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後世如何評價唐武宗?李炎有哪些相關軼事典故?

後世如何評價唐武宗?李炎有哪些相關軼事典故?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3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李炎,即唐武宗,唐穆宗李恆第五子,唐敬宗李湛與唐文宗李昂異母弟,生母爲宣懿皇后韋氏,唐朝第十五位皇帝,在位共6年,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開成五年(840年)文宗病重時,李炎被宦官仇士良和魚弘志矯詔擁立爲皇太弟,文宗駕崩後即位爲帝。在位期間,知人善用、正風肅紀、限制門蔭特權、平定昭義之亂,革除了一些後唐弊端,使唐朝在形式上獲得了統一,史稱“會昌中興”。公元846年,李炎駕崩,年僅三十三歲,廟號武宗,葬於端陵。

人物評價

總評

唐朝從中期開始,就有國力日衰的跡象。或許一個朝代維持了太久,讓這些皇子皇孫們生活得過於優越,所以皇帝的能力也是每況愈下,是一個不如一個。到了武宗這裏,能做到網羅賢能之士,革除弊習,打擊宦官、外擋邊患、內平藩鎮的皇帝還真不在多數。雖然武宗並不是個能幹的人,但他敢於納諫,聽取能人的意見,就是他的聰明之處。

歷史評價

《舊唐書》:“開成中,王室浸卑,政由閽寺。及綴衣將變,儲位遽移。昭肅以孤立維城,副茲當璧。而能雄謀勇斷,振已去之威權;運策勵精,拔非常之俊傑。屬天驕失國,潞孽阻兵,不惑盈庭之言,獨納大臣之計。戎車既駕,亂略底寧,紀律再張,聲名復振,足以章武出師之跡,繼元和戡亂之功。然後迂訪道之車,築禮神之館,棲心玄牝,物色幽人,將致俗於大庭,欲希蹤於姑射。於是削浮圖之法,懲遊惰之民,志欲矯步丹梯,求珠赤水。徒見蕭衍、姚興之謬學,不悟秦皇、漢武之非求,蓋惑於左道之言,偏斥異方之說。況身毒西來之教,向欲千祀,蚩蚩之民,習以成俗,畏其教甚於國法,樂其徒不異登仙。如文身祝髮之鄉,久習而莫知其醜;以吐火吞刀之戲,乍觀而便以爲神。安可正以《鹹》《韶》,律之以章甫。加以笮融、何充之佞,代不乏人,非荀卿、孟子之賢,誰興正論。一朝隳殘金狄,燔棄胡書,結怨於膜拜之流,犯怒於鄙夫之口。哲王之舉,不駭物情,前代存而勿論,實爲中道。欲革斯弊,以俟河清,昭肅明照,聽斯弊矣。”

後世如何評價唐武宗?李炎有哪些相關軼事典故?

《新唐書》:“武宗用一李德裕,遂成其功烈。然其奮然除去浮圖之法甚銳,而躬受道家之籙,服藥以求長年。以此見其非明智之不惑者,特好惡有不同爾。”

王夫之:“武宗不夭,德裕不竄,唐其可以復興乎!”

歐陽修《論乞諭陝西將官札子》:臣見唐武宗英武之主,所任宰相李德裕最號有材,當時用兵征伐,指揮將帥,處置事宜,動以詔書約束勸厲,故終成功業。

範祖禹:李德裕以一相而制御三鎮,如運諸掌,使武宗享國長久,天下豈有不平者乎?

完顏璟:周武帝、唐武宗、後周世宗皆賢君,其壽不永,雖曰偶然,似亦有因也。

丘濬《大學衍義補》:如唐武宗時李德裕爲相,君臣契合莫能間之,近幸帖息畏伏,誠若無能爲者……。

楊慎《廿一史彈詞》:①唐武宗,任賢相,藩鎮幾清。 ②受元籙,廢僧尼,難稱純德。③餌金丹,成大病,喑啞而崩。

後世如何評價唐武宗?李炎有哪些相關軼事典故? 第2張

軼事典故

十玩圖

李炎在做穎王時,在邸中豢養各種動物。他將這些動物中的“可人者”列爲“十玩”,繪成了《十玩圖》流傳後世。李炎給這些動物都取了外號,如鶴被稱爲“九皋處士”,白鷳被稱爲“玄素先生”,雞被稱爲“長鳴都尉”,龜被稱爲“靈壽子”,猴被稱爲“惺惺奴”,犬被稱爲“守門使”,驢被稱爲“長耳公”,貓被稱爲“鼠將”,鹿被稱爲“茸客”,鸚鵡被稱爲“辨哥”。

李炎心熱病

據《普濟方》等書記載,李炎曾患心熱病,羣醫束手無策。青城山一位姓刑的道人獻上紫花梨,絞汁服後,這才病癒。

李炎震懾神策軍

會昌二年(842年)四月,宦官首領仇士良見李炎日益親重宰相李德裕,非常恐懼,便散佈流言蜚語,稱“宰相作赦書,要削減禁軍衣糧和馬草料等費用”,欲以此激怒禁軍鬧事。李德裕聞訊後,立即向李炎面奏此事。李炎派使者到神策軍去宣佈御旨:“赦令是朕的意思,一切都是朕的安排,無關宰相之事,你們敢這樣?”將士們被震懾住了,恢復了平靜。仇士良惶惑不自安。

後世如何評價唐武宗?李炎有哪些相關軼事典故? 第3張

李炎與王才人

邯鄲人王氏十三歲的時候,因擅長表演歌舞,得入宮中。唐穆宗將她賜給當時還是藩王的李炎。王氏性情機智,在唐文宗病重時,協助李炎取得帝位。李炎即位後,王氏進號才人,深得恩寵。她身材纖頎,很像李炎。李炎每次在苑中游獵,王才人必然跟從,着袍而騎,校服光侈,略同李炎的形象。李炎和王才人相馳出入,旁觀者不知道誰是皇帝。李炎曾想立王才人爲皇后,但宰相李德裕說:“才人無子,家族又不顯貴,恐怕使天下議論。”李炎這才放棄。

李炎因修煉道術,長年服食丹藥而患病。王才人經常對親近的人說:“陛下天天煉丹,說我要長生不死。現在皮膚枯槁,我私下非常憂慮。”不久李炎病重,王才人侍於左右。李炎看着她說:“我氣息奄奄,情慮耗盡,要與你訣別。”王才人回答:“陛下大福未盡,怎麼說如此不祥的話呢?”李炎問:“真如我言,如何?”王才人回答:“陛下萬歲後,妾得以殉葬。”李炎不再說。到李炎病危時,王才人取出所積蓄的財物分送給宮人。李炎駕崩後,她在幄下自盡。當時嬪妃雖常妒才人專寵,但都感動她的義節。唐宣宗即位後,表彰王才人的節義,贈她爲賢妃,葬在李炎端陵旁的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