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歷史上春平侯的太子之位是如何被搶走的?最後結局如何

歷史上春平侯的太子之位是如何被搶走的?最後結局如何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5.4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歷史上春平侯的太子之位是如何被搶走的?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在熱播劇《大秦賦》中,趙國公子趙偃鑽窟窿打洞、耍盡詭計,將時爲太子的趙佾趕到秦國爲質子,自己得以上位,進而登上了趙國的王位。以趙偃的資質能力,顯然遠不如哥哥趙佾,他的上位,導致了趙國敗亡速度加快,也爲秦國統一天下節省了時間。

一、趙孝成王之子春平侯“趙佾”

歷史上春平侯的太子之位是如何被搶走的?最後結局如何

趙佾、趙偃,皆是趙孝成王的兒子。從《大秦賦》中趙偃稱呼趙佾爲二哥可以得知,趙佾、趙偃皆非趙孝成王的長子。這一點是有歷史依據的。《史記·趙世家》說,趙孝成王十年(公元前256):“太子死”。

也就是說,早在趙孝成王十年之前,趙國就已經冊立了太子。這位歷史上沒有留下名字的太子在邯鄲保衛戰剛剛結束後不久,死了。這位太子很可能是趙孝成王的嫡長子。其後,才輪到趙佾繼立爲新一任太子儲君。

其實,歷史上趙孝成王冊立的第二位太子應該是春平侯,也就是後來的春平君。但是,這位在趙國晚期歷史上發揮過一定作用、產生過重大影響的春平侯,也沒有在歷史上留下具體的名字。劇中人物趙佾的原型,便是春平侯。至於春平侯的名字是不是趙佾,就難說了,《大秦賦》中叫他“趙佾”,只是編劇臆想硬造罷了。

戰國時期,列國的封君爵位,有“君”、“侯”二等制,“侯”高於“君”。諸侯國公子們的封爵號,一般情況下是君,而春平侯的封爵,說明他在國內地位不一般。

至於這位春平侯是何時被冊立爲太子的,無法找到確切記載,可是,應不晚於趙孝成王十八年(前248);而且,他不僅是趙國的太子,還做過趙國的相邦。據《戰國策》,在趙孝成王十七年(前249)的時候,春平侯已經是趙國的相邦了。作爲相邦,這年他的年齡應該不會太小,至少也有一二十歲了。第二年,即趙孝成王十八年(前248),“秦拔我榆次三十七城”(《史記》),同時,趙將延陵鈞攻伐燕國。趙國避免兩面作戰,只好同秦國議和,身爲太子的春平侯到秦國爲質子,緊隨其後去的,還有一個趙國王室平國君。

至於春平侯去秦國做質子,是不是如《大秦賦》所演繹的那樣,郭開、趙偃定計,毛遂發揮過重要作用,則不可知。劇中所演繹的,很可能只是一種猜測,沒有什麼具體可信的歷史依據。

二、趙偃上位,趙國敗亡加速度

歷史上春平侯的太子之位是如何被搶走的?最後結局如何 第2張

春平侯入秦時,趙孝成王的年齡大約四十露頭。四十歲,在今天還可以說是年富力強的人,可算比較年輕;可在二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已經算是中晚年了,猶如現今的豫東農村,年過四十歲的男人就是爺爺輩的人了,會被人稱呼爲“老頭兒”的。

趙孝成王繼位時大約二十出頭,最初由母親趙威後輔政,母親輔政二年死了,他才得以親政,有平原君、平陽君、廉頗、藺相如、趙奢、虞卿等能臣輔助,國家發展形勢一片大好。可是,緊接着,一場曠日持久的長平之戰,加上邯鄲保衛戰,前後五六年,將趙國予以重創,國勢衰落,國力大減。趙孝成王本人也深受其害,不過他並未因此而徹底頹廢,而是力圖振作,所以晚年在對燕國、秦國的戰爭中還取得了一定的勝利。

趙孝成王的祖父趙武靈王活了四十六歲,父親趙惠文王活了四十三歲。所以,在他四十多歲的時候,也應該明白自己來日不多了,可是他疼愛的兒子春平侯在秦國爲質,公子趙偃又入不了眼。

在這種情況下,趙孝成王可能會想方設法通過外交途徑,將春平侯從秦國接回來。可是,趙偃經過多年的苦心經營,又豈肯善罷甘休?他肯定會千方百計地阻撓春平侯回國的。這裏面,不排除趙偃等人買通秦國呂不韋等人,阻止春平侯從秦國回國的可能,甚至做最壞打算,就算秦國放其回國,也要採取手段,決不讓他回到邯鄲城。

就這樣拖着,乾耗着,到趙孝成王二十年(前246)發生了一件大事:秦軍進攻趙國,佔領趙國的故都晉陽(今太原市)。晉陽,在趙國有着重要戰略位置和政治地位,它的失陷,讓趙孝成王感到愧對祖宗,打擊很大,不久就病倒了。

到趙孝成王二十一年(前245),趙孝成王趙丹崩殂了,活了大約四十四歲。趙孝成王沒有等到太子春平侯回國,便急匆匆地走了,而趙偃可能是在父親萬般無奈之下冊立爲太子的,也有可能在父親死後,他自行登位的。無論如何,趙偃繼位了,夙願得償。

歷史上春平侯的太子之位是如何被搶走的?最後結局如何 第3張

趙偃繼位後,信用郭開,又用樂乘去替代廉頗,結果廉頗怒而攻打樂乘而逃離趙國,樂乘從此以後也不知所蹤。至此,趙國一下子失去兩員戰將,損失很大。趙偃又寵信倡女及其所生兒子公子遷,將嫡公子趙嘉廢棄,以公子遷爲太子,國勢日衰,使趙國加速度滅亡。

三、趙國改易太子傳統

戰國時期的趙國,有改易太子的傳統。特別是趙武靈王之後,改易太子幾乎成爲家常便飯,但是有的是因爲太子病死,不換不行,有的則事出非常。

趙武靈王本有太子趙章,是他的結髮妻子韓國公主所生,是正兒八經的嫡子。但是,趙武靈王的正妻韓國公主死後,他又喜歡上了一個妃子吳娃,立爲王后,生下了趙何、平原君等人,就改立趙何爲太子,趙章被廢爲安陽君。後來,趙武靈王又將王位傳給趙何,趙何繼位爲趙惠文王。見廢太子趙章向比自己小許多歲的弟弟趙惠文王行禮,趙武靈王心有不忍,就想冊立公子章爲代王,將趙國一分爲二。分裂國家,是舉國上下皆不允許的,是逆時代潮流而行的,註定失敗。所以後來纔有沙丘宮變,趙武靈王和公子章死於非命,後果何其慘重!

趙惠文王最初有太子趙悝,見於《莊子·雜篇·說劍》篇。太子趙悝見父親沉迷於擊劍術,不理朝政,深感憂慮,請出莊子勸諫。可見,趙悝還是很有智慧的。但是,不知道爲何,後來改立公子丹爲太子。很有可能是,趙悝在那一年的“大疫”中病死了。公子丹爲太子這一年,是趙惠文王二十二年(前277)。

趙孝成王時期,先後冊立二位太子,一個是不知具體名號的長子,於趙孝成王十年(前256)時死了。這一年趙孝成王三十多歲,太子應該有十來歲了。太子死後,趙孝成王的兒子春平侯逐漸取代了他的地位,後來被冊立爲太子。太子春平侯入秦爲質後,公子趙偃趁機拉攏羣臣,最後取而代之,繼位爲趙悼襄王。

歷史上春平侯的太子之位是如何被搶走的?最後結局如何 第4張

趙悼襄王有賢公子趙嘉,初爲儲君,母親是趙悼襄王正妻。公子嘉母親死後,趙悼襄王改立倡女爲王后,史稱趙悼倡後,她生的兒子趙遷被改立爲太子,公子嘉被廢棄。趙遷繼位爲趙幽繆王后,母親趙悼倡後和從秦國回國的伯父春平君(即春平侯,《大秦賦》中的趙佾),還有郭開等人沆瀣一氣、胡作非爲。最可惡的是郭開,見國家危亡形勢無法逆轉,竟然甘心充當秦國走狗,當起了賣國賊,大力協助秦國滅亡趙國。春平君,從早年的有志青年,回國後意志消沉,也做起了賣國賊的生意,與秦國勾結,爲自己留後路,還自甘墮落,與兄弟媳婦趙悼倡後走到了一起,生成了邯鄲城街頭巷尾談論的極大醜聞。

若是確因事出非常,比如太子病亡或太子觸犯大法不可赦免,改易太子無可厚非;但是,如趙國的幾位國王,特別是趙武靈王、趙悼襄王輕易更改太子儲君,造成了嚴重的後果。至於趙孝成王是不是改易太子,將春平君(《大秦賦》中的趙佾)改爲趙偃,現在存疑,趙悼襄王改易太子公子嘉爲公子遷卻是實錘。太子以庸易賢,這是趙國敗亡的加速器,導致趙國加速度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