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歷史上的堯君素是何形象?他是個什麼樣的人

歷史上的堯君素是何形象?他是個什麼樣的人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8.7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隋朝名將堯君素的故事大家真的瞭解嗎?今天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漢武帝之後,儒家思想被視爲正統,在儒家思想中, “忠”字被列爲第一位,《忠經》曰:“天下至德,莫大乎忠。”把“忠”說成是天下最高尚的道德。因此,每逢亂世,都有一批忠心耿耿的臣子,因爲一個“忠”字,爆發出讓人驚人的能量,讓後世敬佩。如商朝末年的比干、兩宋年間的岳飛、靖難之役時的方孝孺等。筆者今天要介紹一位隋朝末年的忠臣,此人名叫堯君素,是一位可歌可泣的人物。

一、兩將守河東,君降吾不降!

歷史上的堯君素是何形象?他是個什麼樣的人

公元617年,唐國公李淵擔任太原留守,當時天下大亂,李密、竇建德、劉武周等農民起義軍逐漸壯大,隋朝國力衰亡。在李世民的勸說下,李淵從太原起兵,開始反隋。

隋朝的都城在洛陽,當時李密等義軍的目標都是攻佔洛陽,李淵爲了避開隋軍主力,反其道而行之,決定率先攻佔長安。李淵從太原攻向長安,一路上攻城略地,還算順利,唯獨有兩個人給李淵製造了麻煩,這兩個人分別是屈突通和堯君素。

堯君素和屈突通都是當世虎將,二人合力守河東,成掎角之勢,以抵禦李淵的兵馬。李淵派劉文靜和屈突通對峙,不料被屈突通偷襲,關鍵時刻,唐朝開國大將段志玄帶領20多名騎兵連續三次衝殺屈突通的陣營,屈突通因此大敗而逃。《新唐書·段志玄傳》記載:

劉文靜拒屈突通於潼關,文靜爲通將桑顯和所襲,軍營已潰,志玄率二十騎赴擊,殺數十人而還……大軍因此復振,擊,大破之,及屈突通之遁……

這裏需要說明一下,屈突通最終投奔了唐朝,成爲唐朝的開國名將,並且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排名第十二,可見其實力不容小覷。但在河東之戰中,屈突通逃跑之後,並未立即投奔唐朝,而是跑到了他的戰友堯君素那去了。《隋書》曰:

及通軍敗,至城下呼之。君素見通,歔欷流涕,悲不自勝。

屈突通被李淵打敗,跑到了堯君素那,他不是去求援的,而是去潑冷水的。屈突通說:“李淵的義軍太厲害了,周邊的郡縣紛紛響應,我已經盡力了(對得起隋朝了),你不如早點投降,還能賺點富貴。”堯君素一聽,立即大怒,懟道:“你騎的馬、你用的劍都是朝廷(隋朝)給的,你有何顏面這麼勸我,你說你已經盡力了?你還有力氣來到我這,就說明你根本沒盡力!”

於是,兩人分道揚鑣,屈突通投降李淵,堯君素死戰到底。

二、抵抗唐軍,木鵝求援洛陽城

歷史上的堯君素是何形象?他是個什麼樣的人 第2張

堯君素是何許人也,面對李淵大兵壓境,爲何如此硬氣?史載,堯君素,湯陰人(岳飛的老鄉)。隋煬帝楊廣還是皇子的時候,堯君素就是楊廣的近侍,是隋煬帝的潛邸舊臣。隋煬帝登基後,堯君素得到了升遷,升任鷹擊郎將。

隋朝末年,各大將領麾下的將士都有逃跑的,唯獨堯君素的部下沒有沒有一個敢逃跑。可見,堯君素軍紀嚴明,擅長治兵。正是因爲如此,堯君素才能率軍死守,和李淵對峙。

李淵從太原一路殺到河東,從沒有吃過這麼大苦頭,但面對堯君素,李淵除了圍城,沒有半點辦法。爲了防止堯君素向外部求援,李淵命人將出城的道路全部堵死,堯君素的求救信送不出去,只能坐等斷糧。

緊急關頭,堯君素想了一個辦法,他用木頭在城內造了一隻木鵝,在鵝的脖頸裏藏了一封求救信,把自己所面臨的情形詳細說明後,把木鵝放到黃河裏,讓木鵝順着黃河東下。

時圍甚急,行李斷絕,君素乃爲木鵝,置表於頸,具論事勢,浮之黃河,沿流而下。河陽守者得之,達於東都。(《隋書》)

沒想到,堯君素用一隻木鵝真的將情報送到洛陽,木鵝飄出城的時候,李淵壓根沒有注意,後來隋朝河陽的守將截獲了這隻木鵝,看到求救信後,立即交給了越王楊桐。當時隋煬帝楊廣遠在江都,洛陽城內由楊桐做主,楊桐是楊廣的孫子。因此,堯君素用木鵝成功的把信送到。

三、射殺妻子,衆人皆叛我獨忠

堯君素的求救信雖然被送到了洛陽,但他等來的卻不是援軍,而是勸降者。原來,越王楊桐得到堯君素的信之後,立即派遣龐玉、皇甫無逸兩人前去慰問堯君素,沒想到這兩人被李淵截獲,半途投降了李淵。所以,堯君素苦苦等待一個多月,等來的不是希望,而是絕望。

李淵爲了勸降堯君素,給了他優厚的條件,包括免除堯君素之前的反抗之罪,甚至承諾給堯君素加官進爵,但是堯君素選擇繼續忠於隋朝,以必死之心,和城池共亡。

由於被李淵層層包圍,堯君素一方面要求將士們死守城門,修補城牆,另一方面要求大家省吃儉用,節省口糧。隨着城內的糧食逐漸減少,將士們逐漸出現恐慌。此時,李淵又派人前來勸降,來人說的情真意切,很多將士紛紛心動。

歷史上的堯君素是何形象?他是個什麼樣的人 第3張

堯君素的妻子當時正在城下,也勸堯君素投降李淵,以保全百姓和將士,妻子說:“大隋已經風雨飄搖,我們如此堅守,又有何意義?”

堯君素聽完,搖了搖頭,對妻子說:“天下的事情,什麼時候輪到女人來操心了。”說吧,竟然拿起腰間的弓箭,滿弓如月,對着妻子放了一箭,妻子立即斃命。《隋書·誠節》記載:

其妻又至城下謂之曰:“隋室已亡,天命有屬,君何自苦,身取禍敗。”君素曰:“天下事非婦人所知。”引弓射之,應弦而倒。

堯君素爲何要親手殺掉自己的妻子呢?很多人都認爲,堯君素是一個治軍極其嚴厲的名將,他的妻子動搖軍心,犯了他的大忌,因此他親手射殺妻子。

對此,筆者有不同的看法,堯君素之所以殺妻,是因爲他知道城破之日不遠,他打算以死殉國,爲免妻子受辱,於是親手殺死了愛妻,這和當年崇禎帝自縊前屠殺后妃公主的做法類似。《隋書》也說:

君素亦知事必不濟,然要在守死不易……天命有歸,吾當斷頭以付諸君也。

堯君素守河東,是抱着必死之決心,這樣的敵人,確實讓李淵很棘手,一個多月後,和河東城內徹底斷糧,百姓餓死者衆多,有的百姓甚至易子而食,多日的飢餓讓堯君素麾下的將士逐漸失去了本有的忠貞,最終,有將士選擇叛變,殺死堯君素,投降李淵。忠臣堯君素,就這樣淹沒在隋末的亂世裏,死在了自己人手裏,未能阻擋李淵西進的步伐。

四、廿十年後,唐太宗爲其正名

李淵起兵時,李世民是李淵的主要戰力之,堯君素在河東的表現,李世民全部看在眼裏。貞觀十二年,李世民路過河東舊地,想起了昔日的對手堯君素,李世民突然下詔:

“隋故鷹擊郎將堯君素,雖桀犬吠堯,有乖倒戈之志,而疾風勁草,實表歲寒之心;可贈蒲州刺史,仍訪其子孫以聞。”(《資治通鑑》)

歷史上的堯君素是何形象?他是個什麼樣的人 第4張

李世民的意思是說,堯君素當年爲隋朝效力,其他將領當時紛紛倒戈,唯有堯君素堅決死戰,在隋朝國破之時,堯君素仍然選擇做一個忠臣,實在難得。追封堯君素爲蒲州刺史,尋找他的子孫下落。

忠,天下之至德也。隋朝末年,連李淵都選擇反叛,堯君素身爲一名隋朝守將,被李淵逼入絕境仍然沒有忘記自己是隋朝的臣子,生爲隋臣、死爲隋鬼,毫無疑問,堯君素是一名忠臣。筆者認爲,從某個角度來說,堯君素是位英雄。

很多人討論忠臣,都逃不出一個思維定式,那就是這個人到底忠於誰?當時的帝王值不值得他去效忠。唐朝取代了隋朝,隋煬帝楊廣被後世描述爲昏庸之君,而唐高祖李淵則是巍巍唐朝的創始人,因此,從歷史角度來說,楊廣明顯是一個不值得效忠的人,而李淵則是天下才俊的最佳棲息地。但筆者認爲,所謂的忠臣,忠於的是自己內心的那份恪守,而不是忠於君王,所以,堯君素是一位值得後世稱讚的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