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漢武帝爲什麼能被稱爲千古一帝呢 千古一帝的稱號當之不愧嗎

漢武帝爲什麼能被稱爲千古一帝呢 千古一帝的稱號當之不愧嗎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8.3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漢武帝爲什麼能被稱爲千古一帝呢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漢武帝即位後不久,由於前朝的政治動亂,雖然經濟有所累積,但是統治思想腐化的趨勢也日益嚴重。

公元前140年,漢武帝把丞相、各諸侯王,和其他文官大臣喚來商討選官之策。各地諸侯此時,推舉上的大都是寫剛正不阿,敢於直言相諫的良臣,當時的丞相,提出應該優化官僚配置,選取重點進行培養,得到漢武帝的採納。轉眼又到了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漢武帝再次詔舉賢良文學,打算親自向其測試賢良治國之道。

漢武帝爲什麼能被稱爲千古一帝呢 千古一帝的稱號當之不愧嗎

場上的董仲舒應舉對策,對漢武帝舉薦儒學並對其極力宣揚,認爲儒家學說重仁守義,建議以儒家學說統一思想,漢武帝想了想認爲,儒家更有利於維護自己的統治,因此便採納了董仲舒的建議,就這樣他罷黜了其餘諸子百家,唯獨把儒家給留了下來。

漢武帝爲什麼能被稱爲千古一帝呢 千古一帝的稱號當之不愧嗎 第2張

值得一提的是,這時被獨尊的“儒術”和兩三百年前的先秦儒學,還是有着些許不同,它在先秦儒學的基礎上,增添了許多新的內容,從而形成一個新的思想體系。自從漢武帝的這一思想舉措之後,儒家的學說得到了更大的擴充和完善從此以後。它作爲一種不斷完善的意識形態,統治了中國傳統社會兩千多年,儘管在各個不同的歷史階段,這一思想體系也經受了這樣那樣的改造。

元鼎元年(前116年),漢朝對匈奴戰爭接連獲勝,匈奴被驅逐到大漠以北,西域的道路得以通暢。漢武帝向張騫詢問大夏的情況,張騫趁機給漢武帝建議:利用匈奴遭受重創的機會,派人出使烏孫,把烏孫招回敦煌故地,與漢王朝聯合起來,達到“斷匈奴右臂”的目的。

漢武帝爲什麼能被稱爲千古一帝呢 千古一帝的稱號當之不愧嗎 第3張

漢武帝採納了這個建議,任命張騫爲中郎將,率領300人出征迎合,還要求每個人配備兩匹馬,攜帶大批牛羊、絲綢和金銀寶物,持節出使烏孫,同時任命數位副使,遇着通往別國的道路,即派這些副使前往。張騫到達烏孫以後,以朝廷的名義賞給烏孫王一些禮物,並傳達漢武帝的旨意,但未得到烏孫王的同意。這一期間,張騫派副使前往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等國,開展廣泛的外交活動。烏孫王雖然不願出擊匈奴,卻派出翻譯和嚮導,護送張騫返回長安,還派烏孫使者數十人,攜帶良馬數十匹,前來答謝漢武帝,藉機瞭解漢朝的情況。

漢武帝爲什麼能被稱爲千古一帝呢 千古一帝的稱號當之不愧嗎 第4張

漢朝開通西域之初,主要是與匈奴爭奪統治權。元封六年(前105年),因爲漢朝與烏孫加強聯繫,匈奴單于十分惱火,準備對烏孫動武。烏孫王害怕匈奴進犯,連忙向漢朝請求和親。漢武帝與羣臣商議,同意烏孫王的請求。於是,烏孫王以1000匹馬作聘禮,派使者來迎娶漢室公主。漢武帝挑選宗室女細君爲公主,嫁給烏孫王,並陪送豐盛的嫁妝。在細君不遠千里來到烏孫後,烏孫王也感到了漢朝願意與其友好互助的意向,趕忙封細君爲右夫人,這是漢朝與西域和親的開端,從此無論是昭君出塞還是漢匈和好,皆是從這時開始發展開來的。

漢武帝爲什麼能被稱爲千古一帝呢 千古一帝的稱號當之不愧嗎 第5張

縱觀漢武帝的一生,無論是對西漢盛世的形成,還是對中國古代社會的發展,他都有着突出的貢獻。如果拿他的缺點和過失同他的優點和功勞相比較,顯然是優點多於缺點,功勞大於過失。

漢武帝爲什麼能被稱爲千古一帝呢 千古一帝的稱號當之不愧嗎 第6張

大家通常所說,中國古代皇帝有“一代君王”,也有“百代君王”,漢武帝應在“百代君王”之列,不愧爲中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而漢武帝自此開創出的大漢王朝,不僅聲名遠播更是把疆域擴大不少,也從匈奴手裏奪回失地一雪前恥。無論是大漢盛世,還是大漢軍威都是在他這一代開展起來的,他當之不愧爲“千古一帝”。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