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大禹爲何能成爲部落首領?他有哪些功德?

大禹爲何能成爲部落首領?他有哪些功德?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2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上古時期在黃河中游地區有着許多的氏族、部落,在不斷髮展的過程中,他們佔據着中原地區,逐漸聯合起來組成了一個很大的部落聯盟,這就是被後世稱爲的“華夏部落聯盟”。禹,便是上古時期夏后氏首領,也是夏朝開國君王。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起初,華夏部落聯盟的首領由陶唐氏部落的酋長堯擔任,堯也就是被後世尊爲“三皇五帝”之一的“堯帝”。

當時,在黃河中下游地區,滔滔洪水災害嚴重影響着中原大地上人們的生活,因此,堯帝命鯀[gǔn] 治理水患。

鯀奉命而行,他採用築堤圍堵的辦法來治理水患,不但沒有把洪水堵住,反而使圍堵的水越積越多,最後把堤壩沖垮,造成的災害更大。

鯀四處辛苦奔波了九年,始終也沒有把洪水制服。這時,由於堯帝年事已高,把華夏部落聯盟首領之位讓給了舜。

大禹爲何能成爲部落首領?他有哪些功德?

舜帝見鯀治水九年,不但未能成功,反而使人民不能安居而繼續遭到水患的侵擾,就先把鯀流放到羽山,後又將鯀誅殺。

舜帝雖然把鯀殺掉了,但是還得派人治理水患,經過人們的推薦,又命鯀的兒子禹去治理水患。

禹總結其父治水失敗的教訓,改革治水方法以疏導河川治水爲主導,利用水向低處流的自然趨勢,疏通了九河。

在治水期間,禹翻山越嶺,淌河過川,帶領治水的民工,走遍各地,根據標杆,逢山開山,遇窪築堤,以疏通水道,引洪水入海。

經過十幾年的治理,禹治理水患終於取得成功,消除了中原洪水氾濫的災禍。因爲治洪水有功,人們爲表達對禹的感激之情,尊稱他爲“大禹”,即“偉大的禹”。

大禹治水的成功,使他在華夏部落聯盟中的威望越來越高,此時的舜帝歲數也越來越大,“帝舜薦禹於天”,將帝位禪讓給了大禹。

大禹爲何能成爲部落首領?他有哪些功德? 第2張

當時的華夏部落聯盟有一個強大的對手,那就是在長江中游以南的少數民族三苗部落,他們屢屢侵犯中原地區,在堯帝、舜帝時代就頻繁地發生過戰亂。

當大禹治水成功之後,華夏部落聯盟生產力逐漸提高,逐漸由原始社會轉向奴隸社會時,大禹爲部落聯盟開拓新的生存空間,也有意徹底解決三苗之亂,他帶領華夏部落聯盟的精銳部隊,藉助三苗地區發生地震的機會,一舉擊潰了三苗部落。

禹伐三苗的勝利,也使以大禹爲首的華夏部落聯盟的勢力擴展到了長江以南的地區,大禹爲了更好地管理各地的部落,便下令將天下土地劃分爲九州。

大禹爲了鞏固對江南地區各氏族、部落的統治,“禹南省方,濟於江”(《淮南子·精神訓》),“省方”就是巡視,即大禹以天子的身份到東南地區巡視。

大禹在巡視的過程中,與各地部落的酋長、諸侯約定時間來塗山(位於今安徽蚌埠市禹會區)相會。

到了相會的時間,從四方各地趕來的氏族、部落酋長多達萬人,他們都帶來了豐厚的朝賀禮物,大國進玉,小邦獻帛,即史書上記載的“禹會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左傳·哀公七年》)。

這些酋長、諸侯見到大禹之威嚴,夏軍之雄壯,紛紛歌頌大禹的功德,表示願意臣服於夏王朝,歲歲稱臣,年年納貢。

塗山大會,是大禹向天下四方宣告夏王朝建立的一個重要標誌,他未使用武力而使四方諸侯(氏族、部落)臣服,顯示了華夏部落聯盟的強大以及大禹的個人魅力。

大禹爲了擴大夏王朝的疆域,將各地的氏族、部落統一於夏王朝,就分封前來相會而未有封號的各氏族、部落酋長爲諸侯或方伯,

各地的部落爲了表示對大禹的敬意,就將當時極爲貴重的“金”(即青銅)作爲貢品帶到陽城獻給大禹。

隨着天下進獻的“金”越來越多,同時,爲了紀念這次有歷史意義的塗山大會,大禹決定效仿黃帝軒轅氏功成鑄鼎的做法,用這些“金”來鑄造大鼎。

爲了不引起衆部落首領的不滿,大禹仔細考慮之後,決定將九州所進獻的金都用在各州所鑄的鼎上,九鼎即爲:冀州鼎、兗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揚州鼎、荊州鼎、豫州鼎、梁州鼎、雍州鼎。

這九鼎代表着天下九州,其中,豫州鼎是中央大鼎,意味着豫州是天下的中央。

大禹爲何能成爲部落首領?他有哪些功德? 第3張

大禹將這九鼎都匯聚在都城陽城(位於今河南鄭州登封市告成鎮),以此告訴世人:夏王大禹是天下的主人,天下實現了大統一。九鼎意味着王權無人可及、高高在上,古代華夏從此實現統一。

九鼎鑄成之後,即成爲夏王朝的鎮國之寶,四方部落首領來朝覲見時,都要在九鼎前參拜。後世人們常用到的“一言九鼎”、“問鼎中原”等詞語就是由此而來。

九鼎作爲夏、商、週三朝的鎮國之寶,先後流傳了約兩千年,只是在東周末年突然失去蹤影,九鼎的去向有以下三種說法:

一是周朝末期,周王室財政困難,就把九鼎融化後以鑄銅錢,對外則詭稱九鼎已不知去向;另一說是在周顯王四十二年,即公元前327年,九鼎沉沒在彭城(今江蘇徐州)泗水之下;還有一說法是秦國於公元前256年滅東周,秦國將九鼎掠走,並最終陪葬於秦始皇陵。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