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秦始皇號稱千古一帝 那漢武帝又何以與他齊名

秦始皇號稱千古一帝 那漢武帝又何以與他齊名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們都知道始皇帝嬴政的煌煌功勳,他兼併六國,一統華夏,結束了中華幾百年分崩離析的天下格局。而後又統一文化,車同軌,書同文,大大加速了華夏各民族的大融合。最後始皇帝南服閩越,北拒匈奴,新修水利,爲華夏民族帶來了安寧。可以說,中華民族的真正形成,應該從始皇帝嬴政開始算起。那麼始皇帝如此的功勳,中國曆代有沒有人能匹敵呢?答案是沒有,絕對沒有!但是在提起始皇帝嬴政的時候,人們常常將漢武帝也和他並列!那麼大家就奇怪了,漢武帝何德何能?敢與千古一帝秦始皇相提並論呢?下面小編將漢武大帝的不世功勳給你一一道來!

秦始皇號稱千古一帝 那漢武帝又何以與他齊名

網絡配圖

 一、破胡定邊,拓地千里

漢朝的建立,是在經歷過四年的秦末諸侯混戰後的廢墟上建立起來的,剛建立的漢朝國力很是弱小,遠非草原狼族——匈奴的對手!漢高祖劉邦曾經親率32萬大軍討伐,卻被困於白登山,最後靠行賄才得以逃脫!從此漢朝對於匈奴一直採取和親政策。然,漢朝經過漢文帝、漢景帝兩代明君的治理,國家已經富裕了起來,到了漢武帝時期,以及有實力與匈奴一決雌雄了。所以漢武帝就憑着文景之治強盛起來的國力,討伐匈奴。

漢武帝任用衛青、霍去病等人,發動了一系列反擊匈奴的大戰。河南之戰衛青採用迂迴戰術擊敗河套匈奴,收復河套平原,消除了匈奴對漢庭的威脅。河西之戰霍去病驅馳千里,向西橫渡焉支山,兵鋒直搗祁連山一帶匈奴,摧毀了西部匈奴的勢力。漠北之戰衛青、霍去病兵分兩路深入漠北追殲匈奴,一舉消滅匈奴主力,匈奴從此遠遁千里,不敢南擊下。漢武帝不僅北擊匈奴,此外還東並朝鮮,南吞百越,西征大宛。漢武帝驅逐四夷,揚我大漢國威,同時拓地千里,將華夏的版圖大大擴展!如果說秦始皇是將分崩離析的華夏統一起來,那漢武帝則是在天下一統的基礎上向外擴張!

二、集權中央,削弱地方

漢武帝以前,削藩一直是個大問題。中國古代一直有個習俗:給有功的大臣和親王分封土地,這些王侯在自己的封地能完全就是土皇帝,他們擁有高度的自治權,封地內的人民、土地、賦稅乃至兵源都歸這些王侯掌管。雖然那時已經實行了郡縣制,但是王侯勢力遠比州官勢力強大。這樣發展下去,王侯勢力越來越強大,最終必然會威脅到皇權。所以一直以來削藩都是個大問題。一個不慎重就會招致禍端,比如漢景帝被逼到殺晁錯,還是沒能阻止七國的叛亂。

秦始皇號稱千古一帝 那漢武帝又何以與他齊名 第2張

網絡配圖

到了漢武帝時期,藩王勢力依舊強大。於是漢武帝採用了主父偃的意見,頒佈了推恩令。以前受封的王侯死後,由他的其中一個子嗣繼承侯爵,繼承父親的一切,那樣藩王勢力就會一代代繼承壯大。而推恩令是讓王侯將自己的封地分給每一個子嗣,不再集中到一個子嗣的手中,這樣就像分家一樣王侯的勢力越分越弱,失去了對皇權的威脅。推恩令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劃時代的一項舉措,堪比秦始皇的郡縣制!此外,漢武帝設立了中朝,也就是在朝廷百官議政的基礎上再選擇一些人設立內朝,直接對皇帝負責,這樣就大大加強了皇權。同時在各州郡設刺史,監視地方官員和受封的王侯。這樣一來,無論是在朝在野,都在漢武帝的控制之下。可以說,漢武帝的這一些列政策,大大加強了皇帝對天下的控制力,極大的確保了天下的安定,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

 三、統一思想,融合民族

中華各族在秦始皇統一之前是各自爲政的,語言不通,文化參差。到秦始皇統一之後,車同軌,書同文,修馳道加強文化交流。始皇帝的這些舉措在基本上實現了華夏各族的正常交流,然而各個民族的文化、風俗、信仰等是難以靠寫同樣的字,能交流就能實現融合的。所以漢武帝在秦始皇的基礎上更深一步——統一思想。

秦始皇號稱千古一帝 那漢武帝又何以與他齊名 第3張

網絡配圖

漢武帝採納了儒家大師董仲舒的意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廢黜了先秦時期百家爭鳴的紛亂思想,尊崇有利於國家治理,王權實施的儒家文化。從此以後儒家文化成爲了我華夏民族文化的核心,我們之所以叫做漢族,就是因爲我們在大漢時期尊奉了同樣的文化,最終不斷融合成了大漢民族,乃至今天,外國人一提起中國人就想到儒家文化!漢武帝統一文化,是對秦始皇書同文的更深一步,在思想上加速華夏各族的融合。

綜上對比,我們就發現漢武帝和秦始皇的煌煌大功及其相似之處了,他們一個一統華夏,一個威服四夷;一個郡縣治天下,一個推恩集皇權;一個統一書文,一個統一思想!如果說秦始皇是開創者,那麼漢武帝就是發揚者,秦始皇開創了中華帝國,漢武帝則在繼承秦始皇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將之發揚光大。他們同樣對我華夏立下了不世之功勳,足矣並列於世。但是如果真要分個高低,小編還是覺得秦始皇嬴政功勳更加卓著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