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爲何說李世民“聰明一世 懵懂一時”?

爲何說李世民“聰明一世 懵懂一時”?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4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毛澤東曾這樣評價李世民:“李恪英物,李治朽物,知子莫若父。然卒聽長孫無忌之言,可謂聰明一世,懵懂一時。”

毛澤東評說李世民是“聰明一世,懵懂一時”,這是在讀歐陽修等所著的《新唐書·李恪傳》時寫的批語。這句批語指出了唐太宗李世民在立皇儲問題上的失誤。

爲何說李世民“聰明一世 懵懂一時”?

網絡配圖

李治、李恪都是李世民的兒子,他們的優缺點、長短處,李世民自己是清楚的。李恪善騎射,有文才武略。“其母隋煬帝女,地親望高,中外所向。”李世民很喜歡文武雙全、“英果類我”的李恪,並有意識地加以培養、教導,封爲遠地藩王,讓其歷練成長。李世民經常對左右說:“吾於恪豈不欲常見之?但今早有定分,使外作藩屏,吾百歲後,庶兄弟無危亡憂。”可見對他的期望之高。

李治則爲人軟弱,缺乏主見,少雄主才略,恐難以重任。這一點,唐太宗看得清楚,於是打算廢李治立李恪爲太子,將來繼承皇位。但因李治的舅舅長孫無忌爲其外甥爭位,只得放棄了改立計劃,仍以李治爲太子。殊不知留下後患。李治即位,即唐高宗,封武則天爲皇后。李治不理朝政,致使武則天專權,宮中並稱“二聖”。李治死後,武則天又連廢中宗、睿宗兩個皇帝,自稱“聖神皇帝”還改唐國號爲周。

爲何說李世民“聰明一世 懵懂一時”? 第2張

網絡配圖

武則天在爭奪政權的過程中大肆翦除異己,打擊政敵,並濫殺一些被她所疑的大臣。唐初的元老重臣如長孫無忌、褚遂良、于志寧、裴炎及程務挺等人,少數被貶逐,多數則被誅殺;李氏皇室及宗室諸王相繼被殺戮殆盡;另有“海內名士”36家,也因謀反的罪名而被族誅。

武則天以女主的身份號令天下,執政前本無自己的心腹,執政後多疑臣民不忠於己,遂任用索元禮、周興及來俊臣等酷吏廣事羅織,嚴刑逼供,獎勵告密,濫殺無辜。造成這種局面的禍根,當在“朽物”李治。假使當初立李恪爲太子,就不會出現李治稱帝、則天亂唐的局面。所以,毛澤東認爲當初唐太宗李世民明明知道李治不及李恪,而沒下決心改立太子,是“聰明一世,懵懂一時”,深爲這一英主的失誤而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