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北魏大臣楊津生平簡介,楊津爲什麼不願當刺史

北魏大臣楊津生平簡介,楊津爲什麼不願當刺史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0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楊津(469~531年),字延祚,北魏大臣。魏孝文帝令改字“羅漢”,弘農華陰(今陝西華陰市)人,楊播之弟。由於他家是拓跋氏皇室的外戚,所以,當楊津11歲就被引入後宮,侍奉文明太后,授侍御中散。當時,孝文帝拓跋宏年幼,由文明太后臨朝執政。她喜歡楊津相貌端莊,知禮義,就擢升爲符璽郎中。

楊津生性聰明,在宮中言行謹慎,保守機密,很少與親友接觸,且不趨附權貴。司徒馮誕原與楊津相交,這時,他也有意與馮誕疏遠。後來以振威將軍頭銜,領監曹奏事令,再遷太子步兵少尉,成爲皇帝的親隨。文明太后死後,北魏孝文帝掌權,爲加強對中原地區的統治,接受漢族文化的影響,拉攏漢族地主士大夫,鞏固政權,便決定將都城從平城(今山西大同市)南遷洛陽。太和十七年(493),孝文帝假稱“南伐”,領兵20萬南下,任用楊津爲都督徵南府長史。大軍到達懸瓠(今河南汝南縣),加授楊津直閣將軍。後遷長水校尉,仍直閣。

北魏大臣楊津生平簡介,楊津爲什麼不願當刺史

景明二年(501),楊津隨宣武帝元恪遊北亡西山,發生了咸陽王元禧謀反事件。楊津與叛亂無牽連,更受宣武帝信任,因此被拜爲左中郎將,後遷爲驍騎將軍。永平年間,楊津奉調出朝,以徵虜將軍頭銜任岐州(治今陝西鳳翔縣)刺史。他在任善於治理,對部下官吏治理較嚴。一旦發現屬官有貪財行爲,便以書信指責勸其認罪,令其改正。他對政務民事,事必親躬。即使是民間發生的搶劫偷盜事件,他也立即認真處理。後以母喪去職。

延昌末年(515),復起爲右將軍,任華州(治今陝西大荔縣)刺史。以前,該州徵收稅絹時,官府使用的尺子超長,不合標準,多收了百姓的稅絹。經辦的官吏將多收的絹私分,苦害百姓。楊津到任後,下令用標準尺收絹,並對繳納優質絹的百姓獎勵一杯酒,以示表彰。對繳納的絹質量差不夠尺寸的百姓,不給其喝酒,以示告誡。這樣以來,百姓爭相繳納好絹。官府收稅工作比以前順利得多。

孝明帝元詡正光年間,北魏統治者對農民的剝削更加殘酷,迫使廣大農民背井離鄉,北方六個軍鎮士兵的生活待遇也日趨貧困。而貴族階級卻極端腐化奢逸,貪污成風,終於爆發了北方六鎮起義。在這種形勢下,楊津被派往接近六鎮的定州(今河北定縣)防禦起義軍。孝昌元年(525),楊津以撫軍將軍任定州刺史,領兵北進。二年,他在定州左人城(今河北唐縣)一帶與懷朔鎮鮮于修禮領導的起義軍作戰,被朝廷擢兼吏部尚書、北道行臺。後與另一支義軍杜洛周部在定州作戰,又被加封開國縣侯,食邑1000戶。不久,楊津被杜洛周打敗,當了俘虜。後來,杜洛周又被另一支起義軍葛榮吞併,楊津又爲葛榮俘獲。當北魏政府軍打敗了葛榮起義軍後,楊津回到了洛陽。

孝莊帝永安元年(528),楊津被任命爲荊州(治所在今河南魯山縣)刺史。但他害怕起義風暴,不願去上任。第二年兼任吏部尚書。當年五月,原來流亡於江南的北海王元顥,在梁武帝的支持下領兵北返,攻破洛陽。孝莊帝北逃時楊津未能逃出,在洛陽城中守護皇宮。七月,爾朱榮領兵南下打敗了元顥,孝莊帝返回洛陽。楊津向莊帝陳情請罪,孝莊帝不但沒有責怪,反而將他擢升爲司空,加授侍中。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