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唐太宗李世民戎馬一生,爲何說薛舉是他最大的“剋星”?

唐太宗李世民戎馬一生,爲何說薛舉是他最大的“剋星”?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9.6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唐太宗李世民戎馬一生,平生大小數百戰鮮有敗績,唯一以慘敗告終的戰事便是淺水原之戰,而對方主帥薛舉也是唯一完勝他的名將。作爲唐朝最大的“剋星”,若非他暴病而死,薛舉極可能會讓建立不到半年的唐朝覆滅。那麼,讓唐朝聞風喪膽的薛舉,到底是怎樣一位傳奇人物?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薛舉出身於名門望族的河東薛氏,老家本在河東汾陰,其父薛汪時徙居蘭州金城。據正史記載,薛舉容貌魁梧雄壯、驍勇善射,憑藉着家中萬貫貲財廣交邊地豪傑,漸漸地便成了當地數一數二的豪強(“舉容貌瑰偉,兇悍善射,驍武絕倫,家產鉅萬,交結豪猾,雄於邊朔。”見《舊唐書·卷五十五·列傳第五》)。

唐太宗李世民戎馬一生,爲何說薛舉是他最大的“剋星”?

隋末天下大亂、羣雄蜂起,強者着跨州連郡,弱者宰割縣邑,相互間征伐攻討,使得海內亂成一鍋粥。在這超級大亂世當中,自負雄才大略的薛舉不甘心只做“看客”,暗地裏也做着揭竿而起的準備,果然沒多久他便得到命運的垂青。

大業十三年(617年)四月,時逢歲荒民飢,隴西盜賊蜂起,金城縣令郝瑗爲討滅賊寇而募兵數千人,並交由時任金城府校尉的薛舉統領。結果等到分發鎧甲的那天,薛舉卻與兒子薛仁杲及黨羽發動兵變,劫持上司郝瑗,正式走上舉兵割據的道路。薛舉爲收攏民心,下令開倉散糧以賑濟貧乏,由此深得民心。

薛舉佔據金城後自稱西秦霸王,並以郝瑗爲謀主,一邊招降周邊的羣盜,一邊在四境攻城略地,在極短的時間內便佔據隴右全境,擁兵十三萬人,兵鋒甚銳(“兵鋒銳甚,所徇皆下。不闋旬,盡有隴西地,衆十三萬。”見《新唐書·卷八十六·列傳第十一》)。當年七月,薛舉在蘭州稱帝,並冊立薛仁杲爲太子。隴西既然已被收入“囊中”,薛舉下一個攻略的目標便指向關中。

就在薛舉於隴西狂飄突進之際,未來的唐高祖李淵纔剛剛完成太原舉兵的動作,在攻取關中的時機上已然落後薛舉一大截。好在李淵得到關隴集團的集體支持,加上有李世民、劉文靜等一幫名臣良將爲之驅使,所以很快便實現“彎道超車”,僅用了4個月時間便攻入長安、盡佔關中。

唐太宗李世民戎馬一生,爲何說薛舉是他最大的“剋星”? 第2張

由於薛舉與李淵皆有佔據關隴、創建帝業的意圖,在“一山難容二虎”的情況下,雙方間的矛盾只能通過戰爭的方式解決。所以等到武德元年(618年)六月,就在李淵稱帝后的次月,薛舉便傾盡國中精銳東侵,不久便與李世民率領的唐軍對峙於高墌城,大戰一觸即發。

然而戰爭還沒正式開打,李世民便離奇地身患罹患瘧疾,由於臥牀無法指揮戰鬥,便只好把軍務交給行軍長史劉文靜、司馬殷開山處理,並告誡二人務必堅守城池,切不可冒險出擊。然而對於主帥的叮囑,殷開山卻並不以爲然,慫恿劉文靜和他一起出城交戰,結果在混戰中被敵軍從背後偷襲,在淺水原大敗虧輸。

經此一戰,唐軍死亡率竟高達50%-60%,連驍勇善戰的大將軍慕容羅睺、李安遠、劉弘基也死於沙場,真可謂全軍覆沒。戰後,李世民狼狽逃回長安,薛舉則乘勝佔領高墌,並收集唐兵的死屍堆成京觀(古代爲炫耀武功,聚集敵屍,封土而成的高冢),以此來誇耀戰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