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朱棣封賞的功臣李景隆真的是個草包嗎?

朱棣封賞的功臣李景隆真的是個草包嗎?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5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402年6月,燕王朱棣終於進入南京,取得“靖難”之役的最終勝利,登基稱帝,改年號永樂。

論功行賞是每一個從戰亂中走出的帝王必不可少的一步,但令人意外的是,一個毫無戰功的草包竟然成爲第一功臣,而他甚至還是敵軍的將領。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一、喪失先機的建文帝

大明王朝的締造者朱元璋,爲鞏固政權大肆分封“同姓諸王”,親王們的足跡遍佈明初的地圖上,著名的燕王朱棣被分封到了北京,其餘子弟也多在軍事要塞。

朱元璋去世後,建文帝朱允炆在黃子澄等人的輔助下登上了皇位,做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削藩”,但事情還沒開始,建文帝團隊內部就產生了分歧。

齊泰打算首先向燕王朱棣動手,但黃子澄認爲周、齊、湘、代、岷諸王,在朱元璋在位時期,就做了很多不法之事。現在想要問罪,應該從周王開始。

周王被削藩後不久,朱元璋的忌日即將來臨。按規矩,諸王應該進京祭拜。

但有了周王的信號,朱棣察覺到了朝廷的風向標,也趁機做好了備戰的準備。

朱棣開始不斷告病,上書表示自己已經病危。

政治上異常敏銳的朱棣明白,如果自己身體無恙,那就必須前往南京的皇宮中祭祀父親朱元璋,而這一進,怕是再難出來。

根據《明太宗實錄》記載,朱元璋忌日時,朱棣派朱高熾、朱高煦和朱高燧從北平出發,前往南京拜祭。

朱棣一次性派出三個兒子,除了表示自己的重視外,更是告訴朝廷,自己沒有異心。但朱允炆擺明了就是要除掉藩王,朱棣的這三個兒子一進京城,兵部尚書齊泰就勸建文帝立刻將此三人扣爲人質。

建文帝正打算同意,黃子澄表示如此一來會打草驚蛇,應該把這三個人送還燕王,表明朝廷並無削藩之意,以麻痹燕王。

局勢明明已經路人皆知,本來能掌握主動權的朱允文就在黃子澄的建議下喪失了先機。

朱棣封賞的功臣李景隆真的是個草包嗎?

更慘的是,建文帝的朝廷還在假裝天下太平的時候,與蒙古草原相隔不遠的燕王府已經與蒙古人廝殺了數十年,實力不斷膨脹。

二、不安心的燕王

事實上,不管建文帝會不會削藩,燕王朱棣應該都不會安心只做一個燕王,在與蒙古人作戰的過程中,朱棣趁機彙集了一幫能人異士在自己周圍。

不巧的是,朱元璋在世時,擔心權臣篡權,規定藩王有爲中央索取奸臣和舉兵清君側的權利。如今,卻成了燕王朱棣起兵的好藉口。

燕王很快精心策劃了幾篇文稿,表示朝廷內亂,自己不得不出兵爲“建文帝分憂”。

戰爭避無可避,朱允炆祭告太廟,削朱棣宗室屬籍,廢爲庶人,起兵討燕,還在今河北正定地區設置了平燕布政司。

南京地處江南,銀糧充足。在朱元璋苦心經營多年後,實力更是遠勝過氣候寒冷的北平。

建文帝與朱棣之間的對戰的實質,是一場中央鎮壓地方叛亂的戰爭,可爲何結果卻令所有人所望呢?

這與一個人的領兵有着直接的關係,他是李景隆。

李景隆是曹國公李文忠之子,靖難之役時,被拜爲大將軍征討朱棣。

征戰前,建文帝親自在江邊爲他餞行,行“捧轂推輪”之禮,賜“便宜行事”之權,駐軍德州。

建文帝不瞭解李景隆,真正瞭解李景隆的人是燕王朱棣。

朱棣得知是李景隆帶兵後哈哈大笑,表示這個人能力不行,命長子朱高熾留守北平後,自己直接率精銳兵馬奔襲其他城市。

失去朱棣鎮守的北方並不堅固,很快就要被李景隆帳下都督翟能幾乎攻破。

就在這個千鈞一髮的時刻,前方取得勝利的翟能接到了李景隆的召回,被迫放棄攻下的城池,究其原因,無非兩個字——猜忌!朱棣沒有看錯李景隆。

之後,朱棣回師北平,與李景隆交戰。

朱棣封賞的功臣李景隆真的是個草包嗎? 第2張

李景隆果然大敗。不久之後,撤回德州。

李景隆大敗,南京城中的朱允炆竟認爲失敗原因是其權柄不夠,無法便宜行事所致,對其不罰反賞,賜其黃鉞弓矢,賜其“專征伐”之權。

然而這一次,領兵六十萬的李景隆還是失敗,部隊一撤再撤。

1402年,建文帝登基短短四年,燕軍已經打過長江,直逼南京,羣臣不斷上書,請求誅殺李景隆,建文帝固執地表示不準,還不忘命人前往朱棣的營帳,表示願意劃長江而治。

朱棣勝利在望,怎麼可能同意求和,建文帝只得再戰。

而這一次,建文帝把“常敗將軍”李景隆安排在了南京最重要的城門——金川門鎮守。

不久,燕軍兵至金川門,而這次李景隆沒有戰敗,他做了一件所有人都沒想到的事情——開城投降,迎燕軍進城。

一直在失敗還一直被保護的李景隆,就這樣反插了自己的保護神和主上一刀,徹底背叛了建文帝,史稱“金川門之變”,直接導致了黃子澄等人自殺殉國,建文帝不知所蹤。

如果能重來,相信建文帝一定會選擇在李景隆第一次戰敗時,就殺掉他。

朱棣登基後,以李景隆“默相事機之功”將其大加賞賜。

明代戰爭中大規模使用火藥,李景隆這一生,要說最大的貢獻,可能就是讓剛剛修建的南京城牆沒有很快面臨戰爭。

但中國人歷來信奉食君之祿,分君之憂,李景隆的結局只能被釘上了歷史的恥辱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