德行夠好,天下就能安定。

趙匡胤想的如此高招,就這樣被趙光義和他的勢力化解了。但是趙匡胤並不死心,他又想出了反制的第二招,分權。

趙匡胤遷都不成,於是將自己的四弟趙廷美叫來,給他加官進爵,目的就在於分化趙光義的權利,說實話,這招真的也挺好。趙匡胤不虧是一代英主,但是,上天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

燭光斧影

‘燭光斧影’是歷史上的一個疑案,到如今都沒有一個定論,沒有人給出一個權威的說法。

那是在一個非常安靜的夜晚,開封府的皇宮之中,只有兩個值班的小宦官。外面還下着紛紛揚揚的大雪。趙匡胤有旨意,召趙光義進宮。趙光義來了,兩個人就在一個房間裏吃着火鍋聊着天。

突然,一個小官宦看見房間裏出現了一個斧頭的影子,聽見裏頭說:“好做,好做。”接着第二天,趙匡胤就死了。

趙匡胤死後,皇后命宦官王繼恩去找趙德芳來。按照皇后的意思,皇位應該由趙德芳繼承。但是,王繼恩卻把趙光義給叫過來了。當時皇后大吃一驚,然後跪在了趙光義的面前,對趙光義說:“我們母子的性命全託付給官家了。”

趙光義說:“共富貴”。

這就是趙光義登上皇位的全過程。

史書上簡簡單單幾行字,裏面卻風雲詭譎。第一:趙匡胤身體沒有任何病,爲什麼就突然暴亡了呢,他的死因至今都沒有解開。趙匡胤的身體非常好,據傳,他是所有皇帝當中武功最好的,他自創了‘太祖長拳’。

第二:皇后叫宦官王繼恩去叫趙德芳,爲什麼王繼恩自作主張把趙光義叫來了。這足以說明趙光義的勢力已經不限於文武百官了,他連後宮都已經滲入進去了。

第三:皇后見到趙光義非常吃驚,之後,她卻叫趙光義爲‘官家’,這種態度上的轉變,是否能說明當時的形勢有多麼的微妙。我想那肯定是身家性命繫於一句話。皇后也是個明白人。

趙匡胤把皇位傳給弟弟趙光義,他沒有兒子嗎? 第2張

慣性思維

趙光義登上了皇位,沒有任何人提出異議,這是不正常的。從秦始皇到後周世宗之前,皇位都是傳給兒子的,傳給兄弟那都是權宜之計。如今,趙匡胤的兩個兒子都已經成年,怎麼着也輪不到趙光義呀。

這裏,我們不得不說另一個問題,也就是我在第一節留下的問題。

從唐滅亡到後周,這段時間大約是53年,被稱爲五代時期,這段時期,幾乎沒有正規的立過太子。也就是說,樑唐晉漢周的第二任皇上,都不是以太子的身份當上皇上的,到了後周時期,郭威傳位給柴榮也是這樣的。

郭威沒有立柴榮爲太子,柴榮是以晉王加開封府尹的身份登上皇位的。這就是我在前面說的,爲什麼晉王加開封府尹是個非常重要的官職。因爲這兩個官職合在一起可以把控整個朝廷。

所以,當趙光義被封爲晉王、開封府尹的時候,所有文武百官的心裏突然就閃現出了柴榮的影子,所有人的印象是,趙光義將要接替皇位,這就是文武百官沒有反應的原因。這就是爲什麼沒有人替趙匡胤的兩個兒子出頭的原因。

這說到底是個什麼問題呢,就是一種慣性思維的問題。在唐朝末期和五代時期,如果皇上想殺一個節度使,那麼他會讓這個節度使換防,調到另一個地方當節度使。所以,在節度使看來,只要皇帝讓我換防,就表示要殺我。

同理,當有人以晉王加開封府尹的身份登上過皇位,人們就認爲,當上了晉王加開封府尹就是皇位的繼承人了。

最讓人鬱悶的是,趙匡胤就真的沒有立太子。如果他當初立了兩個兒子當中的一個,就不會有趙光義什麼事了。趙光義再敢強皇位,那就是謀反了。

至於趙匡胤爲什麼沒有立太子,我覺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趙匡胤也不知道自己會突然死亡。這完全是個意外事件。當然,有人提出,是趙光義看到趙匡胤要對自己動手,所以在燭光斧影的時候,趙光義把趙匡胤給殺了。

我個人是持不同意見的,因爲臣子殺皇上這是非常需要勇氣的。而且,趙匡胤武功那麼高,趙光義怎麼可能殺的了呢。

趙光義做了皇上之後,風平浪靜。他開始大肆的封官,對於自己的弟弟廷美,還有他的兩個侄子,就是趙匡胤的兒子德昭和德芳,也都封王。但是,無論他怎麼做,他接班這個事情,總是有那麼點欠缺。所以在以後的歲月裏,他開始揮動了屠刀,將有可能繼承皇位的弟弟,和兩個侄子,開始貶黜和殺害。

當然不是明着殺害,而是用手段逼死,這裏不再詳說。

爲了證明皇位的正當性,趙光義和趙普還有一段交易,就是金匱之盟。這是個非常重要的證據,因爲上面記載了趙匡胤要將皇位傳給趙光義,如果找到了金匱之盟,那麼他就是合法繼位的了,誰也不能說什麼。

這個盟書是趙普保存着的,杜太后對趙普非常的信任,當是自己的兒子一樣信任,所以讓他給保管。趙普當時被貶在外地,趙光義以宰相之職和他做交易。結果金匱之盟大白於天下,證明了趙光義的合法性。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