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明朝最後的救命稻草:孫承宗是怎麼死的?

明朝最後的救命稻草:孫承宗是怎麼死的?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0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明史中有這樣一句話評論明朝的結局,“傳庭死,而明亡矣”。傳庭指的就是明末著名將領孫傳庭,這句話的意思也不難理解,孫傳庭一死,明朝就徹就徹底沒救了,而那位著名的可憐皇帝崇禎皇帝只能上吊自盡,黯然收場了。事實上,明史如此評論也是根據時間來界定的,孫傳庭是名將,能打仗毋庸置疑,不過與孫傳庭同時代的大明名將在孫傳庭之前都已經或戰死或投降了,孫傳庭只不過是明朝最後的送終人而已。相較於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位,孫傳庭將軍充其量是一個學生水平的角色,那麼這位比孫傳庭更厲害的,明朝最後的救命稻草是誰呢?接下來小編就帶來歷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這個人就是明末最傑出的軍事戰略家、愛國者、帝師孫承宗。聽到這個名字,大家可能陌生,不過他的學生比較有名,大名鼎鼎---薊遼督師袁崇煥(一炮轟死清太祖努爾哈赤那位牛人)。袁崇煥在明朝天啓、崇禎年間鎮守邊關多年,名聲在外,有他在,後金軍(後來的清軍)幾乎無法進入關內一步。有這麼厲害的學生,老師自然也是很厲害的。事實也確實如此,孫承宗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到北京入國子監學習,次年中舉。後隨大同巡撫房守士隨行赴任,得以一窺邊疆形勢。此後他便與邊境結下不解之緣,研究邊境地理狀況,結交豪傑,與戍邊將士探討軍情,同吃同住,儼然把自己定爲戍守邊關的朝廷要員。

明朝最後的救命稻草:孫承宗是怎麼死的?

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孫承宗中進士第二名,入翰林十年。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薩爾滸之戰爆發,此戰明軍慘敗,東北的努爾哈赤趁勢崛起,當時的孫承宗雖然感到義憤,但礙於職責所在,無法去邊關,只能聽之任之。後來明朝內部發生小規模動亂,先是萬曆皇帝駕崩,後泰昌皇帝即位。本來孫承宗是泰昌皇帝朱常洛做太子時的充日講官,輔導太子學習,太子登基稱帝,孫承宗可以以帝師的身份入朝參政了,可惜朱常洛登基一個月就駕崩了,之後天啓皇帝朱由校即位,孫承宗繼而就做天啓帝的老師。憑藉帝師之尊位,很快進入了明朝後期政治權力的中心。

天啓二年(1622年),孫承宗升任爲禮部右侍郎。後廣寧丟失,遼東經略熊廷弼被撤職,孫承宗以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上任。因與遼東新經略王在晉意見不同,孫承宗既因此自請行邊,提出了堅守寧遠,以與覺華島守軍互爲犄角、遙相呼應的戰略計劃,即“以遼人守遼土,以遼土養遼人”的戰略方針。除此之外,孫承宗還招募組訓十幾萬遼軍,選拔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將領守衛東北防線,明末著名的袁崇煥、祖大壽、滿桂就是在那個時候被孫承宗發現任用的。經過孫承宗的打理,後金軍不敢輕易搶劫挑釁,邊關形勢一片大好,恢復失地四百餘里,修築大城九座,小城堡四十餘座,屯田五千多頃,安置戰爭難民近百萬,逼迫努爾哈赤後退七百里,大有光復遼東之勢,這條被孫承宗搭建起來的防線就是著名的關(山海關)寧(遠)錦(州)防線,這條防線的形成改變了明朝萬曆、泰昌、天啓年間被後金軍窮追猛打的態勢,明軍開始以守爲攻對後金軍形成合圍之勢,如無特殊情況,後金軍就會被明軍蠶食消滅,可惜意外還是發生了。

先是魏忠賢掌權,孫承宗、袁崇煥等先後去職,當然這並沒有遼東的整體大局。接着崇禎皇帝登基,重用袁崇煥又在一年之後將袁崇煥凌遲處死,崇禎之所以對袁崇煥下這麼大的狠手,一方面對袁崇煥已經不再信任,另一方面就是因爲孫承宗和關寧鐵騎的存在,對於孫承宗,崇禎是非常信任的,非常尊敬的,畢竟是兩朝帝師。袁崇煥死後第二年,孫承宗巡視松山、錦州等地,上書崇禎關內外政事,崇禎全部採納,又加孫承宗太傅,兼領尚書的封路,子孫世襲尚寶司丞,又賞賜蟒服錢幣等。

明朝最後的救命稻草:孫承宗是怎麼死的? 第2張

可天有不測風雲,就在這一年七月,明朝將領高第盡撤寧錦防線,右屯、大淩河等城被毀,孫承宗派人對其進行重新修築,但不久之後清軍卻突然來圍攻。孫承宗趕赴錦州,派遣吳襄、宋偉前往救援,而遼東巡撫邱禾嘉多次改變出師的日期,導致吳襄、宋偉在長山被清軍大敗。朝中大臣於是責怪孫承宗修復舊城導致失敗,喪師辱國,孫承宗被迫辭職,此後便再也沒有被啓用(天啓朝孫承宗被撤職還能被啓用,崇禎朝孫承宗去職就再也起不來了)。崇禎十一年(1638年),清軍圍攻孫承宗住所所在地高陽,經過激烈激戰,孫承宗不幸被俘,清軍鑑於經常在東北吃孫承宗的苦頭,對於這個令他們頭疼的敵人很是尊敬,準備勸降他,孫承宗自然不肯,對此,清軍出於對他的尊敬仍然不打算殺他,既然留是留不住又不忍殺他,便准許他自盡,得知消息後,孫承宗慨然赴死,時年76歲,他的五個兒子,六個孫子,兩個侄子,八個侄孫全部在與清軍的戰鬥中戰死,沒有一個投降的,可以說是滿門忠烈。

孫承宗死了,明朝也在他死的六年後退出了歷史的舞臺。關於明朝的滅亡,歷來有很多說法,有的說崇禎用人不當,有的說明朝打仗缺錢。在本人看來,明朝真正出事並不是在萬曆、泰昌、天啓三朝,在這三朝的時候,沒有農民起義,雖然有努爾哈赤、皇太極父子鬧事,但遼東地區在孫承宗等人的努力下,大有光復之勢。遺憾的是,自從崇禎當了皇帝,這大好的形勢就發生了改變,先是用人出問題,袁崇煥殺毛文龍固然失去制約後金的戰略要地,但好歹袁崇煥是有兩把刷子的,說殺就殺了,太武斷了。沒了袁崇煥,還有孫承宗,就因爲一次意外的失敗,把孫承宗徹底打回老家,永不再用。孫承宗一死,遼東地區便失去了對清軍的優勢,大批優秀的將領或戰死或投降,明朝的東北徹底沒有迴旋的餘地了。

說完了東北,再來說說導致明朝滅亡的農民軍吧,本來依靠明朝自身的軍事實力足以徹底消滅農民軍,在這方面上,崇禎皇帝雖有用人失察,但基本上能搞定,可是農民軍一被平定,清軍就又來搗亂,兩者配合着來,結果崇禎皇帝拆東牆補西牆,沒有了孫承宗就把鎮壓農民軍的將領調到北方打清軍,農民軍之後就死灰復燃。明軍兩線作戰,疲於奔命,再加上天災不斷,朝廷越打越窮,農民軍越打越多,明朝怎能不亡?有時候一個人的力量雖然微乎其微,但放在合適的位置就可能起到扭轉全局的作用,毫無疑問,孫承宗就是這樣的人,如果崇禎用人得當,再給孫承宗幾年時間,使清軍不敢南下,那麼依靠明軍強大的實力,全力剿滅農民軍也不是不可能的,消滅了農民軍就可以減輕點百姓賦稅,之後再使用孫承宗的“遼人守遼土”的做法,慢慢蠶食滿清,也許明朝就不會那麼快滅亡了,可惜歷史沒有如果。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