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明朝建立之初兵力不足 劉伯溫又是如何巧妙化解的

明朝建立之初兵力不足 劉伯溫又是如何巧妙化解的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3.4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本站小編就給大家帶來明朝軍隊,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軍隊是建立和維護一個國家穩定的基礎,一切政治集團若想獲得最終的統治權,背後都必須要有軍隊的支持,大明王朝也不例外。畢竟明朝和爲了推翻元朝幹過不少仗,肯定也死了很多人。那麼面對大明剛剛成立的時候,兵力不足的情況,劉伯溫如此巧妙化解,我們今天就來講一講。

明朝建立之初兵力不足 劉伯溫又是如何巧妙化解的

在劉基研究的古代兵制裏,有徵兵制和募兵制兩種。所謂徵兵制就是以兵務農、以農養兵,全民皆兵,用時召集,這樣做不但兵員素質良好,背景也很清楚,國家平時又不用擔心養兵的費用。不過這些兵員幾乎全部出自農村,如果遇上長期的戰事,必將直接影響農村的生產,而且這種兵源相對有限,不適合迅速集結和進行大規模作戰。

明朝建立之初兵力不足 劉伯溫又是如何巧妙化解的 第2張

除了徵兵制,還有募兵制。所謂募兵制就是收攬社會上的閒散人員,讓他們以當兵爲職業,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收攬社會上的一些無業遊民,並且這些人員在數量上和服役的時間上都可以不受農耕的限制。不過,相對徵兵制,募兵制最大的缺點就是國家要維持很大一批常備軍,這樣一來,在軍費方面無疑是個巨大的開銷,而且募來的士兵中會有一些來路不明的人,很容易反叛或逃亡。

明朝建立之初兵力不足 劉伯溫又是如何巧妙化解的 第3張

劉基針對這兩種兵制,各取所長,想出了一個比較折衷的方法,既能使戰鬥力和生產力保持一致,又不會出現太多的失誤,這種制度被稱爲衛所制。衛所制的兵源主要從四個方面獲得:第一批稱爲從徵,指那些從朱元璋起事便開始跟隨他打天下的士兵;第二批稱爲歸附,指那些從羣雄和元朝部隊投降過來的士兵;第三批被稱爲謫發,這類人是在軍事行動中,因爲戰鬥急需人手從牢獄中放出來幫助打仗的囚犯,也叫恩軍;最後一批被稱爲垛集,也就是被徵召上來的士兵,這些士兵多數是按當時的人口比例,從每戶之中徵上來服兵役的。

明朝建立之初兵力不足 劉伯溫又是如何巧妙化解的 第4張

在這四批士兵中,前兩批是主要軍力人選,後兩批則屬補充軍力。衛所制規定,這四類兵種都必須娶妻生子,世襲爲兵,如果無子孫繼承,就要從原籍的家屬壯丁中選人補充。這種規定既保證了軍隊的穩定兵源,也讓這些武裝了的軍隊成爲了兵營式的家庭羣體。與此同時,因爲朱元璋在建國之初就將百姓劃分在一定的生活區域中,每個人在出生的時候就規定了他的職業,編輯成明代的戶口。在這本戶口中,軍籍和民籍、匠籍是當時的三大戶籍類別。享有軍籍的人和普通百姓不同,他們不受普通的地方行政官員管治。

明朝建立之初兵力不足 劉伯溫又是如何巧妙化解的 第5張

每戶若有一人應徵入伍,那麼這戶將受政府的優待,免去這家一人的差役。被充軍到衛所的士兵本身稱爲正軍,隨軍的子弟被稱爲餘丁或軍餘,將校的子弟被稱做舍人。這些人平時的糧食支出均由國家按月發送,稱爲月糧。軍中規定,馬軍月支兩石米,步軍總旗月支一石五斗米,小旗月支一石二斗米。步軍又分守城和屯田兩種,守城的月支一石米,屯田的只有半石。恩軍的標準是四口以上支一石米,三口以下支六鬥米,無家口的爲四鬥米。其他方面如冬衣、棉布、夏衣、夏布每年都會按人口分到一件,出征的時候還會分給棉襖和鞋褲。軍隊根據人數和性質分爲衛、所兩個級別,五千六百人稱衛,設有指揮使。衛的下面又分成五個千戶所,每個千戶所一般是一千一百二十人,設有千戶。千戶之下又分成十個百戶所,每百戶所一百一十二人,設有百戶。百戶之下是旗,設有總旗兩個,小旗十個,每個總旗領五個小旗,一小旗爲十人。

明朝建立之初兵力不足 劉伯溫又是如何巧妙化解的 第6張

這些大大小小的軍隊編製成軍,以衛所爲單位,分佈在地理位置險要的地方,小的據點設所,重要的據點設衛,這樣衛所相關聯,散佈在一個大的地區裏,形成了軍區,每個軍區都由若干的衛所組成,設立的都指揮使成爲這個軍區的最高軍事機構的最高指揮長官。到洪武二十五年(1392),大明疆域的軍事防禦體系纔算基本定形,全國共建有十七個都指揮使司,分別隸屬於五軍都督府,內外共有三百二十九個衛,守禦千戶所六十五個,京師部隊人數佔全國士兵總人數的六分之一。

明朝建立之初兵力不足 劉伯溫又是如何巧妙化解的 第7張

小編有些感嘆劉伯溫的聰明,面對明朝初期的狀況,劉伯溫居然能夠想到這麼周全的辦法,不知道朱元璋心裏有沒有佩服劉伯溫。反正小編是佩服的五體投地了。能看到各類兵種的利弊,把他們安排在最適合的位置。這種物盡其用的智慧,可不是人人都有的。大明軍事的強悍,和劉伯溫真是離不開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