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岳飛之死的間接原因,觸碰到了皇帝的神經導致的

岳飛之死的間接原因,觸碰到了皇帝的神經導致的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8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靖康二年(1127)的靖康之變,宣告了北宋王朝的滅亡。金軍擄走了宋徽宗、宋欽宗及趙氏宗室、大臣三千餘人,又策劃、建立了以劉豫爲帝的僞齊政權,統治黃河以南地區,鎮壓抗金活動。與此同時,宋徽宗第九個兒於康王趙構重建南宋王朝,形成宋金對峙的局面。沒過幾年,金國與僞齊的矛盾日益加劇,兩河地區的抗金斗爭又此起彼伏,全國就放出風聲說,要把宋欽宗的兒子趙湛送回宋都汴京,以就大位。這麼做,一方面是威脅僞齊主劉豫、示意隨時可能將他廢去;一方面也是威脅宋高宗趙構:若不俯首聽命,將用欽宗之子來取代他。岳飛請立資宗之事,就發生在這個時候。

岳飛之死的間接原因,觸碰到了皇帝的神經導致的

有關資宗的解釋,本身就是一個懸而未決的謎。有人認爲資宗即“躋宗”,“躋”字作“升”字解。欽宗是徽宗長子,在嫡長子繼承的宗法制度下,他的後代是皇位的合法繼承人。而高宗卻是徽宗第九子,因此乞立資宗的意思.是建議把高宗養子建國公,從第九房升到長房,即立爲欽宗之子。這樣,金國就沒有理由再送個欽宗的後代回來繼承皇位了。另一種意見認爲,資來是資善堂宗室的簡稱。高宗唯一的兒子,在建炎三年(1129)的明受之變(即苗劉之變)中喪生,太宗一支的嫡系子孫又都被擄北上,不得已在太祖後裔中選一孩子養在宮中,並立資善堂爲其書院。這孩子雖被封爲建國公,卻並沒有明確立爲高宗嗣子,因此乞立資宗,是要求正其名分。確立其皇子的地位,表示嗣君已立.以挫敗金國再送嗣君、威脅高宗的陰謀。第三種意見認爲,“資”有發祥或源泉的意思,資宗即宗族中統始的這一支。徽、欽二帝及高宗都是太宗的後裔,趙氏的資始之宗是指太祖的子孫。因金國欲立欽宗之子爲傀儡皇帝,使以徽宗第九子身份即位的高宗不自安,故乞立資宗是建議立更爲正宗的太祖的子孫,以此“沮虜之謀”。雖然三種說法涉及的資宗是同一人,即高宗養子建國公,但關於資宗的解釋,在當時是個極其敏感的問題,它會在高宗心中產生截然不同的反應,還關係到岳飛的死因。因此,史學界曾爲此爭論了一段時間,至今尚未有定論。

岳飛之死的間接原因,觸碰到了皇帝的神經導致的 第2張

岳飛請立資宗之事,在張戒《默記》中,有薛弼所敘的一段史料:紹興五年(1135)正月,岳飛入朝覲見高宗時,面奏乞正資宗之名,受到高宗呵斥,嚇得面如死灰而退。圍繞這一記載,後人產生了許多歧異之說。

其一,是岳飛究竟有沒有“面奏”?一說認爲,張戒《默記》雖已失傳,但熊克《中興小紀》、李心傳《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均加以引用,說明宋人也以爲這一記載是可靠的。一說引岳珂所編《鄂王行實編年》指出,建儲之議是岳飛在鄂州軍營寫成後密奏,並無面妻之事。既無面奏,高宗當面訓戒之語,也是張戒、薛弼捏造的。於是,持前說者又引證秦檜政敵趙鼎的《辨誣筆錄》,指出趙鼎與岳飛並無宿怨,但也在書中記載了這件事,而岳珂的書中沒有記,只不過是爲尊者諱而已。持後說者也引南宋史官章穎之語,說明所謂面奏被斥之事,是秦檜密探嫁罪於人的秋蟬脫殼之計。

岳飛之死的間接原因,觸碰到了皇帝的神經導致的 第3張

其二,是岳飛的提議究競是目無君王,還是體貼聖意?一說高宗乃太宗後裔,但岳飛一心想對付金人陰謀,大膽建議高宗不承認自己父兄的後人(即金國欲送回的趙湛),而改立太祖之後,實爲犯忌。說明岳飛心中只知有國而不知有家,只知民族利益而不考慮帝王尊嚴。另一種意見認爲,岳飛是高宗一手提拔的,對高宗感恩戴德。高宗無子,而金人要立欽宗之子,是對高宗的威脅。如擡出太祖的於孫與之對抗,當可挫敗金人的陰謀,不僅對國家有利,也可使高宗穩坐帝位。因此,岳飛此舉不僅以國事爲重,也是善於體貼高宗的表現。

其三,是乞立資宗之事,是否導致岳飛的被害?一部分學者認爲,岳飛請立太祖的後人,犯了大忌,加之他一再提出迎回二聖(徽、欽二帝),也觸及高宗心病,促使高宗日後誅殺岳飛。另一種意見認爲,岳飛從未主張高宗應將皇位交還欽親或欽宗後人,請立資宗主要是對抗金人之謀,因此根本不會特別觸怒高宗。高宗的訓誡只是因爲他越職言事,否則不會在事後派人去安慰他,又將他連升三官。岳飛的殺身之禍,還是因爲他堅持抗金、反對和議而招致的。 資宗究竟是指什麼?岳飛請立資宗的真相究競如何?仍是值得進一步探究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