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明朝楊廷鑑爲李自成寫過標語,爲什麼卻拒絕做清朝官員

明朝楊廷鑑爲李自成寫過標語,爲什麼卻拒絕做清朝官員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8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明朝末年,曾經有一個狀元,經歷奇特。他本來可以有着大好的前途,不過趕上了末世,本來可以投靠清朝,可他氣節很高,不願意做降臣。他就是明末最後一個狀元楊廷鑑。

明朝楊廷鑑爲李自成寫過標語,爲什麼卻拒絕做清朝官員

楊廷鑑是一個奇人,不僅因爲他高中狀元,而是在此之前,他就已經夠傳奇了。楊廷鑑的祖上是東漢太尉楊震,在古代認祖宗的不少,但楊廷鑑卻是有譜所載,一代代傳承的。楊震33世孫楊士英在南宋紹定年間從臨川遷徙到前黃,世代繁衍,耕讀爲家。前黃距離武進很近,所以很多史料又稱楊廷鑑是武進人。

他的奇還在於沒有登科的時候,已經名滿江南了。當時他的才學和人品備受推崇,時人稱他“自幼習勤苦,不好鮮衣紈綺”。他的老師,是禮部尚書孫慎行和副都御史張清惠。作爲布衣,能拜入這樣的朝中大員名下,楊廷鑑的經歷確實有些傳奇

明朝楊廷鑑爲李自成寫過標語,爲什麼卻拒絕做清朝官員 第2張

當朝廷科考時,楊廷鑑正好遇到自己老師張清惠也被宣召入朝。師生二人一同前往京師,在北上的路上。張清惠對自己的學生寄予了非常大的希望。他說:我們是老了,功名對你來說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現在國事衰微,都看你們這些後生晚輩的了。(科名君自有之,吾輩相期更有遠大於此者)

這一年是1643年,也是明朝最後一次開科取士。在路上,楊廷鑑別過了自己的老師,中途順道去看望孫奇峯。孫奇峯是楊廷鑑父親的好友,理學功底頗深,正在河南居住。可是就是這次訪友出了一點意外。

李自成在襄陽自稱新順王,並在河南汝州殲滅明陝西總督孫傳庭的主力,正好將楊廷鑑抓住了。

明朝楊廷鑑爲李自成寫過標語,爲什麼卻拒絕做清朝官員 第3張

農民軍倒也不清楚楊廷鑑到底有多出名,到底有什麼本事,但看到是個讀書人,就要留他做謀士。雖然李自成當時聲勢浩大,農民軍也缺乏有墨水的文人,楊廷鑑深受儒家思想的薰陶,常常以忠義爲準則,不敢加入農民軍。

農民軍沒有爲難他,不過還是留下他來寫標語。這樣,楊廷鑑免費做了一段時間的文書,爲農民軍寫下了“均田免糧”、“開了大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等等標語。

在取得農民軍的信任之後,楊廷鑑終於找了個機會,抽身離開河南,北上來到了京師。他拜訪了父親的老友,爲農民軍打工之後,居然還順利趕上了會試。

明朝楊廷鑑爲李自成寫過標語,爲什麼卻拒絕做清朝官員 第4張

以楊廷鑑的才華,通過會試自然是沒有問題。以往的殿試,通常是在第二年舉行,那時候軍情緊急,殿試也就緊跟着開始了。在金鑾殿上,崇禎的問題是如何選人?楊廷鑑不同於其他士子,他有做過高官的老師,又有在農民軍中的經歷,爲此,他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取士先品行,而後文辭,用人貴樸誠而賤浮,競論邪正,不論門戶……

這個觀點讓崇禎大爲讚賞,不過楊廷鑑的選人觀還來不及驗證對錯,第二年李自成就攻入了京師,崇禎皇帝自縊殉國了。

明朝楊廷鑑爲李自成寫過標語,爲什麼卻拒絕做清朝官員 第5張

農民軍再次和楊廷鑑見面了,此時一個是新興的政權,一個是剛剛當上翰林院修撰的狀元,再加上以前的合作關係,按理來說該擦出火花來吧?然而,楊廷鑑還是不願意爲大順政權效力,他偷偷離開京城,在一片戰亂中輾轉千里,又回到了老家。

一直有傳聞說,清軍入關之後,楊廷鑑效力了清廷,出來做了大官。爲此,在他身後入選當地先賢祠時,還有很多文人挖苦諷刺。然而,無論是史料還是家譜,從來沒有楊廷鑑在清朝做官的記錄,連他的官職、時間都是一片空白。所以,基本上可以肯定,這位狀元沒有成爲清廷的降臣。

明朝楊廷鑑爲李自成寫過標語,爲什麼卻拒絕做清朝官員 第6張

其實,清廷也曾屢次招他爲官。順治入關後的第三年,清廷就徵召楊廷鑑,但是他以生病爲理由拒絕了。順治七年,洪承疇舉薦楊廷鑑爲官,他以母親丁憂而拒絕了。順治九年,皇帝親自詢問楊廷鑑的同鄉以及他的兒子楊大鯤,打聽楊廷鑑的病情,並再次請他出山,楊廷鑑還是拒絕了。他以自己名望在當地興辦學校,舍粥賑災,做了不少好事。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