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卿大夫是個什麼樣的官職?爲何敢和國君對抗?

卿大夫是個什麼樣的官職?爲何敢和國君對抗?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2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法律的角度而言,刑不上大夫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它是很人性化的意思,是說大夫及以上的貴族們個個都是金枝玉葉,身份高貴,作爲貴族階層應該帶頭去遵守禮制,怎麼能幹違法這種蠢事兒呢?即便一時糊塗犯了法,也不應該受到刑罰的羞辱,也就是說士可殺,不可辱。

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的真正意義

所以應該去自裁,免得被強行動用刑罰。要是那樣的話會使你的尊嚴蒙羞,所以纔有了賜死這一說法。這種刑法從違法者的角度而言,不是加害,而是一種恩賜。

老百姓每天不是在田地裏幹繁重的農活,就是在服徭役,每天都要付出大量的體力。過於遵守禮制就會耽誤日常的勞動。他的本意是說老百姓在講理這方面可以稍微馬虎點兒,只有這樣勞動人民才能放手去幹活兒,才能發展生產、增加財富呀。

如果老百姓每天就知道親親尊尊,那活兒誰幹呢?吃什麼呀?咱們接着說,不把國君放在眼裏的三桓家族,雖然孔子有個人知名度,但他只是一個普通人。所以面對孔子悉心教導,三桓家族根本就不以爲然。

卿大夫是個什麼樣的官職?爲何敢和國君對抗?

因政見不同,孔子被迫離開魯國,漂泊他鄉十四年

再後來因爲政治主張的不同,三桓家族都懶得和他對話了,竟然把孔子逼得離開了魯國。這回知道孔子爲什麼要周遊列國了吧?用現代語言來講,就是政治避難。政治博弈失敗以後,這一名五十五歲的老人不得不傷心地離開了故土,開始了周遊列國。

這期間他在十幾個國家推廣他的儒家政治主張,四處講學。那個時候的國家都很小,孔子從魯國,也就是今天的山東曲阜,一路向西走到。河南,然後向北,說是周遊列國,但最遠也頂多是走到了黃河岸邊的國家。這次周遊列國的過程引發了很多精彩紛呈的故事,後面我單開篇章,詳細的講述。

孔子周遊列國路線圖

當時的東周王朝正處於春秋過渡到戰國的時期,是羣雄爭霸的最混亂的階段。各個勢力集團大小不一的諸侯們、軍閥們個個蠢蠢欲動,整個華夏大地四處烽火連天。實事求是地說,在這樣一個糟糕的社會環境下,孔子推行他提出的施行仁政的政治理念是很難行得通的,因此諸侯們都對他的理念不理睬。

即便是這樣,孔子和他的弟子們還是繼續堅持他們自己的理想。孔子在遊歷各國的時候,他對每個國家的風土人情、社會現狀的都有了非常清晰的瞭解。這些在遊歷中積累的寶貴經驗於孔子思想的形成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混亂時期,緊緊跟隨孔子的弟子們

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孔子能在那麼大的年齡走出去,他的精神是非常的難能可貴的。在廣泛的調查中,孔子習衆家之長,終於將禮樂之道逐步地完善。他不斷地總結經驗、汲取教訓,教育經驗也隨之越來越豐富,名氣大漲,弟子也是遍佈了華夏大地,有些國家的貴族人羣也加入到了求學的隊伍。

當這些貴族從了政有了一定的社會影響力以後呢,他們對孔子思想的廣泛傳播又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孔子在不同的國家累計漂泊了十四年以後纔回到了魯國。這期間三桓家族與魯國國君的鬥爭並沒有停止,而實際上自魯桓公的兒子魯莊公繼位開始,一直到魯國滅亡,在長達四百多年的時間裏,雙方從沒有休戰過。

孔子思想的廣泛傳播深刻影響着動盪的春秋時代及後世

鬥爭的歷史可謂是漫長而悠久。奇怪的是,角力雙方誰也沒有制服誰,但是巨大的戰爭內耗使整個魯國日漸衰敗得不像樣子,最後被南蠻楚國一口吞下,悲哀呀悲哀。那麼在下一集裏,我將給您講述教育界鼻祖孔子在推行執政理念時的困惑,以及和他同一時代誕生的另一個人類巨星,同樣是教育界的鼻祖,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柏拉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