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輸掉了長平之戰的趙孝成王,爲何還敢跟秦國對抗?

輸掉了長平之戰的趙孝成王,爲何還敢跟秦國對抗?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5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趙孝成王大家都熟知嗎?接下來小編給大家帶來相關的文章

最近《大秦賦》的熱播,讓戰國時期的歷史再次呈現在大家面前,也促使很多戰國人物的形象更加栩栩如生了。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相對於三國時期的人物,戰國時期的人物往往不太生動形象,這其實和反映戰國時期的影視作品相對較少存在一定的關係。當然,伴隨着《大秦賦》等電視劇的出現,戰國時期的事件和人物,顯然會獲得更多的關注。

輸掉了長平之戰的趙孝成王,爲何還敢跟秦國對抗?

在《大秦賦》中,趙孝成王是不容忽略的人物,因爲正是他用趙括取代廉頗,導致趙國在長平之戰中一敗塗地,損失了40多萬大軍。當然,趙孝成王也並非一無是處。長平之戰後,儘管趙國元氣大傷,但是他依然敢和秦國死磕,從而打贏了更爲關鍵的邯鄲之戰。

首先,在《大秦賦》第一集中,公元前259年,秦王稷發兵攻趙,開啓了長達三年的邯鄲之戰。第三年戰事愈烈,秦王稷之孫、安國君之子嬴異人已在趙爲質八年,娶妻趙姬、生子嬴政。嬴異人與申越談論秦趙戰局及自身處境,囑託申越保護趙姬母子。趙相平原君懷疑呂不韋與嬴異人預謀不軌,呂不韋覺察到危險,深夜至異人宅邸,與申越分別帶公子異人、趙姬母子出逃。呂不韋欲出邯鄲城時被阻,幾經周折城門吏放其出城。李堅奉王命搜捕嬴異人及其家人。

對於電視劇中呈現的這一情節,所在的歷史背景就是秦國和趙國的邯鄲之戰。而要說到邯鄲之戰,自然不能忽略邯鄲之戰前的長平之戰,因爲這兩場戰役的間隔時間非常短暫,並且產生了緊密的聯繫。至於本文所要說的趙孝成王,自然是長平之戰和邯鄲之戰的主角。

趙孝成王趙丹(?—公元前245年),嬴姓趙氏,名丹。趙惠文王之子,東周戰國時期趙國第八代君主。公元前265年即位,史稱“趙孝成王”,在位21年。在戰國曆史上,各個君主的在位時間相對短暫。所以,對於趙孝成王來說,在位時間超過20年,這在趙國曆史上,已經可以說是在位時間較長的君主。

輸掉了長平之戰的趙孝成王,爲何還敢跟秦國對抗? 第2張

趙孝成王元年(公元前265年),秦國進攻趙國,攻下了三座城。由此,非常明顯的是,趙孝成王剛剛即位的時候,秦國就給了他一個下馬威。不過,這並沒有嚇倒趙孝成王。趙孝成王四年(公元前262年),趙孝成王派大軍接收了上黨郡。彼時,秦國派兵辛苦進攻韓國,本來認爲上黨郡已經是自己的盤中餐了。沒想到最後被趙國不勞而獲了,這讓秦昭襄王十分憤怒。過了兩年,秦國又派左庶長王齕圍住了上黨郡。圍繞着上黨郡的爭奪,秦國和趙國不斷增加兵力,最終爆發了長平之戰。從這一角度來看,長平之戰的爆發,既有偶然因素,也有必然因素。

根據《史記》等史料的記載,長平之戰,是秦國大軍在趙國的長平(今山西省晉城高平市西北)一帶同趙國大軍發生的戰爭。長平之戰發生時間是公元前260年5月至10月。在不少歷史學者看來,此戰是秦、趙兩國之間的戰略決戰,決定誰纔是戰國七雄中最強大的諸侯國。

在長平之戰的初期,秦國數戰連勝,致使趙軍損失慘重,戰場上的局面對趙國極其不利。趙孝成王由於戰爭接連失利,遂求和秦國,不成被戲耍,再加上廉頗固守不戰使趙國蒙羞。秦國發現趙國固守不戰,便派人散佈廉頗投降的謠言並揚言秦不怕廉頗,怕的是趙奢(曾大敗秦國)之子趙括。

於是,在這個關鍵時刻,趙孝成王做出了錯誤的決策,他不聽虞卿和藺相如等的諫言,執意起用趙括代替廉頗;趙括遵照趙孝成王意圖,變更了廉頗的防禦部署,更換將吏,組織進攻。秦國暗中任命名將白起爲統帥,白起針對趙括急於求勝的弱點,採取了佯敗後退、誘敵脫離陣地,進而分割包圍、切斷趙軍糧道,予以殲滅的作戰方針,最終獲得戰爭的勝利。

輸掉了長平之戰的趙孝成王,爲何還敢跟秦國對抗? 第3張

在戰國甚至整個中國古代歷史上,40多萬大軍的陣亡,都是不可承受的損失了。比如三國時期的蜀漢,僅僅是夷陵之戰損失了5萬兵馬,就從此一蹶不振,成爲三國中最弱小的諸侯國。所以,趙國經此一戰元氣大傷,加速了秦國一統天下的進程,長平之戰是戰國曆史的最後轉折,至此秦國的統一隻是時間問題。並且,此戰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最早、規模最大、最徹底的大型殲滅戰。

對於長平之戰的失利,趙括固然應當批評。但是,就趙孝成王這位君主,同樣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如果趙國在這一刻走向滅亡,那麼,趙孝成王無疑會成爲後主劉禪一樣的君主。不過,趙孝成王最終拯救了自己,也挽救了奄奄一息的趙國。

公元前259年11月,秦國派王陵帶領秦軍進攻趙國邯鄲城,邯鄲之戰開始。由此,非常明顯的是,秦昭襄王想要一舉消滅趙國,所以在長平之戰後,他沒有給秦軍將士更多的休整時間,而是立即發動了一場規模不輸長平之戰的戰役。在被秦國大軍包圍之後,趙國上下可謂人心惶惶,畢竟己方剛剛損失了40多萬精銳士卒,現在不僅兵馬短缺,更面臨着秦國大軍的重重包圍,幾乎沒有勝算。因此,如同赤壁之戰前的江東一樣,趙國同樣處在了投降了邊緣了。

輸掉了長平之戰的趙孝成王,爲何還敢跟秦國對抗? 第4張

最後,不過,對於趙孝成王來說,身上流淌着尚武的血液,在巨大的壓力面前,他沒有放棄抵抗,而是痛定思痛,重新啓用了廉頗這位老將。在邯鄲之戰中,廉頗率趙軍頑強抵抗,趙相平原君趙勝亦散家財於士卒,編妻妾入行伍,鼓勵將士和百姓共赴國難,王陵戰至第二年,仍不能取勝。秦國增兵十萬支援王陵,秦軍五校陣亡,秦昭襄王命白起接替王陵爲帥,白起稱病推辭。秦昭襄王改令王齕接替王陵爲主將,增兵十萬繼續圍攻邯鄲。秦軍死傷過半,仍不能拿下邯鄲 。當然,到了公元前257年,在秦國損兵折將的時候,邯鄲城內也是糧食耗盡,趙孝成王被迫向魏、楚兩國求救。

公元前257年12月,魏、楚兩國大軍先後進抵邯鄲城郊,進攻已經疲憊不堪的秦軍。趙國守軍配合城外魏、楚兩軍出城反擊。在三國大軍內外夾擊之下,秦軍大敗,損失慘重。由此,長平之戰後,趙孝成王沒有畏懼,繼續和秦國死磕,終於打贏了邯鄲之戰。在不少歷史學者看來,邯鄲之戰嚴重地消耗了秦國的實力,造成秦國大軍接近20萬人的傷亡,從而推遲了秦國一統六國的步伐。換而言之,如果不是邯鄲之戰的失敗,秦昭襄王或許就要取代秦始皇的位置了,也即戰國時期會在秦昭襄王手上結束了。從這一角度來看,趙孝成王不僅實現了自我救贖,也影響了戰國時期的歷史走向。對此,你怎麼看呢?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