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後世如何評價明神宗?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後世如何評價明神宗?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7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朱翊鈞,即明神宗、萬曆帝,明朝第十三位皇帝,年號萬曆,在位共四十八年,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是明穆宗朱載坖第三子,生母是孝定太后李氏。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隆慶二年(1568)三月十一日被立爲皇太子。隆慶六年(1572年),明穆宗駕崩,十歲的朱翊鈞即位。明神宗在位之初十年,內閣首輔張居正主持政務,張居正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社會經濟有很大的發展,開創了“萬曆中興”的局面。萬曆二十年至二十八年(1592年—1600年)間主持了萬曆三大徵,鞏固了明朝疆土,但也耗費了大量帑銀。 明神宗執政後期,28年不上朝,而王朝依舊可以運行如常。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二十一日,明神宗去世,享年五十八歲,廟號神宗,諡號範天合道哲肅敦簡光文章武安仁止孝顯皇帝,葬十三陵之定陵。

軼事典故

父子親情

有一次明穆宗在宮中騎馬馳騁,朱翊鈞攔住馬對明穆宗說道:“父皇是天下的共主,萬一出了閃失,如何向天下交代呢?”明穆宗聽到這番話,趕緊下馬,抱起朱翊鈞走入宮中。

少時聰穎

神宗登基之初,就以他高貴的儀表給了臣僚們以深刻的印象。他的聲音發自丹田,深沉有力,並有餘音嫋嫋。從各種跡象看來,他確實是一個早熟的君主。他自己說過他在5歲時就能夠讀書,按中國舊時的計算方法,那時他的實足年齡僅在3歲至4歲之間。巴力盡管如此,在他御字之初,由於年齡太小,臨朝時還需要在衣袖裏抽出一張別人事先爲他書寫好的紙片,邊看邊答覆各個官員的呈奏請示。他自然不能完全明白紙片上所寫答語的含義,而只是一個尚未成年的兒童在簡單地履行皇帝的職責。

後世如何評價明神宗?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交好大伴

慈聖皇太后與太監馮保都喜歡書法。所以,朱翊鈞很小的時候書法就極爲工整。馮保在宮中,被皇帝稱作“伴伴”、“大伴”,小皇帝對於馮保非常畏懼。每次小皇帝與小太監玩的時候,看到馮保來了,就正襟危坐說:“大伴來了。”馮保的職責不但是對皇帝實行 一般的教育,有時還要代皇帝硃批。因此,他與張居正之間的聯繫要緊密一些。實際上,正因爲內有馮保,外有張居正,萬曆初年的新政才能順利地推行。張居正對於朱翊鈞的輔導和關懷無微不至,他爲皇帝安排了詳盡的視朝和講讀的日程表。大至朝廷用人之道,小至宮中的一些小節,張居正都要細細地與皇帝說。

呵護太嶽

張居正身爲輔臣,又是神宗的老師,自然有很大的權力,神宗對居正也是畢恭畢敬,言聽計從。史載“帝虛以委居正,居正亦慨然以天下爲己任,中外想望風采。”張居正所說所請,神宗大多稱善,並一一批准,就連神宗自己都說:“卿平日所言,朕無一不從。 ”甚至慈聖太后決定的事,張居正覺得不可行,神宗也要按張居正的意思說服太后然後行之。

神宗對張居正的請求不僅能從之,而且對彈劾張居正的官員皆給予申飭#貶黜,萬曆四年春正月,“御史劉臺劾大學士張居正專擅威福,如逐大學士高拱,私贈成國公朱希忠王爵,引用張四維、張翰爲黨,斥逐言官餘懋學、傅應楨,罔上行私,橫黷無厭。居正甚怒,見上辭政,曰:臣之所處者,危地也。言者以爲擅作威福,而臣之所行,正威福也。將巽順以悅下耶?則負國。竭公以事上耶?無以逃端擅之譏。伏地不肯起。上下御座,手掖之曰:先生起,朕當則臺以謝先生!詔下臺獄,杖之百,遠戍之。”可見,神宗對張居正呵護有加 。

喜愛讀書

自從張居正去世以後,萬曆脫出了翰林學士的羈絆;而自從他成爲父親以來,慈聖太后也不再幹預他的生活。但是,皇帝在這個時候確實已經成年了,他已經不再有興趣和小宦官去胡鬧,他變成了一個喜歡讀書的人。他命令大學士把本朝祖宗的“實錄”抄出副本供他閱讀,又命令宦官在北京城內收買新出版的各種書籍,包括詩歌、論議、醫藥、劇本、小說等各個方面。

明末三案

晚明三大疑案或稱明末三大案,明朝末期宮廷中發生的梃擊案、紅丸案、移宮案的總稱。這三起事件本身並不是很重要,但是卻標誌着明末紛亂和衰亡的開始,故有“三大案”之稱。

梃擊案是明朝三大迷案之一。事發時間明萬曆四十三年五月初四(1615年5月30日)瘋漢張差闖入太子宮,持棍亂打太子朱常洛,驚動朝廷。太子之爭,舉棋不定釀禍端,是報復,還是栽贓,撲朔迷離。最終張差以死而告終,梃擊疑案糊塗了結。

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朱常洛即位,爲泰昌元年,八月二十九日,因服用鴻臚寺丞李可灼的紅丸,病情稍緩,暖潤舒暢,直呼:「忠臣!忠臣!」於是下午三時復進一丸,九月一日五更時暴斃,在位僅29天,此爲紅丸案。

朱常洛登基後寵妃李選侍照顧皇長子朱由校遷入乾清宮。不到一個月後,朱常洛死於紅丸案。李氏與太監魏忠賢密謀,欲居乾清宮,企圖挾皇長子自重;都給事中楊漣、御史左光斗等,爲防其干預朝事,逼迫李選侍移到仁壽宮噦鸞宮,此爲移宮案。

後世如何評價明神宗?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第2張

人物評價

總評

朱翊鈞是明代歷史中在位最久的皇帝。明代歷史中以萬曆紀元的時間,持續將近48年之久。明神宗在位期間,前十年奮發圖強,中間十年由勤變懶,最後近三十年“萬事不理”。他的主要特徵,是貪酒、貪色、貪財而又貪權,始終“魁柄獨持”,可謂操權有術,從這一點說,他不是一個庸人之輩。但他又缺乏明太祖、明成祖那樣的雄才大略。他即位於十六世紀七十年代初,終於十七世紀二十年代。當時,正是整個世界處於翻天覆地的大變動時期。中國封建社會也已經發展到晚期,“天崩地裂”,新的生產關係開始萌芽,生產力有了巨大發展,也同樣處於由古代社會向着近代社會轉型的劇變前夜。在這個歷史的大變動中,由於幾千年中國封建制度的頑症根深蒂固,加上他沉溺酒色、財貨的心理病態,非但未能使中國跟上世界新潮流,迎來新時代的曙光,相反在他的手裏把明朝推向絕境,加快了其終結的歷史進程。

史書評價

《明史》:①神宗沖齡踐阼,江陵秉政,綜覈名實,國勢幾於富強。繼乃因循牽制,晏處深宮,綱紀廢弛,君臣否隔。於是小人好權趨利者馳騖追逐,與名節之士爲仇讎,門戶紛然角立。馴至悊、愍,邪黨滋蔓。在廷正類無深識遠慮以折其機牙,而不勝忿激,交相攻訐。以致人主蓄疑,賢奸雜用,潰敗決裂,不可振救。故論者謂明之亡,實亡於神宗,豈不諒歟。②“論者謂:明之亡,實亡於神宗。”

歷代評價

當時的朝鮮使臣對神宗評價頗高,許篈這樣稱讚萬曆皇帝:今 日臣等望見天威甚邇,龍顏壯大,語聲鏗鏘。朝鮮使臣對萬曆皇帝執政前期的勤政是極爲稱道的:因聞皇上講學之勤,三六九日,則無不視朝,其餘日則雖寒暑之極,不輟經筵。四書則方講孟子,綱目至於唐紀,日出坐殿,則講官立講。講迄,各陳時務。又書額字,書敬畏二字以賜閣老,又以責難陳善四字,賜經筵官,以正己率屬四字,賜六部尚書,虛心好問,而 聖學日進於高明。下懷盡達,而庶政無不修,至午乃罷,仍賜宴於講臣,寵禮優渥雲。嗚呼!聖年才至十二,而君德已著如此。若於後日長進不已,則四海萬姓之得受其福者。

沈德符評價萬曆皇帝少年的聰穎好學:昔英宗御極亦在幼衝,初不聞三楊諸公有此朝夕納誨,遂使王振得盜國柄,幾危宗社。則主上早歲勵精,真可只千古矣。

後世如何評價明神宗?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第3張

當時的禮部尚書馮琦在奏摺中評價萬曆皇帝執政後期的怠政:而方春秋鼎盛,正際中天之運。……此盛壯之年,正是理亂之會,若不將大小政務整頓一番,中外人心收拾一番,日復一日,盛年漸往,蠱惑益深,即欲挽不返之勢於倦勤之餘,亦無及矣。夫朝政未肅者,病在人情之惰,吏治未清者,病在士風之貪,君臣上下之睽者,病在行跡之疑,而其要在於服人心。陛下奈何以二百年固結之人心,一朝令其渙散至此乎?古稱成湯改過不吝,非是聖人無過,惟聖人乃能改過耳。漢武帝垂老而悔,唐德宗經亂而悔,千古更有何人?以聖主當盛年,一日不悔即漢唐,一日悔即堯舜。章疏可一日發,缺官可一日補,百姓所不便者可一日罷也。陛下何憚一日之發,不以成萬世之業,立萬世之名乎?

戶科給事中田大益曾忍無可忍地批評萬曆帝:“以金錢珠玉爲命脈。”

朝鮮使臣李恆福曾評價神宗的窮奢極欲:窮極侈靡,以龍腦沉檀屑雜以椒末塗屋壁,又督珠市,盡納其珠,擇其大顆,絡爲障子。又遣太監採珠於外,南方貢以珠,其重四兩,天下所貢無於此。此外大者不過三四錢,取之不遺餘力,長安市上龍腦。

民國曆史學家白壽彝評價:明神宗在位四十八年,前十年奮發圖強,中間十年由勤變懶,最後近三十年“萬事不理”。他的主要特徵,是貪酒、貪色、貪財而又貪權,始終“魁柄獨持”,可謂操權有術,從這一點說,他不是一個庸人之輩。但他又缺乏明太祖、明成祖那樣的雄才大略。

著名歷史學家范文瀾評價:神宗親政以後,獨攬大權,怠於政事而耽於享樂,日益揮霍侈靡,不知遏止。

歷史學家黃仁宇評價:總的來說,萬曆即位以後的第一個十年,即從1572年到1582年,爲本朝百事轉蘇、欣欣向榮的十年。北方的“虜患”已不再發生,東南的倭患也已絕跡。承平日久,國家的府庫隨之而日見充實。

當年明月評價:剛滿二十歲的他躊躇滿志,雖然他不喜歡張居正,卻繼承了這位老師的志向。自從正式執政以來,一直勤奮工作,日夜不息,他似乎要用行動證明,憑着自己的努力,也能夠治理好這個國家,至少比那個人強。

許文繼、陳時龍評價:神宗朱翊鈞是明代歷史中統治最久的皇帝。他的一生可以分成三個階段:10歲到20歲,他只是一個象徵性的權 威,凡事依大學士張居正而行;20歲以後,他開始親政,有一段時間勤於政務;後期怠於政事,酒色財氣,醉生夢死。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