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丁得孫簡介:《水滸傳》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七十九位

丁得孫簡介:《水滸傳》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七十九位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4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水滸傳》是我國曆史上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爲題材的章回體小說。作者爲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東人宋江領導的農民起義。那麼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丁得孫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丁得孫,古典小說《水滸傳》中的人物,一百單八將之一,面頰及全身都有疤痕,人稱中箭虎,原來是東昌府將領沒羽箭張清手下的副將。盧俊義攻打東昌府失敗,宋江前去支援,丁得孫被呂方、郭盛所捉,歸降了梁山。梁山大聚義中排第79位,對應天罡地煞星號爲地速星,任步軍將校。梁山受招安後,丁得孫參與了“徵四寇”的戰爭(百回本爲徵遼、徵方臘)。征討方臘時被毒蛇咬傷而死,死後追封義節郎。

丁得孫忠於宋王朝,多次隨宋江出征,一心等待招安。面頰連項皆傷疤,馬上會使雙飛叉;入得梁山來聚義,征戰疆場多廝殺。丁得孫被稱之爲中箭虎,可見他即使是滿身傷痕也無所畏懼,勇往直前,有些拼命三郎的味道。吳用點評張清時說,張清勇猛,全仗二人爲其羽翼,其實這話一點不假,想想,二人可能自身武功並不是多出色,但與張清的配合,絕對是一流默契。

丁得孫其人不見於宋元史料,也不見於《大宋宣和遺事》《宋江三十六人贊》以及元雜劇水滸戲等早期水滸故事和文學,這一角色,應屬於小說《水滸傳》的創造。

丁得孫簡介:《水滸傳》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七十九位

人物生平

人物背景

丁得孫首次出現是在《水滸傳》的第70回“沒羽箭飛石打英雄,宋公明棄糧擒壯士”。除在金聖嘆修改並評點的貫華堂七十回本中此回爲第69回外,各主要版本情況都基本相同。

爲了決定誰來擔任梁山寨主,宋江和盧俊義分別去攻打東平府和東昌府。宋江打下東平府後,見白勝前來彙報,原來盧俊義在東昌府一直無法取勝,因爲有一員善於飛石打人的猛將張清,而他的手下副將,有兩人,一個是花項虎龔旺,另一人就是中箭虎丁得孫,此人“面頰連項都有疤痕,馬上會使飛叉”。

出戰被擒

宋江來到東昌府城下,見張清出馬,丁得孫作爲副將從“陣內門旗影裏”的右邊閃出。

張清打傷梁山多員將領後,雙方進入僵持狀態,丁得孫被梁山將領呂方、郭盛截住在一邊。龔旺失了兵器被捉,因此丁得孫不敢投叉攻擊,只能死命抵敵呂方、郭盛。這時梁山將領燕青射了一枝弩箭,正中丁得孫馬蹄。丁得孫因此被呂方、郭盛生擒。

丁得孫簡介:《水滸傳》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七十九位 第2張

歸順梁山

梁山衆將用計抓住張清並使其歸降後,張清又向梁山推薦了獸醫紫髯伯皇甫端。同時宋江命人放出被俘虜的丁得孫和龔旺,說服他們歸順梁山。因此丁得孫是一百單八將中最後加入梁山的之一。

丁得孫上梁山後不久,梁山便進行了大聚義。他在石碣上排名第七十九,爲“地速星中箭虎丁得孫”。但安排職位時,從在東昌府時的馬軍將領變爲“步軍將校”之一。

南征北戰

在絕大多數版本的《水滸傳》中,大聚義後便進入了梁山受招安、徵寇環節,在各個版本的招安徵寇故事中,丁得孫都沒有太出彩的表現,主要仍作爲張清的副將出現。其中在“吳加亮布四鬥五方旗,宋公明排九宮八卦陣”一回中,丁得孫是張清帶領下的“哨馬”之一。 而在“梁山泊十面埋伏,宋公明兩贏童貫”一回中,丁得孫更與龔旺配合,協助張清,帶領三百餘騎馬軍,打敗了童貫手下的嵩州都監周信。 120回本中徵田虎時,丁得孫與龔旺、李立、石勇、陶宗旺,率領步兵從後宰門殺入僞晉王宮,令田虎的太子田定聞變自刎。

人物結局

在征討方臘的過程中,丁得孫隨盧俊義攻取歙州並昱嶺關,將要攻下歙州之前,丁得孫在山路草中被毒蛇咬了腳,毒氣入腹而死。 方臘被剿滅後,宋江等回京聽封,龔旺與其他陣亡偏將(地煞)一樣被追封爲義節郎。

出處考究

丁得孫其人不見於宋元史料,也不見於《大宋宣和遺事》《宋江三十六人贊》以及元雜劇水滸戲等早期水滸故事和文學,這一角色,應屬於小說《水滸傳》的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