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歷史上孫權爲何會四次遷都?真相是什麼?

歷史上孫權爲何會四次遷都?真相是什麼?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9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都城作爲王朝的政治中心,乃是一個王朝最爲重要的所在,說到這個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

第一次:吳縣—京口(穩固統治,進取荊州)

公元200年孫策遇刺身亡,年僅18歲的孫權開始執掌東吳。自公元200年至公元208年,孫權的治所一直在吳縣(今江蘇蘇州)。吳縣是吳郡的治所,自孫策橫掃江東六郡,就把治所設在了吳縣,因爲孫策是吳郡富春縣人,也因爲吳郡是孫策最早奪取的一塊地盤。

孫策身死,年紀輕輕的孫權初掌大權,江東內部其實非常不穩固。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人心不穩,大家都不看好孫權準備隨時離開(未有君臣之固);二是有人想另立山頭,比如廬江太守李術公然反叛孫權;三是江東內部的山越虎視眈眈,隨時準備搞事情(深險之地猶未盡)。

所以孫權掌權後,首先要做的就是穩固自己的統治,他用了七八年的時間,理順了內部關係,打壓了山越的躁動,按照魯肅的既定計劃,江東的下一步進取方向是荊州!207年、208年孫權兩次征討黃祖,終於幹掉了殺父仇人,此時吳縣已經不適合作爲治所所在。

因此在公元208-209年期間,孫權將治所從吳縣遷至京口(今江蘇鎮江),從地圖上可以看出,相較於吳縣,京口更加靠近北方,也更加接近荊州,更利於孫權向外擴張。

第二次:京口—建業(吳蜀聯盟,北抗曹操)

歷史上孫權爲何會四次遷都?真相是什麼?

赤壁之戰擊敗曹操後,劉備經略荊南四郡,孫權曾嘗試進攻合肥,可惜沒有成功。周瑜去世後,孫權把江陵借給劉備,同時把妹妹嫁給劉備,吳蜀聯盟進入了前所未有的蜜月期。

可是雖然曹操赤壁遭遇失敗,但並沒有遭受很大的損失,依然有餘力南下征伐。211年,孫權把治所從京口遷到了秣陵(南京),並在第二年修築了石頭城,改秣陵爲建業(十六年,權徙治秣陵。明年,城石頭,改秣陵爲建業)。自此,南京作爲“六朝古都”開始閃耀千古。

關於孫權把治所選在建業,有很多因素。比如張紘訪問當地長老,聽說金陵地勢有王者之氣,當年秦始皇因忌憚金陵王氣特意挖斷連綿的山岡,更名爲秣陵。劉備到京城見孫權,路上經過秣陵,觀察周圍山勢後也勸孫權遷徙到秣陵。其實除了張紘和劉備的建議,建業的地理位置也很關鍵。

孫權這次遷都,戰略意圖也很明確,遭遇赤壁之敗後,曹操已然放棄從荊州南下的企圖,而是打算改以揚州爲主攻方向,即所謂“四越巢湖”,即經壽春、合肥至巢湖,再沿濡須水南入長江。而且即使曹操從荊州方面進攻,也有劉備在那頂着,所以孫權營建石頭城,把治所選在建業,是爲了抵禦曹操,並伺機北上。

第三次:建業—武昌(稱臣曹魏,對抗劉備)

吳蜀聯盟度過了幾年的蜜月期,自公元214年劉備入蜀奪取益州之後,孫權索要荊州,雙方就開始出現嫌隙。至公元219年,關羽北伐襄樊威震華夏,孫權和呂蒙按照謀劃襲取荊州殺害了關羽,至此吳蜀聯盟徹底破裂。孫權既然敢背盟偷襲,說明他已經做好了迎接劉備報復的準備。

孫權奪回荊州後,考慮到上游“一旦有警,水道溯流二千里,不相赴及”,意思就是距離太遠,來不及反應,做出了遷都武昌的決定。黃初二年(221年)四月,劉備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漢。同年,孫權自公安遷都鄂州,改鄂州爲武昌,並隨即修築武昌城。

曹丕稱帝后,孫權便遣使請求成爲魏的藩屬,十一月,曹丕賜給孫權九錫,冊封其爲吳王事。一方面孫權向曹魏稱帝,另一方面孫權把治所從建業遷至武昌,很明顯此時東吳的戰略方向已經轉變爲全力對抗蜀國。公元222年陸遜在猇亭大敗劉備,取得了夷陵之戰的勝利,孫權的“小計謀”又一次得逞了。

歷史上孫權爲何會四次遷都?真相是什麼? 第2張

第四次:武昌—建業(塵埃落定,虎踞龍盤)

夷陵之戰後,孫權和魏國決裂,曹丕感覺被孫權戲耍,排除三路大軍伐吳,結果無功而返。面對曹丕的大軍,孫權遣使向劉備請和,劉備答應了孫權的請求。公元223年劉備病逝,諸葛亮派鄧芝出使吳國,孫權決意與曹魏徹底斷絕關係,吳蜀重新結盟。

此後魏蜀吳三方進入了相對穩定的時期。公元229年,借石亭之戰大敗魏國之勢,孫權於武昌登基爲帝,建國號爲吳。同年九月,孫權再次把都城遷到了“舟車便利,無限險之虞。田野活饒,有轉輸之籍”的建業,以圖進有利可戰、退有險可守。也從此開啓了王朝以南京爲都的歷史先河。

雖然我個人並不喜歡孫權,但孫權可以稱爲一個合格的政治家,也能算是一代梟雄。他的四次“遷都”,每一次治所的變化,都有着很深的時代背景,也伴隨着江東政權戰略的轉變。赤壁之戰孫權在柴桑,北抗曹操孫權在建業,夷陵之戰孫權在武昌,這份果決與謀劃非常令人欽佩。

另外還有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吳縣、京口、建業、武昌四座城市都是長江沿岸的城市,長江天險真是讓孫權用到了極致。孫權作爲石頭城的營造者,南京作爲首都的第一位帝王,也有真深刻的歷史文化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