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朱棣的皇位是搶侄子纔得到的 後世人爲何很少罵這個謀權篡位者

朱棣的皇位是搶侄子纔得到的 後世人爲何很少罵這個謀權篡位者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3.8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瞭解:朱棣名聲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朱棣明明是謀朝篡位上位的皇帝,後世人爲什麼很少罵朱棣?朱棣對國家的貢獻到底有多大?

朱棣在歷史上名聲並不算好,後人時常以得位不正來批判他。然而,對歷史的評價從來不是一清二白那麼簡單,朱棣被後世公認爲“明成祖”,足以證明其作爲帝王對於國家之貢獻頗大。

朱棣的標籤通常與殘暴掛鉤,搶奪侄兒的皇位,還殺人如麻。不過,朱棣性格亦可解讀爲有血性,其在文治武功過程中將血性發揮到極致,極大促進了國家發展,捍衛了民族利益,朱棣超越古代帝王的功勳與思想亦影響了明代二百餘年的發展。

朱棣的皇位是搶侄子纔得到的 後世人爲何很少罵這個謀權篡位者

一、天子守國門

說起明代,人們對其心態頗爲複雜。一方面感概歷代皇帝之奇葩,一方面又感動於“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之骨氣。然而,這份骨氣並非來源於開國皇帝朱元璋,而是朱棣。

1、遷都邊境

首都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性自古皆然,佔領首都意味着國家滅亡,故歷朝歷代對首都地址的選擇都極爲慎重,對於遷都之事更是顧慮頗多,明代立朝之時,朱元璋將國都定位於北京,此舉在穩重之同時卻面臨一個數千年未有解決良策之難題。

衆所周知,古代中國的主要危險來自於北方遊牧民族,多數朝代的政治核心距離北方邊境都較遠,也就是說北方邊境通常是偏遠的荒涼之地。

如此一來,若是遊牧民族進犯,在冷兵器時代,惡劣的自然環境以及遠離政治中心的劣勢會給作戰帶來極大的不便,亦會給朝廷帶來過於沉重的負擔。

縱觀歷史上中原王朝對遊牧民族作戰之艱難,後方過遠是一重要因素。朱棣將首都遷往北京,絕非因北京乃其大本營那麼簡單,更重要的是爲了更有利、方便的抗擊遊牧民族。由此可見其捍衛政權之堅定決心與膽識。

朱棣的皇位是搶侄子纔得到的 後世人爲何很少罵這個謀權篡位者 第2張

2、不服就戰

歷朝歷代對於北方遊牧民族都是首先使用懷柔政策,和親納貢是經常發生之事,明代之剛硬實屬罕見,“不和親、不納貢、不稱臣、不割地”,對於進犯行爲,天子親自守護國門,最終會集中一切力量將其趕回老家。

朱棣的這種剛硬亦傳給了後世子孫,比如明英宗儘管在土木堡之變中被俘,然而,其本人以及明代朝廷之血性並未受到影響,依然昂首挺立。

朱棣武力值超強,不但在與蒙古作戰時五次御駕親征無一敗績,即便歷史公認的皇帝軍事家李世民亦難以匹敵。因此,朱棣的實力與意志對於明代抵禦遊牧民族之政策有着長久影響。

朱棣的皇位是搶侄子纔得到的 後世人爲何很少罵這個謀權篡位者 第3張

二、善全球戰略

熟悉歷史之人皆明白,明代在中國歷史上的盛名無法與漢唐相比,然在發展對外關係方面,其貢獻並不比漢唐小。其中,爲人們津津樂道的鄭和下西洋就是主要舉措,

1、抗擊帖木兒帝國之需

鄭和下西洋的時間之久、規模之大在古代歷史上實屬罕見,通過分析其航行路線發現主要意在聯絡由太平洋東南亞國家到印度洋西亞甚至非洲等國。這在地緣政治上是爲了抗擊當時綜合實力僅次於明代的帖木兒帝國。

在明成祖之前,歷代王朝不乏與西洋諸多交流的先例,然而,基本上集中於商品貿易領域,真正從地緣政治上考慮和付諸實踐者,朱棣乃是第一人。這是世界級戰略家方有的政治眼光,嶄露出了現代國際政治的雛形。

2、弘揚華夏文明之必要

鄭和下西洋的第二項使命就是傳播華夏文明。作爲世界級大國,文明之傳播是應有之義,有着諸多優勢和積極意義。鄭和在下西洋的過程中將華夏文明弘揚至沿途各國,不僅增強了各國對華夏大地的認識,亦促進了華夏文明在世界範圍內的傳播與文化交流。這有利於增強明代的軟實力。

朱棣的皇位是搶侄子纔得到的 後世人爲何很少罵這個謀權篡位者 第4張

3、收復安南國

在中華朝貢體系制度中,安南國於五代末年成爲獨立的國家,並作爲藩屬國向中原王朝朝貢,在朱元璋時代亦遵循此規則。然而朱棣登基後,安南不再安分守己,反而一再挑釁中原王朝。爲此,朱棣忍無可忍後派軍隊將其攻破,並在五代末以來數百年後再次將其納入中原版圖。

朱棣此舉具有重要政治意義:一是安定南方諸國;二是彰顯大明王朝之強悍實力。首先,朱棣對安南國的收復如同一面鏡子般對南方各國做出警示,這有利於國家在南方地緣政治的穩定。再者,此舉亦極大的彰顯了中原的綜合實力,對熟知大明王朝的各國而言,有着正反兩方面作用。

朱棣,其上位之路頗爲坎坷,身後之名亦不美,然而,實事求是的講,其爲君之時功大於過,文治武功堪稱世界級別,對於奠定大明王朝二百餘年曆史以及捍衛華夏文明做出了重要貢獻。因此,在讀歷史時,關心其野史祕聞之同時,不妨更多的來了解一下真實的明成祖。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