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朱元璋一手創立了大明王朝,卻發生了傳位風波是怎麼回事?

朱元璋一手創立了大明王朝,卻發生了傳位風波是怎麼回事?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4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即皇帝位於應天府,國號大明,年號洪武。這是今天小編給大家說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中國自三代以後,得國最正者,唯漢與明。

這是清代歷史學家孟森在《明史講義》中正文開篇的第一句。從一個十足的草根,最後逆襲成爲一代帝王,朱元璋的一生,只用“傳奇”二字也難以言盡,可見其不同凡響。在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在400多位帝王之中,能與朱元璋相媲美的恐怕只有劉邦了。朱元璋也因此得到後世史學家的高度評價,稱其是歷代皇帝中得國最正的皇帝。

較劉邦而言,朱元璋或許更勝一籌。劉邦至少還是還當過秦朝的泗水亭亭長,官職雖然不大,好歹也算是體制內的一名公務員,朱元璋則不同,他沒有擔任過前朝任何官職,而且他極力反對異族統治,這是他可圈可點的地方。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就是這樣一位從最底層、從刀尖上舔血過來的朱元璋,最終成了大明王朝的開國皇帝,成就了一番千秋霸業。只可惜,朱元璋的“死結”不在“外患”,而在“內憂”。他一手創立的大明王朝,只是由於自己的傳位風波,便引發了舉國震盪。這背後究竟發生了什麼?

01

朱標:朱元璋一生的痛

在古代,新君坐上皇位之後的第一件大事,便是立儲。由於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嫡長子繼承製,在中國延續了幾千年,朱元璋雖然大字不識幾個,但他也極其遵從這個千古法則。

朱元璋一生26個兒子,朱標是他跟馬皇后生的長子,毫無懸念地被朱元璋立爲了太子。翻看明朝歷史我們不難發現,朱標這個太子之位,非常地穩當。老朱爲了給朱標鋪路,也是不惜背上天下罵名,坑殺了一大批功臣名將,受連累者更是不計其數,開創了有史以來殺人最多的開國皇帝記錄。

朱元璋一手創立了大明王朝,卻發生了傳位風波是怎麼回事?

史書載:“元功宿將,相繼盡矣。”

朱標當上太子之位,有朱元璋的助力,也有他自己的勤勉與努力。所以總的來說,朱標當太子的時候,明廷內外一團和氣,並沒有出現像“玄武門之變”、“九子奪嫡”等兄弟相殘、血濺朝堂之事。

只可惜天妒英才,38歲的朱標沒有等來坐上皇位的那一天,便英年早逝了。白髮人送黑髮人,朱元璋很痛心。雖然說兒孫衆多,可朱標纔是他重點培養的接班人。

此時此刻,衆皇子對太子之位虎視眈眈,爲了避免骨肉相殘,朱元璋從悲痛中清醒過來,選好太子,纔是當務之急。怎樣選,如何選?

02

越過兒子傳位孫子:朱元璋咋想的

在朱元璋身上詬病最多的,可能就是誅殺開國功臣、卸磨殺驢,誠然老朱這招“兔死狗烹”確實讓人難以釋懷,但我們試圖站在他的角度來思考,也許你能明白當時朱元璋所面臨的形勢。作爲開國皇帝,有的時候必須要採取一些極端的措施來穩固自己的統治。我們知道,老朱一生比較節儉,但有些開國功臣,隨着手中權力的不斷放大,在拿到了所謂的“免死金牌”之後恃寵而驕,貪圖享樂,窮奢極欲,所以老朱才下了死手。

除了這件事讓老朱飽受爭議之外,還有一件事也讓老朱處在風口浪尖,那就是選擇了朱允炆當接班人。朋友們不禁要問,老朱兒子衆多,嫡長子朱標去世後,還有二皇子三皇子等等,怎麼也輪不到孫子當太子吧,老朱是不是腦子壞了?事實上,朱元璋有自己的想法。

撇開二子朱樉(秦愍王)、三子朱棡(晉恭王)能力不濟暫且不說,論文治武功和資歷,四子燕王朱棣是最像自己的人,按理說朱元璋肯定要選這個兒子來接替太子之位,但朱元璋卻偏偏繞過了他。

前文有述,開國之初,極有可能會採取極端的手段,如嚴酷的刑法、嚴苛的吏制等措施來治理國家,這除了有震懾作用之外,更多的還是爲了大局穩定,但如果是在承平年代,就不能只用武力治國、安民,相反,和平時期國家的發展、社會的安定靠的是施行仁政。而四子朱棣,一直是跟着父親朱元璋東征西討,所以朱元璋猜到,如果讓他繼位,可能與自己的統治風格相似,達不到自己想要的,以仁政來治理國家的目的,更有葬送大明的風險,所以朱元璋沒有選擇朱棣。

反觀朱允炆,他的性情和父親朱標一樣仁慈寬厚,溫文爾雅,熟讀儒家經典,與朱元璋後期治國理念十分相投,所以儘管朱允炆尚且年幼,但在朱元璋的刻意培養之後,還是將皇位傳給了他,而且朱元璋有細考慮。

朱元璋一手創立了大明王朝,卻發生了傳位風波是怎麼回事? 第2張

《皇明祖訓》:

朝無正臣,內有奸逆,必舉兵誅討,以清君側。

分封藩王,也是朱元璋放心將皇位傳給朱允炆的一個原因。朱元璋不信任開國重臣,所以他沒有效仿劉邦分封異姓王,而是將封地都賞賜給了自己的兒子,而且老朱設想,他的一個兒子在京城做皇帝,其他兒子在外戍衛大明邊疆,且一旦朝中發生叛亂,這些在外的藩王也可引兵來援。這個設局堪稱完美,只是朱元璋沒有想到,一場“靖難之役”徹底改變了大明的命運。

03

一段尷尬的身世,難怪朱元璋選了朱允炆

其實朱元璋心裏明白,朱允炆的綜合實力不如他的叔叔朱棣。但還是由於封建禮教的桎梏,最終讓朱允炆取代了朱棣,這是爲什麼呢?沒錯,就是朱棣的出身問題。

明朝太史令汪宗元所撰的《南京太常寺志》記載:

在享殿中,太祖高皇帝的排位在正中,牌面朝南,其左邊也就是東邊乃是李淑妃等一羣妃子的牌位,而西邊唯獨有一個碽妃的牌位。

古時候,供奉先人的排位是很有講究的,尤其是皇家。史書記載的這個排位順序明顯不合常規,在以右方爲大的朱元璋西側供奉着碽妃的牌位,想必這個碽妃不簡單。而在《國榷》中記載了朱元璋衆多妃子的情況,碽妃只是一個地位低下的妃子,在朱元璋衆多的妃子中,幾乎每個人都能找出她們的家世,唯獨這個碽妃,無任何記載。

這就怪了,既然碽妃來歷不明,怎麼會在靈位上佔着重要位置呢?

明代史學家張岱在《陶庵夢已》中記載了這樣一件事:

近閣下一座,稍前,爲碽妃,是成祖生母。成祖生,孝慈皇后姙,爲己子,事甚祕……

雖然朱棣當上皇帝之後,一口咬定自己是馬皇后所生第四子,很顯然,他帶有很強的政治目的,所以朱棣極力想抹去自己的真實出身。但古人相信因果報應,朱棣儘管隱瞞了生母的真實身份,但心裏總覺得不踏實,所以在供奉生母排位時將她獨自供在朱元璋的西側,以示尊榮。

朱元璋一手創立了大明王朝,卻發生了傳位風波是怎麼回事? 第3張

而張岱在這裏將朱棣的身世給完整地記錄下來,碽妃,實際上就是朱棣的生母。

那麼,碽妃到底是什麼背景呢?歷史記載,碽妃是高麗人作爲貢品敬獻給朱元璋的,本來地位就比較低下,更要命的是她被朱元璋寵幸後竟然在7個月的時候便生下了朱棣,試想在朱元璋的心裏會有啥感受,所以朱元璋有理由懷疑她在進獻之前就有了私通之嫌,盛怒之下將她處以”鐵裙刑“。對於這樣的朱棣,也難怪朱元璋不肯將江山交付於他。

只可惜,世事難料,由一場削藩,一次政治肅清引發的“清君側”運動正式由朱棣扛旗。公元1402年,燕軍殺入應天府,皇宮中燃起了莫名之火。在這場火災中,建文帝下落不明。有人說,朱允炆被大火燒成了焦炭;有人說,朱允炆改名換姓逃到了南方當了和尚;還有人說,他已經登船去了其他國家。不論建文帝的結局爲何,他終究退出了統治舞臺,大明江山此時已被他的皇叔朱棣把持在手中。這一年,離朱元璋去世僅僅4年而已。

時間雖然不能代表一切,但真的可以證明一切。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