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一戰斬殺匈奴十數萬,匈奴十年不敢妄動,又是奸佞一句話,身死國滅

一戰斬殺匈奴十數萬,匈奴十年不敢妄動,又是奸佞一句話,身死國滅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5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的一首《出塞》詩唱頌千古,讀來令人蕩氣迴腸,撼人心魄。《千字文》載:“起翦頗牧,用兵最精。”講的是戰國四大名將,秦之起翦:白起、王翦。趙之頗牧:廉頗、李牧。而其中李牧一戰斬殺十萬匈奴鐵騎,打得匈奴人十年不敢南下牧馬和叩邊,此後千年無人能望其項背!

一戰斬殺匈奴十數萬,匈奴十年不敢妄動,又是奸佞一句話,身死國滅

李牧(不詳-公元前229年),嬴姓,李氏,名牧,柏仁(今河北隆堯)人,戰國時期的趙國軍事家,與白起、王翦、廉頗並稱“戰國四大名將”。

在春秋戰國時期,地理位置最不好的,算是趙國了。它四面環敵,燕.齊.魏.韓.秦,七雄佔了五。趙國不僅像別的諸侯國一樣來同其它諸侯國進行你爭我奪的殊死搏鬥,關鍵還要應付來自北方匈奴民族的騷擾和入侵,趙國爲了這一切,比其它諸侯國付出了更大的代價。光是修築長城,就連綿數千里長,後來秦始皇修的長城,相當一部分就是在趙國長城的基礎上連接廷伸而成的。趙武靈王提倡的胡服騎射,也是爲了對付北方遊牧民族的進攻而採取的一項在中國歷史上非常有名也非常成功的改革。

李牧早年的經歷史書沒有記載,《史記》中關於他的記載一開始便是“李牧者,趙之北邊良將也。常居代雁門,備匈奴。”他人生的輝煌也正是從抗擊匈奴開始,作爲深受趙國王廷倚重的邊將,李牧享有很大的自主權,他可以將防區內城市的賦稅充作軍費,用以提升士卒待遇、整軍備戰。

一戰斬殺匈奴十數萬,匈奴十年不敢妄動,又是奸佞一句話,身死國滅 第2張

李牧常年駐紮在代地雁門郡(今山西大同一帶),防禦匈奴。他有權任命地方官史,他將稅收集中在軍中,作爲軍事開支,經常殺牛宰羊,犒勞士兵,他親自教士兵射箭、騎馬。謹慎地把守烽火臺,加強偵察人員,瞭解敵情。他爲部下制定了規章說:匈奴如果侵入邊境來搶掠,應立即進入營壘堅守,有膽敢擅自捕捉俘虜的處斬刑。匈奴每次入侵,烽火臺就嚴謹地舉烽火報警,全軍隨即進入營壘防守,不敢應戰。這樣過了好幾年,也沒有什麼傷亡損失。久而久之,不但匈奴人覺得李牧膽小怯懦,而且連邊關將卒也埋怨主帥李牧膽小怕事。趙王聞之,責備李牧,要主動進攻敵人,不要丟了國家的臉面,哪知道李牧是“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照樣我行我素。趙王怒,召他回京,派另外的人替代了他邊將的職務。

新上任的將軍立功心切,只要匈奴來犯,就出兵攻打,結果大多敗北,損兵折將,因邊境戰亂,農民無法耕種,牧民無法放牧,邊兵和邊民都懷念李牧,希望他重新爲邊將。趙王也感到非李牧鎮邊不可,又請李牧出任鎮邊將領,李牧閉門不出,說自己有病,難於守邊關。趙王再三勉強,李牧才說:“王必用臣,必如前,乃敢奉命。”趙王也知道邊地離不開這位烏龜派將領,因此便同意了他的要求。

一戰斬殺匈奴十數萬,匈奴十年不敢妄動,又是奸佞一句話,身死國滅 第3張

李牧回到雁門郡之後,故伎重演,龜縮防守,壓根不給匈奴人半點機會,匈奴人氣的是牙癢癢,不過不善於攻城的他們卻半點辦法都沒有。匈奴叫陣仍然堅壁不戰,所有人都覺得李牧懦弱怯戰,李牧卻毫不關心,一心鑽在陣法上。軍隊中士兵即使受了賞賜也無心享用,時刻準備着,希望有一天能痛痛快快地打一仗。高明的將領如同經驗豐富的獵人一樣,總是有着足夠的耐心,等待獵物露出破綻,最終給予致命一擊。等了近十年的李牧覺得時機差不多成熟了,他調集戰車一千三百輛以及戰馬一萬三千匹,勇士五萬人,射手10萬人,進行軍事演習,專門針對匈奴鐵騎的一張大網也慢慢拉開了。

幾年後時機成熟,李牧再用“品敵驕兵”之計。他派民衆出關畜牧,人民滿野,牛羊遍地,卻只派少數士兵保護邊寨百姓出去放牧。匈奴得到消息,派出小股騎兵前去劫掠,李牧命前軍裝敗退卻,丟下一些人和牲畜,匈奴滿載而歸。這樣幾次三番,匈奴單于更認爲李牧怯弱無能,是南下的大好機會,於是率領大批人馬,企圖全殲趙軍,掠奪牲畜。李牧待誘敵深入,趁敵不備,指揮早已埋伏的兩翼奇兵合力包圍了匈奴,以十萬射手萬箭齊發,又因困於地勢,匈奴的騎兵毫無用武之地,馬匹受驚一片混亂。李牧於是又派出五萬步兵勇士夾擊,匈奴騎兵雖馬上驍勇,但陸地戰不及步兵,於是大敗匈奴。此戰殲敵十餘萬,並收服了襜襤、東胡、林胡三個部落,匈奴單于一敗塗地,倉皇逃命。

《史記》記載此戰:“其後十餘歲,匈奴不敢近趙邊城。”李牧與匈奴決戰只有一次,但僅這一次,就打得匈奴魂飛膽破,十年不敢南下。此戰中李牧將孫子兵法的智慧發揮到極至,先是連敗五陣,丟棄牛羊輜重無數,將匈奴主力從他們擅長的草原引誘到漢人所擅長的長城外圍來進行決戰,並以示弱於敵的手段麻痹對手。此戰打得匈奴主力幾乎全軍覆沒,幾年難以恢復元氣。更重要的是,此戰是漢族軍隊步騎車兵協同作戰的經典戰例,爲日後漢與匈奴作戰提供了可借鑑的範本。李牧也經過此戰一洗貪生怕死的恥辱、成爲響譽天下的名將。

詩人李白在他的雁門《古門》詩末尾四行曰:“不見征戍兒,豈知關山苦?李牧今不在,邊人飼豺虎。”因爲沒有了像李牧這樣的戍邊良將,所以邊塞之民就只有被豺狼虎豹一樣的入侵者所蹂躪吞食。可見早在唐以前李牧在當時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雁門郡一戰,不僅給趙國北方邊境贏得了長達幾十年的和平,也有力地配合了趙國國內政治形式的發展和軍事鬥爭的勝利。藺相如、廉頗、趙奢等人在政治上和軍事上的每一個勝利背後,無不包含着李牧的貢獻。

一戰斬殺匈奴十數萬,匈奴十年不敢妄動,又是奸佞一句話,身死國滅 第4張

公元前260年,趙王聽信敵方的讒言,以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取代久經沙場的老將廉頗,使得趙國四十萬軍隊被秦軍活埋,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長平之戰”。長平之戰使趙國元氣大傷,成爲趙國由盛轉衰的轉折點。長平之戰不久,趙奢、藺相如相繼去世,被剝奪了兵權的廉頗也因不堪忍受猜疑而客居魏國,這樣,李牧就成了趙國唯一可以倚重的力量。

公元前246年,李牧奉調回朝,被任命爲相國。此時的趙國尚未從長平之戰的失敗中恢復元氣,和平是舉國上下共同的願望。武將出身的李牧脫下戰袍,以趙國使節的身份出使秦國。他殫精竭慮、左右斡旋,終於不負衆望,不僅與秦國訂立了休戰的盟約,還從秦國接回了趙國的質子。

公元前234年,秦大將桓齮攻取趙的平陽(今河北省邯鄲市磁縣東南),武城(今山東省武城西)殺趙將扈輒於武遂,斬殺趙軍十萬。

公元前233年,桓齮又乘勝進擊,率軍東出上黨,越太行山自北路深入趙國後方,攻佔了赤麗、宜安(今河北蒿城西南二十里),進攻趙的後方,直向邯鄲進軍,形勢危急。趙王遷從代雁門調回李牧,任命其爲大將軍,率所部南下,指揮全部趙軍反擊秦軍。

李牧率邊防軍主力與邯鄲派出的趙軍會合後,在宜安附近與秦軍對峙。他認爲秦軍連續獲勝,士氣甚高,如倉促迎戰,勢難取勝。遂採取築壘固守,避免決戰,俟敵疲憊,伺機反攻的方針,拒不出戰。桓齮認爲,過去廉頗以堅壘拒王齕,今天李牧亦用此計;秦軍遠出,不利持久。他率主力進攻肥下,企圖誘使趙軍往援,俟其脫離營壘後,將其擊殲於運動之中。

一戰斬殺匈奴十數萬,匈奴十年不敢妄動,又是奸佞一句話,身死國滅 第5張

李牧識破了桓齮的戰術,不僅不去解肥下之圍,反而趁秦軍進攻肥下,大營空虛之時,出其不意地偷襲了桓齮的大營。這樣,原本設計在肥下圍殲李牧的桓齮不得不回師自救。也就是在桓齮回師自救的路上,李牧派出兩路大軍,一路正面誘敵深入,另一路大軍則埋伏在戰略制高點,待桓齮主力進入伏擊圈之後,兩路大軍突然合圍,桓齮率領的十餘萬秦軍被李牧一舉殲滅。

桓齮精心設計的誘敵之計,最終被李牧反利用,成爲自己的掘墓人。肥下之戰,一洗長平之戰帶給趙國的恥辱,打出了趙國的威風,更給了其他六國抵抗強秦的信心;肥下之戰,再次顯示了李牧在軍事上的天才成就,是圍殲戰的經典範例,對後世“圍點打援”戰略的發展產生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公元前229年,秦國再次向趙國發起攻勢。此時,曾經是“戰國七雄”的韓、魏兩國已經臣服於秦國,勢如破竹的秦軍不僅享有心理上的絕對優勢,更有大將王翦的統率,可謂志在必得。

一戰斬殺匈奴十數萬,匈奴十年不敢妄動,又是奸佞一句話,身死國滅 第6張

李牧竭盡全力的抵禦秦軍一年之久。可惜前線堅守的趙軍沒敗,後方趙國腐朽的政治大廈卻在秦國的金錢攻擊下,率先從內部轟然倒塌。秦國巧施反間計,讓趙國奸臣郭開在趙幽繆王面前誣陷李牧私通秦國,陰謀叛趙。最終李牧幾十年浴血搏殺換來的不世戰功,竟不敵奸臣郭開的幾句讒言,被昏聵平庸、是非不分、忠奸不辨的趙幽繆王下令冤殺。李牧被冤殺僅僅數月以後,曾經強大無比的趙國便在秦軍的猛烈打擊下宣告滅亡了。

這樣的絕世良將不能馳騁疆場、保家衛國,是趙國的不幸,卻是志在一統天下的強秦之大幸!類似李牧這樣的悲劇,以後的歷史各個朝代還在不斷上演,如韓信、檀道濟、岳飛等等。

李牧是戰國末年東方六國中唯一能與秦軍抗衡的最傑出將領,深得士兵和人民的愛戴,有着崇高的威望。他的無辜被害,使趙國自毀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