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一斤口糧換三斤麩糠,和珅爲什麼這樣做?

一斤口糧換三斤麩糠,和珅爲什麼這樣做?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8.4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一斤口糧換三斤麩糠,和珅爲什麼這樣做?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紀曉嵐的觀點,貴在“仁”,失之“迂”;

和大人的觀點,貴在“巧”,失之“賊”。

紀曉嵐“迂”在何處

紀曉嵐的“迂”,在於他不懂得審時度勢,空有理想而沒有切實可行的辦法。這是儒家士大夫清流黨的一貫缺點,道德上立得住,但是實操上一無是處,說白了就是沒有深入羣衆,不願意調查研究,最後自然也拿不出切實有效的辦法。

一斤口糧換三斤麩糠,和珅爲什麼這樣做?

針對這種缺點,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調查研究”,而不是“坐而論道”。以偉人的總結來說:“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做領導工作的人要依靠自己親身的調查研究去解決問題”,“調查就像‘十月懷胎’,解決問題就像‘一朝分娩’。調查就是解決問題,“凡是沒有辦法的時候,就去調查研究”。

儒家思想,每一條都在說“愛民”、“愛人”、“仁義”,但是無論孔子、孟子,都不是坐在家裏空談“仁義”的清流,他們積極的付諸實踐,用實踐來佐證自己的理論,用理論來指導自己的實踐,這纔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當然他們的實踐不能說成功,因爲在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們需要的是“霸道”,而不是“教化文治”的“王道”。

一斤口糧換三斤麩糠,和珅爲什麼這樣做? 第2張

紀曉嵐提出的方法,一是嚴抓貪污腐敗,二是伸手問朝廷要更多的銀子糧食賑災。出發點都很好,但是時機不對,國庫空虛無銀無糧可撥;貪污腐敗抓光了也沒人主持賑災。

按照紀曉嵐的方法去賑災,其結果就是《天下糧倉》裏面的劉統勳:

劉統勳:“筷子浮起,人頭落地“

“粥場的米不夠,餓死百姓,粥場官員按律當斬。”粥場官員:“能不能先讓我再見見老孃?”劉統勳:“恐怕來不及了。”粥場官員:“不,我母親就在這粥場裏。”粥場官員沈石,臨死咬下自己的肉,給同爲饑民的老母親果腹,母親隨後插筷自盡。

紀曉嵐和劉統勳,做法雖然出自一片公心,但除了製造更大的悲劇,恐怕起不了任何作用。

和珅“賊”在哪裏

和珅的“賊”,有點類似於後世號稱“大清的糊裱匠”的李鴻章,兩人的所作所爲,似乎都是在特定歷史環境下所能作出的最好選擇,甚至還有人喊出了“少年不識李鴻章,長大方知真中堂”這樣的口號

但他們的做法,值得效仿和稱讚嗎?我看不然。

和珅的做法,在於用銀子和糧米來滿足下級官員的貪慾,讓他們吃飽喝足了,然後纔有精力去從牙縫裏漏出一點點糧食去賑災,美其名曰:“只有先救活了各地官員衙役,才能讓救災持續進行”,但是其做法是“救活”嗎?並不是,而是先“餵飽”。

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

堂堂和中堂,想的是快點糊弄完事,應付過去一場災難。但是他意識到災荒背後深惡的貧富懸殊、土地兼併的惡果嗎?

國家和政權之所以能存續,是因爲國家和政權能夠爲大多數人謀取福利,一旦國家的統治階級已經將災民當成是草芥,正如和大人所說的,“災民還算是人嗎?”

他大概忘記了《孟子》的一句著名的話:“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這種踐踏人命、視人命如螻蟻的行爲,其導致的只有一個結果:亡天下。

亡國是封建王朝更替,王天下是民族滅亡。顧炎武《日知錄》卷十三“正始”一條說:有亡國,有亡天下。亡國與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知保天下然後知保國。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顧炎武實際上是在說,明朝亡於李自成,易性改號,是亡國,只關乎肉食者的利益;而滿清入主,剃頭改制,率獸食人,是亡天下,即使卑賤的匹夫也要奮起反抗。最後推翻滿清統治的,也正是和大頭所不屑的平頭百姓。

至於和大人提到的一斤糧食換三斤麩皮的做法,和茅於軾老先生提的“經濟適用房不要配廁所”,是不是有異曲同工之妙?

看起來都完美解決了問題,但是最終失掉的將是最根本的“民心”,這纔是他失之於“賊”的最根本原因!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