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山河未靖,國家未復 宋高宗趙構爲什麼要處死岳飛

山河未靖,國家未復 宋高宗趙構爲什麼要處死岳飛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5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宋高宗殺岳飛,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賞識。岳飛都還沒有收復江山,宋高宗爲什麼還要殺岳飛?宋高宗和岳飛之間有什麼矛盾?

國破山河在,城深草木春。靖康之難使得大宋王朝原本花團錦簇的美好江山,突然之間變得千瘡百孔,四處漏風。徽宗、欽宗落入敵手,大宋羣龍無首、亂成一團。

大宋被迫啓動了應急預案,倖免於難的小王爺趙構因此被推到了至高無上的皇帝位置上,成爲了大宋軍民的精神核心和行爲歸宿。皇權時代,皇冠上的光是不能熄滅的,那是文武大臣和黎民百姓心中的燈塔。

趙構在一衆文武大臣的擁護下,東躲西逃,慢慢穩定了局面,並登基稱帝,開啓了南宋時代。按理說,這麼一個身負國恨家仇的落難皇帝,應該衆志成城、奮發向上,力爭早日恢復國土、重建家園纔對,可是,趙構卻在山河未靖、國家未復的情況下,用“莫須有”的罪名將南宋能征善戰的英雄將軍岳飛給處死了。

事出反常必有妖!岳飛之死,除了讓人不勝唏噓、分外憤怒之外,它的背後究竟還隱藏着什麼樣鮮爲人知的人性邏輯呢?

秦檜給岳飛挖了三個坑

山河未靖,國家未復 宋高宗趙構爲什麼要處死岳飛

金國雖然以突然爆發的態勢,給大宋王朝來了一招“猛虎掏心”,直接攻陷了大宋的皇城,並俘虜了徽欽二帝和衆多皇室家眷。可是,金國當時畢竟只是一個方興未艾的小國家,他們可以出其不意地把大宋王朝打亂成一鍋粥,但是卻不具備徹底佔領和消滅宋代的能力和實力。

趙構南逃之後,終於在臨安穩住了陣腳,並登基稱帝,建立了南宋。可此時的南宋畢竟是剛剛經歷一次大劫難,元氣未復,況且北邊的地利之勢盡落入了金人之手,捲土重來,也只能暫時止住頹勢,與金國形成了南北對峙的局面。

居安不能思危是大多數人的通病,金國和南宋均因爲一時無力打破僵局,而轉向於內卷化的政治鬥爭當中去了。南宋慢慢滿足於偏安一隅,金國的皇室也開始了無休無止的皇權爭鬥。

紹興九年(1139),金國皇室的奪權大戰以完顏宗弼完勝而告終。但是至高的權力往往需要最爲深厚的基礎來支撐,需要巨大的功勳和崇高的威信來構建權力的安全護城河,這些對於剛剛上位的完顏宗弼來說,都是十分缺失的。

完顏宗弼把眼睛盯向了南邊的南宋,若是此時此刻,他若是能從南宋身上獲得巨大的軍功戰績,對於他自身的威望和金國的政局無疑是大有裨益的。

雖然南宋和金國這些年保持默契地相安無事,但是彼此心裏弄死對方的心思卻沒有停止過。表面上和和氣氣,背地裏勾心鬥角,這是政治鬥爭中的一種常態。完顏宗弼想要打破這種“表面平靜”的動機變得比趙構更加強烈。

於是,金國再次武力犯邊,早已被打出心理陰影且毫無準備的南宋代廷,再次驚慌失措,又使出了“花錢買平安”的昏招,結果,金國不費吹灰之力就從南宋手裏獲得了河南、陝西兩地的大部分領土。

可趙構有一個問題永遠沒有想清楚,那就是人的慾望往往是得寸進尺、得隴望蜀的,它是不會因爲得到短暫的滿足而停止的。南宋渴望用割地賠款的方式來換取偏安一隅,無疑是給自己開錯了藥方。

山河未靖,國家未復 宋高宗趙構爲什麼要處死岳飛 第2張

第二年,金國用南宋進貢的財富重整了軍備,並選擇了更加合適的實際,再一次興兵來犯。一時間,東起兩淮,西至關中,四路金兵呼嘯而來。

端坐朝堂之上的宋高宗趙構怎麼也淡定不了了。金人真是欺人太甚,他們爲何要這麼咄咄逼人?那麼一大片大好河山都給了他們,那麼多金銀財寶也獻給了他們,他們爲何還要苦苦逼朕?恐慌而又無可奈何的趙構只能下令全線狙擊了,南宋代廷最後一點生存空間不容有失。

中華兒女多奇志,華夏英豪赴國難。全民抗金運動在南宋開始轟轟烈烈地開展了起來。

全國各路抗金大軍中,表現最爲突出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岳家軍。岳飛帶領岳家軍從湖北到河南,連續佔領軍事重鎮潁昌府(今河南許昌)、淮寧府(今河南淮陽),金兵集結重兵想要給岳飛迎頭一擊,卻又被岳家軍各個擊破。南宋又趁機收復了鄭州、西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陽東)等地。

岳飛這一連串勝仗打下來,爲南宋的護國之戰贏得了喜人的態勢,因爲戰爭之中,必勝的信心和氣勢如虹的鬥志往往是最爲寶貴的。完顏宗弼也感覺如果任由岳飛這麼發展下去,後果不堪設想。

於是,完顏宗弼充分發揮騎兵作戰的優勢,擒賊先擒王,打算直接摧毀岳家軍的指揮中心。在探知岳飛只帶少量的警衛部隊駐紮在河南郾城後,完顏宗弼便親率15000精兵,打算把岳家軍的軍事中樞給一鍋端了。爲了保證萬無一失,他還帶來了金兵部隊中精銳中的精銳——鐵浮屠和柺子馬。

面對危險形勢,岳飛不慌不忙,只要挺住了,就能把這四面包圍的不利局面打成中心開花的有利局面。岳飛率領親軍背嵬軍和遊奕軍,在楊再興、岳雲等多位猛將的浴血奮戰下,多次粉碎了金兵的圍剿。

山河未靖,國家未復 宋高宗趙構爲什麼要處死岳飛 第3張

氣急敗壞的完顏宗弼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爲了儘快地拿下岳飛,不斷地向戰場增兵。奈何岳飛戰術靈活、岳家軍戰力高絕、士氣旺盛,始終有驚無險地守住了陣地。

戰局的形勢越來越如岳飛最初所期待的那樣,周圍的抗金部隊開始向郾城靠攏,完顏宗弼只能迅速撤離了。

能讓大金皇帝的親征無功而返,這無疑是一次振奮人心的大捷。岳飛在抗金部隊中的聲望如日中天。可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岳飛爲了鼓勵將士們再接再厲,在內部慶功宴上舉杯:“直抵黃龍府,與諸君痛飲耳!”

也正在此時,宋高宗的金牌到了,不是嘉獎鼓勵,而是要岳飛儘快班師回朝。岳飛很是不解,也很是不甘,並沒有立即返身。但宋高宗的金牌一道接一道,岳飛難以拒絕,便匆匆交代了一下軍事安排,帶着兒子岳雲、女婿張憲等少數部衆回京了。

孰料到,岳飛此行卻一去不復返,最後因“莫須有”的罪名,死在了趙高宗和秦檜佈置的政治陷阱之中。

其實,當初宋高宗接到岳飛的捷報時,也是心花怒放的。畢竟這麼多年被金國壓得喘不過氣來,現在岳飛揚我國威、佑我大宋,當浮一大白。

可是內心虛弱的人,他的情緒從來都是不穩定的,憤怒如此,喜悅亦是如此。當趙構身邊的寵臣秦檜就此向宋高宗提出三個問題後,宋高宗的內心開始變得驚恐失措了。

秦檜的三個問題分別是:“岳家軍真的能徹底消滅金軍嗎?”、“您還記得前兩年的淮西兵變嗎?”和“太祖皇帝龍興之前也是個忠臣吧?”

這個三個問題可以說是招招斃命,直接把岳飛往火坑裏推。第一個問題實際上在懷疑南宋能否取得這場戰爭的勝利,若是失敗了,誰來承擔後果。第二個問題是踩着趙構的痛點,趁機給岳飛上眼藥,即使岳飛最終能夠收復北疆,但是到時候的岳飛要是心懷異志,將如何是好?淮西兵變就是前車之鑑啦!第三個問題更是不容許趙高有絲毫的情緒緩衝,直接擡出趙匡胤爲例,斷言岳飛必反無疑。

山河未靖,國家未復 宋高宗趙構爲什麼要處死岳飛 第4張

試問一個皇帝,有多少人能容忍皇位的不安全性?所以,趙構在秦檜的拾掇之下,便不管不顧地把岳飛召回來了,並向金國提出議和。金國進攻不利,政局也是剛剛纔穩下來,這種情況下,議和對於他們來說簡直就是“想睡覺就有人遞枕頭過來”。但是,完顏宗弼不愧是一個“卓越的演員”,都這個時候了,還要擺出勝利者的姿態,說議和可以,但你們得拿出點誠意來。比如,把那個破壞雙方友好的岳飛給我幹掉。

早已失去信心和鬥志的趙構,象徵性地“爭取”一下之後,便全盤接受了金國的條件,雙方最終達成協議:宋金兩國邊境以淮河中流爲界,西以大散關爲界,以南屬宋,以北屬金。史稱“紹興議和”。

“紹興議和”協議的達成,標誌着金國不勝而勝,南宋不敗而敗。其根本原因在於秦檜爲岳飛挖的那三個坑,把岳飛推向了不可能被趙構接受和信任的對立面。最終,岳飛在這些人的蠅營狗苟之下,在風波亭被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打入打牢、含冤而死。

趙構要殺岳飛的邏輯分析

從上文直接來推斷,岳飛之所以會被趙高處死,一方面是因爲奸臣秦檜的“危言聳聽”,一方面是因爲紹興議和的政治犧牲。但是,秦檜當初向趙構進言的時候,也並沒有說要把岳飛斬草除根,只是建議趙高不宜再支持岳飛北伐而已。“紹興和議”的時候,金國倒是明確要岳飛死,但這誰都看得出,這就是金國的一個順帶要求,並非必要條件。畢竟和議都談完了,也沒見岳飛死。

“紹興和議”之後,南宋代廷爲什麼非要處死岳飛呢?你趙構害怕岳飛功高震主,可以讓他賦閒在家就是,岳飛畢竟是對南宋有大功的將領,殺之難免會寒了一部分的人心。再說,雖說現在和金國議和了,岳飛暫時好像沒有了用武之地,但金國曆來都是反覆無常的,把能征善戰的岳飛留下來,多少還能讓金國有點忌憚之心……所以,從常理上來看,趙構怎麼也沒有必須要置岳飛於死地的理由。

一件事,如果我們從事理上分析不清楚,就只能從情理上去入手了。也就是說,趙構之所以要殺岳飛,心裏對岳飛一直是有很多負面情緒的。現在和金國議和了,他覺得也該到和岳飛算舊賬的時候了。

山河未靖,國家未復 宋高宗趙構爲什麼要處死岳飛 第5張

趙構要殺岳飛從情緒上主要有這麼幾個方面的因素:

1、趙構格局太小。“紹興和議”之後,高宗和南宋代廷對時勢出現了一些錯誤的認識。他們覺得“紹興和議”那一紙合約就是他們的保命符了,但事實上,政治永遠是反覆無常的,戰與不戰其實都不需要太多的理由,也是沒有絕對保障的。趙構覺得現在是和平時期了,武將不光沒什麼用了,還有可能是個定時炸彈,很危險,得趕緊處理。

這一點“謹小慎微”的小格局實際上是大宋王朝從基因裏積累起來的。宋太祖趙匡胤通過陳橋兵變獲得了皇權,拿着從別人手裏搶來的東西,心裏有多不踏實是可想而知的。所以,趙匡胤爲了防微杜漸,從源頭上和先天心裏上就對武將充滿不信任。

宋王朝的皇帝在前面兩個創業皇帝之後,基本上都是守成之主,很容易產生小富即安的心理。他們需要武將給他們看家護院,卻不需要武將爲他們開疆拓土。和議之後,宋高宗對眼前的和平感到心滿意足了,岳飛確實對他來說用處不大了。

格局小的人考慮問題總是隻會考慮眼前的狀態,不會用長遠和發展的眼光去看問題,趙構根本就不會考慮金國會不會再次翻臉?也不會考慮偏安於長江以南的南宋依靠長江天險究竟能抵擋得住多少風雨。

2、趙構的心胸太窄。岳飛這個人有英雄之氣,也有英雄之志,也有英雄之才,這是一個絕好的事業幫手。對於這樣的屬下,你既然希望他爲你力挽狂瀾,就要賦予他充分的信任和支持,而不能站在一個老闆的角度去給他挑毛病。

岳飛是大宋公司的一名員工,他只是一心一意地希望大宋能發展好,他能成公司裏的功臣和楷模,公司裏的所有同事及基層員工能過上更好的日子,這種情懷和志向出現在一個員工身上已經是難能可貴了。難道你還希望他站在一個老闆的角度上,去參與那些內部的權謀和利益糾紛。

他是曾經提出過“迎回二帝”的口號,也是曾經提出過“還我河山”的旗幟,這話你聽着是不舒服,畢竟你現在纔是公司的老闆,把你爸、你哥都接回來了,你去幹什麼去?但是,一來這還只是一個口號,還沒有成爲現實,你慌個球?

岳飛要是能迎回二帝、恢復河山,不是首先得把金國幹趴下才行,這一點上與你的利益是一致的呀!岳飛要是成功了,最大的功勞不還是得記在你的頭上?你那個不爭氣的爹和哥哥就算被接回來了,你已經在皇位上呆了這麼多年,又立下了這樣的不世之功,身邊全是擁護你的文武大臣,你覺得他們還好意思跟你要皇位?他們還能爭得過你?

你趙構就因爲岳飛當初沒有揣摩透你的心思,就想着要自斷一臂,這種事只能讓明白人看出你趙構是一個心胸狹隘的小人,誰還會死心塌地地給你辦事呢?何況,岳飛後來不也慢慢醒悟了,不再提什麼“迎回二帝”的口號了嗎?

山河未靖,國家未復 宋高宗趙構爲什麼要處死岳飛 第6張

3、趙構不太自信。這一點從他在紹興議和之後,就急着對“中興四將”下手了可以略見一斑。此時,中興四將中的劉光世已經出局,他剩下的岳飛、韓世忠、張俊全部弄進了樞密院,韓世忠、張俊爲樞密使,岳飛爲樞密副使。同時,撤銷了三人的宣撫司職位,等於剝奪了他們的大軍指揮權。

趙構這招過河拆橋其實在政治上是無可厚非的,畢竟他擔心這些人尾大不掉。但是,你趙構這麼不顧吃相地對手下的功臣動手,不正暴露了你權力上的不自信嗎?

趙構在權力上的不自信在某些方面確實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他這個皇位相當於是撿來的,本身就沒有什麼基礎,也沒有什麼威望,手裏也沒有什麼實力。所以,當年“苗劉兵變”說爆發就爆發了,也給他心裏留下了一定的陰影。

但是,你得考慮清楚,這麼做有沒有用?要是他們真的要反你,你能不能擋得住?如果他們並沒有明顯的反意,你又何必這麼飢不擇食地做一些小家子氣的事情來寒了大家的心呢?如果你能好好地拉攏他們、重用他們,不正是爲你自己積累資本、積累名望的好時機嗎?

4、趙構太過於敏感。還有一種說法說趙構之所以要殺岳飛,是因爲岳飛當時在得寵的時候,曾經向趙構提議過,爲了穩定民心,應該早點把太子之位定下來。這件事岳飛確實做得不太明智,因爲趙構因爲在特殊時刻受到驚嚇,所以失去了生育能力,前面生的孩子也都死於戰亂,所以膝下無子。立嗣這件事對於趙構來說,既是難言之隱,又是敏感的政治話題,岳飛確實不該提。

但是,趙構也確實不能因此就對岳飛心生殺機,因爲岳飛儘管這話是說得不太漂亮,但是,一來岳飛並沒有到處宣揚這事,說明他不是處心積慮地讓你難堪,更多隻是一種無心之失;二來岳飛說早點立嗣,從出發點上來講,也是一片好意,因爲一個國家在動亂時候,確實會因爲接班人不明確而平添許多變故。

趙構當時雖然不悅,但還是剋制住了,只是警告了岳飛不要“多管閒事”。這事過去了這麼久了,你脾氣也發過了。到最後,等到自己覺得用不到岳飛了,再來秋後算賬,則說明趙構這個人的心理很脆弱、太敏感。

山河未靖,國家未復 宋高宗趙構爲什麼要處死岳飛 第7張

綜上所述,趙構要殺岳飛,背後的政治原因雖然很多,比如南宋的國策或許以追求安定發展爲主,所以不能容忍岳飛這樣的主戰派;比如岳飛是一個卓越的軍事將領,但從來不是一個善於鑽營的政治能手等等,但歸根到底,還是因爲趙構是一個敏感、脆弱、不自信、格局小的君王。

趙構殺岳飛,和趙王遷殺李牧,以及後來的崇禎殺袁崇煥,其實是有很多類似的地方,這種格局不大、情緒不穩、見識不深、心神不靜的帝王,對於大多數名將來說,簡直就是一場災難。

岳飛和趙構之間關係轉變的梳理

家貧念忠犬,國危思良將。原本按照當時南宋的形勢,趙構和岳飛應該是天作之合的英主良將組合。趙構有力挽狂瀾的需求,岳飛有披荊斬棘的能力,還有比這更順理成章的一拍即合嗎?

實話實說,趙構一開始對岳飛還是挺信任的,也是挺支持的。因爲一開始就四處逃竄的趙構身邊並沒有多少值得信任的武將。在反反覆覆的辨認過程中,趙構覺得張俊、劉光世這些將門子弟只是貪圖富貴,並不是真心爲國爲民,只有岳飛這樣出身草莽的英雄才是真心抗金的。

據說,趙構曾在寢閣中接見岳飛,許諾全國的大軍除了張俊和韓世忠,其餘都歸岳飛節制。這就充分說明了趙構和岳飛之間的關係基礎還是很好的。

這其實也很好理解,領導在創業初期,用人的主要原則都是看重能力和忠誠度的。岳飛在這兩個點上無疑是佼佼者。

山河未靖,國家未復 宋高宗趙構爲什麼要處死岳飛 第8張

但是一個公司到了穩定期,那麼領導用人的標準就會發生傾斜了,關係親疏、心情好壞、情投意合這些主觀好惡都有可能決定一個人的位置甚至命運。

岳飛是一個熱血英雄,從小接受的教育和成長的環境都是簡單和樸素的,他追求的是純粹的精忠報國,對於勾心鬥角的政治哲學並沒有很深的理解和領會。

我以我血薦軒轅,俯仰無愧於天地,岳飛其實很多時候就是這麼簡單而又純粹地活着,甚至有時候活得像一個小孩子。

紹興四年(1134年),岳飛收復襄陽六郡後,高宗封岳飛爲節度使,又封他爲武昌開國子。之後,岳飛平定僞齊,高宗又加封岳飛爲太尉銜,位列三公。

這個時候的高宗看着岳飛,那眼裏滿滿的都是愛呀,因爲岳飛能給他無與倫比的安全感。這正是趙構和岳飛關係的甜蜜期。

一般地,一個領導爲了表示對一個人的重視,總是會有意無意地找一些重要的話題來假裝詢問他的意見。趙構也曾這樣對待過岳飛,他曾問岳飛有什麼“中興大計”,既表達了自己對岳飛的重視,又表明了自己的雄心壯志。

可是岳飛卻很容易當真,聞言之後,直接腦門充血,脫口而出要“迎回二聖”。這顯然就有點答非所問了,你把前任老闆都接回來,不是要給現任老闆添堵嗎?所以,我們在回答領導的問題,或者向領導表決心的時候,一定要先理解領導的意圖,有時候太過熱血,會適得其反的。

但趙構聽了之後,雖然一愣,心裏有點不愉快,這人咋就這麼不識擡舉呢?但終究還是沒有當場發作,畢竟岳飛不會說話,但是能幹事呀!所以也就岔開了話題。

岳飛後來也慢慢意識到了自己“迎回二聖”的說法不妥了,於是開始改口了,對外只是宣稱“奉邀天眷歸國”。這種說法就讓趙構心裏舒服多了,“奉邀”說明岳飛是奉他之命辦事的,“天眷”說明徽宗、欽宗在岳飛心中變成了他的家眷身份了。

山河未靖,國家未復 宋高宗趙構爲什麼要處死岳飛 第9張

從這點小事上,可以看出,岳飛是不太會揣摩領導心思的。他更多的時候只是在適應一些潛規則,恰如一個職場小白,都瞭解要聽領導的話,卻一不小心就莫名其妙地讓領導不開心了。

但這件事其實並沒有讓岳飛吃了什麼大苦頭,對於他和趙構的關係影響也並不大。真正讓趙構對岳飛心裏產生了憤怒情緒的是在紹興七年。

當時,劉光世因爲犯了事,被迫放棄兵權來求個平安。趙構就想着把劉光世的部隊交給岳飛來帶領,畢竟岳飛在軍事能力上的表現在當時是最突出的。

但是,時任宰相張浚和剛剛出任樞密使的秦檜表示堅決反對,在背後使勁扇陰風點鬼火,對趙構說:“這纔剛跑了一隻狼,皇上你又要培養一隻虎嗎?”

一句驚醒夢中人,聰明的趙構很快就明白他們在說什麼了,心裏就有點反悔了。於是便找個機會跟岳飛說事情有變,劉光世的那些部隊不能交給他了。

岳飛被平白無故地擺了一道,心裏自然也很不舒服。但是,職場之上,你還真能跟領導的出爾反爾去較真?可是,當趙構派張浚去做岳飛思想工作時,岳飛情緒失控了,直接指責趙構和張浚在資源調配和人員安排上很不合理,言下之意,大宋現在最能打的人是他,兵力應該向他集中才對。

這事一較真就變了性質了。你岳飛是想要擁兵自重還是想要脅迫領導做決定?總之,岳飛這麼一鬧,也沒要到劉光世淮西軍的指揮權。

好傢伙,岳飛又開始犯小性子了。他隨即以“爲母守孝”的名義撂挑子回家了,你們不是不相信我嗎?愛咋滴就咋滴,老子不幹了!

山河未靖,國家未復 宋高宗趙構爲什麼要處死岳飛 第10張

趙構迫於當時的形勢緊張,再說這事多少也是自己出爾反爾在前,所以也沒有發作,便派人去請岳飛出山,可是岳飛壓根不爲所動。

後來,趙構又派岳飛的手下李若虛和王貴前去請岳飛還軍。李若虛直接把這其中的利弊給岳飛講清楚了,大意是你惹皇上不高興了,這本身就對你不利,就算皇上現在不敢把你怎麼樣,但是若要處理兄弟們和岳家軍,你又於心何忍呢?

這樣,岳飛趕緊出山了,並給趙構上了一道請罪奏摺。趙構看似不軟不硬,實則殺機四伏的回覆:太祖說:犯吾法者,惟有劍耳。你看我不但沒對你動劍,還讓你繼續統領大軍。說明我根本沒把這事當回事。

趙構這番話,其實敲打得很厲害了,明顯指出了這事的嚴重後果是動劍了。

岳飛經此一事之後,潛心軍事,積極練兵,也算是消停了一段時間。但是,同年八月,岳飛回京彙報工作時,又捅了一個婁子,這就是前文所說的干涉皇室立嗣的事情。他給高宗遞交了一份奏摺,意思是:“建議皇帝立建國公爲太子。”

趙構內心很是生氣,但對岳飛這樣的大將,也並沒有當場翻臉,只是黑着臉說:“這種事不是這個領兵駐外的大將應該說的,你退下吧!”

山河未靖,國家未復 宋高宗趙構爲什麼要處死岳飛 第11張

綜上所述,岳飛在趙構心目中的印象越來越差,主要是因爲喊錯口號、桀驁不馴、干涉皇權這三件事,這三件事其實都是可大可小的事,只要趙構這個當事人能夠想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其實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但是,要是這其中的任何一件事被人上綱上線,都是君臣關係之中的大忌。

恰巧,趙構並不是一個自我意志十分堅定的君王,他對自己偶然得來的皇權看得重於一切,對自己相中的一切都不徹底信任,他一方面想真誠地去對待那些能臣,一方面又擔心自己前面的路到處是陷阱。這種人給了秦檜這樣的小人可趁之機,他們只要在趙構敏感的地方,輕輕地吹一口氣,趙構的心理就會狂風大作。

秦檜不停地用小人之心給趙構這個並不自信的皇帝進讒言,趙構和岳飛之間的君臣關係就註定難得善終,因爲沒有任何一種關係是經得起反覆挑撥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之所以值得信任,穩定可靠,一定是要靠雙方不停地用心去維護的。可是,趙構和岳飛都是不善於維護彼此關係的人。

岳飛之死的現實警示意義

山河未靖,國家未復 宋高宗趙構爲什麼要處死岳飛 第12張

岳飛終究還是這樣被趙構愚蠢地殺死了,恰如一千多年前的李牧被趙王遷逼死一樣,天下冤之,民意難平。可是,歷史有時候就是這樣不完美,接受這種歷史的殘缺美,並從中找到使我們生活變得更加完美的經驗和教訓,這或許纔是更爲重要的。

先說說岳飛,岳飛幹了這麼多不適合政治邏輯的“錯事”,難道他真的錯了嗎?只是他的環境和教育以及經歷使得他暫時還不能適應政治背後的鬥爭而已。岳母教他的是精忠報國,師傅周侗教他的武藝和兵法,這些年一直前線打仗,想的是收復河山。可以說,岳飛沒有太多熟練政治鬥爭的機會。所以他不明白愛國和愛君是有差別的,他不明白一心爲國不代表啥都可以幹,他也不明白“武功越高”越容易“走火入魔”,他也不明白“站得越高不僅讓人更崇拜你,也讓人更恐懼你”……

岳飛乾的每一件“錯事”,其實都是因爲他是一心愛國的。但是如果一個人一旦被別有用心的人盯上了,他們要找你的茬子,那都是不費吹灰之力的事情。歷史如此,生活也是如此。

所以,我們在岳飛身上要充分地明白一件事,我們時常所說和所聽到的“做自己就好”,其實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做人做事,實際上是由自己和環境共同作用而產生結果,我們既要做好自己,也要學會適應和改變環境,真正能夠堅持自我的人,一定是一個能環境合二爲一的人。

山河未靖,國家未復 宋高宗趙構爲什麼要處死岳飛 第13張

再說說趙構,趙構這個人並沒有我們想象得那麼不堪,至少在之前的歲月裏,他對岳飛的支持和喜愛,說明他是有一定想法和度量的領導者。但是,這些對於一個領導者來說,是遠遠不夠的。

首先,作爲一個領導者,你得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因爲在領導的身邊,必定會有君子,也會有小人,既會聽到忠言,也會聽到讒言。而且,這種站在不同立場上的話往往都是聽上去很有道理的。若是一個是非不分的領導,很容易被下屬牽動情緒,模糊判斷,然後做出衝動的決策。

其次,作爲一個領導者,你得有宏大的大局觀。今天秦檜勸你要注意安全,明天岳飛勸你要恢復河山;今天秦檜勸你要以和爲貴,明天岳飛勸你要不服就幹;到最後,你連你自己的使命和理想是什麼都不瞭解了,你連你的事業和國家的出路在哪裏也弄不明白了,你還能當好一個皇帝嗎?

然後,作爲一個領導者,你得有無比自信的心志。權力這玩意,越不自信,越容易被它反噬。你老因自己的權力是偶然得來的,所以不自信,猶豫不決,說話沒底氣,就越難以得到別人真正的認可,越容易做出錯誤的決定。權力,只有在發揮出更多正面的作用之後,纔會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尊重和認可。你每天防這防那,最後不還是和秦檜一起背上了千古罵名?不還是一輩子偏安一隅?

山河未靖,國家未復 宋高宗趙構爲什麼要處死岳飛 第14張

最後說說秦檜,先不說秦檜是不是金國派來的奸細,但這是一個十足的小人,卻是毋庸置疑的。這種人歷來都是最可怕的。

作爲一個天子近臣,不盡心竭力地輔佐皇帝去強大國家、富強百姓,整天跟皇帝鼓吹那些蠅營狗苟的權謀之術,這是失職;作爲大宋的朝中重臣,不以誰是精忠報國爲準則,而是以個人喜好去打壓、誣陷國之棟樑,這是失德;作爲讀書之人,不以實事求是爲做人之本,刻意栽贓誣陷,肆意構陷誹謗,顛倒黑白、歪曲是非,這是失真。

一個失職、失德、失真的人,有多麼可怕是可想而知的,而最可怕的是這種人還身居高位、手握權力。試想一下,一個公司的高層領導,每天不幹實事,整天都在挖空心思去揣摩老闆的意圖,去迎合老闆的喜好,然後鼓動下面的員工來鼓掌、唱戲,若是誰不配合,便在老闆面前告黑狀,背後下狠手,這樣的人難道不是職場人的噩夢嗎?

時過境遷,我們再執意糾結於趙構、岳飛和秦檜的絕對是非,其實已經意義不大。但是,我們需要從他們身上去反思很多的生活邏輯,做一個進退有度、得失有心、內外有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