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明成祖朱棣的生母到底是誰 究竟是漢人還是蒙古人

明成祖朱棣的生母到底是誰 究竟是漢人還是蒙古人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6.4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明成祖朱棣的生母是誰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明成祖朱棣是我國明朝時一個雄才大略的皇帝,他都北京、修紫禁、掃蒙古、下西洋、平安南、編大典,所立的功勳無一不輝耀今古。但他的上位經歷卻比較尷尬,因爲他是以藩王之身起兵推翻了太祖朱元璋親自指定的繼承人建文皇帝,才奪得的皇位。

叔篡侄位,這在講究身份等級倫理的古代宗法制社會,屬於大逆不道的行爲。朱棣爲了縮小自己篡位的影響,宣傳自己的正義性,對明朝初年史料進行了編排,這其中一個後果就是他的生母到底是誰竟然成爲了一個歷史謎團

明成祖朱棣的生母到底是誰 究竟是漢人還是蒙古人

朱棣爲什麼要在生母身份上做文章,主要還是受制於我國古代以嫡長制度爲核心的宗法制。根據宗法制度,皇后所生的兒子爲嫡子,妃嬪的兒子爲庶子,嫡子的繼承權優先於庶子。因此,雖然明朝官方史書,比如《明實錄》的記載等,還有朱棣及其子孫,多次宣稱朱棣是馬皇后生的嫡子,但自明朝開始,對朱棣的身世來源還是有很多不同的聲音。

第一種:朱棣生母爲馬皇后,代表爲《明實錄》、《明史》等官修史書,還有朱棣授意編撰的 《天潢玉牒》、《皇明世系》等。這些史書裏都聲稱馬皇后生了五個嫡子,即懿文太子、秦王、晉王、成祖、周王。

朱棣篡位時,懿文太子、秦王、晉王早已過世,因此朱棣如果是馬皇后兒子的話,那他可就成爲了馬皇后嫡子裏最年長的,繼承皇位的正義性可不天經地義了?

明成祖朱棣的生母到底是誰 究竟是漢人還是蒙古人 第2張

當然,後世人對這種說法多有質疑,有些人認爲馬皇后只生了兩三個兒子,甚至有人認爲馬皇后根本沒有兒子,明朝也有這樣的記載支持:“孝陵閹人俱雲,孝慈高皇后無子”(談遷《棗林雜俎》)。馬皇后的生育情況成謎,不得不說是朱棣篡位後爲了名分之爭導致的後果。

第二種:朱棣生母爲蒙古妃,朱棣乃元順帝之子。

《蒙古源流》卷八記載:“先是蒙古託袞特穆爾烏哈噶圖汗(案即元順帝)歲次戊申,漢人朱葛諾延(案即朱元璋)年二十五歲,襲取大都城,即汗位,稱爲大明朱洪武汗。其烏哈葛圖汗之第三福晉系洪吉喇特托克托太師之女,名格勒德哈屯,懷孕七月,洪武汗納之。越三月,是歲戊申生一男(案即成祖)。”

明成祖朱棣的生母到底是誰 究竟是漢人還是蒙古人 第3張

這書說朱棣母親爲元順帝妃,而且朱棣是元順帝之子,這樣的記載我們可以視作荒誕,不必相信。

第三種:朱棣生母爲蒙古妃翁氏(弘吉剌氏)。

劉獻遷《廣陽雜記》卷二記載“明成祖非馬後子也。其母甕氏蒙古人。以其爲元順帝之妃,故隱其事。宮中別有廟,藏神主。世世祀之,不關宗伯。有司禮太監爲彭恭庵言之。餘少每聞燕之故老爲此說,今始信焉。”

元朝的統治者是蒙古人。朱元璋轉戰各地,後宮之中收有蒙古妃也不是不可能,至於是不是元順帝妃可以進一步商榷。因此有部分學者也支持朱棣生母爲蒙古妃的說法。

第四種:朱棣生母爲達妃,依據黃佐《革除遺事》,此說不足信。

黃佐對於建文帝深表同情,而對明成祖奪位大加貶斥。清人朱彝尊評價說:“黃佐《革除遺事》與當時記錄建文事諸書,蓋於虛妄之說,就未能盡加芟削。”(見《四庫全書總目·革除遺事》),就此書言成祖爲達妃所生是別有用心的。

明成祖朱棣的生母到底是誰 究竟是漢人還是蒙古人 第4張

第五種:朱棣生母爲碽妃。這種說法最爲明史學者推崇,因爲它有個最可信的證據是《南京太常寺志》。

《太常寺志》對明孝陵神位的記載:

孝陵祀太祖高皇帝、高皇后馬氏。左一位淑妃李氏,生懿文太子、秦愍王、晉恭王;右一位碽妃,生成祖文皇帝。

太常寺掌管國家宗廟禮儀,一般認爲太常寺對皇家血統的記載比較可信。可惜的是這本書現在早就失傳,不過明朝有不少人曾經看過,而且留下了記載。比如明人李清在《三垣筆記》中說,他與錢謙益於弘光元旦謁孝陵,開啓寢殿驗證《南京太常寺志》所記真僞,發現果如其記述。明末入視過孝陵神位的有張岱,張岱在《陶庵夢憶》“鐘山”條下寫道:

“壬午七月,朱兆宣簿太常中元祭期,岱觀之……近閣下一座,稍前,爲碽妃,是成祖生母。”

明成祖朱棣的生母到底是誰 究竟是漢人還是蒙古人 第5張

比如明朝人何喬遠寫道:

臣於南京見《太常寺志》,雲帝爲妃所生,而玉牒則爲高後第四子。玉牒(皇室家譜)出當日史臣所纂,既無可疑。南(京)太常職掌相沿,又未知其據。臣謹備載之,以俟後人博考。

明成祖朱棣的生母到底是誰?馬皇后?還是漢妃,高麗妃,蒙古妃?不管怎麼說,朱棣起兵奪位行篡位之實,爲了名分問題,他能想到的最有效的回擊辦法就是堅稱自己是高皇后嫡子,而且在史書裏編造了太祖晚年要傳位於自己的種種謊言,也許他的生母是誰會永遠地成爲一個歷史疑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