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揭祕衆皇子中誰纔是康熙欽點的真正接班人

揭祕衆皇子中誰纔是康熙欽點的真正接班人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0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按傳承有序的周禮定製,康熙本來將長子胤礽立爲太子,據說他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被明立爲太子的人,但後來康熙又因事廢黜了他,原因據說是胤礽得了狂病。

其實,任何一個做父母的人,內心都有偏愛,即使貴爲一國之尊的康熙亦不例外。康熙的內心早有深愛之人,那便是皇十四子胤禵。胤禵自幼聰明伶俐,長大後熟讀經史,更兼弓馬嫺熟,性格寬仁大度,是個文武兼備的可造之材,因而此子深得康熙寵愛,並有意扶植栽培。在繼承愛新覺羅氏帝位的問題上,皇十四子胤禵一直是康熙內心早已認定的不二人選,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揭祕衆皇子中誰纔是康熙欽點的真正接班人

  圖片來源於網絡

爲了讓胤禵多些政治歷練,同時也爲了提升他的威望,使衆大臣心悅誠服,餘下諸子無閒話可說,全力衷心擁戴他,胤禵被康熙任命爲撫遠大將軍,總領西北大軍,討伐陰謀叛亂的準葛爾部梟酋策妄阿拉布坦和西藏的策零敦多吉卜,平息騷亂後胤禵一直奉父命駐守西寧。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職務,位高權重,事涉大清西部廣袤疆域的安全,可謂帝國半壁江山的安危與否繫於一身,康熙對胤禵的殷切期望與良苦用心不言自明。

清史記載,康熙親自在太和殿將大將軍印信授予胤禵,還朗聲對隨徵衆人訓示道:“大將軍是我皇子,確係良將,深知有帶兵才能,故令掌生殺重任,爾等或軍務,或鉅細事務,均應謹遵大將軍的指示。”康熙一席話,殷切期望與舔犢之情溢於言表。

衆人心裏明白,康熙是將十四阿哥胤禵當接班人培養,所以不嫌煩巨、苦口婆心,可見對其寄予厚望。皇十四子胤禵確實是皇太子的最佳人選,在康熙的內心深處似乎已無人能取代。 

既然,立十四子爲儲君,既有康熙賞識,又是衆望所歸,那麼,皇四子胤禛的李代桃僵,突然上位,就完全出乎人們的意料之外,劇情之驚悚,結局之意外,無不令人瞠目結舌,大跌眼鏡,因而蒙上了一層濃重的神祕色彩與異樣詭祕之感。 

揭祕衆皇子中誰纔是康熙欽點的真正接班人 第2張

  圖片來源於網絡

從卷帙浩繁、林林總總的清代史料中探燭幽微,循蛛絲馬跡找出一些線索,十分耐人尋味,更使表面波瀾不驚的繼位一事突顯潛流洶涌:自清以來,一直有人認爲,康熙遺詔的原文是:傳位十四阿哥胤禎(胤禵別名)。御前侍衛統領隆科多擅改遺詔,將‘十四’改爲‘於四’將‘胤禎’改爲‘胤禛’不過改動寥寥兩字,但當堂將遺詔宣告出來就成了‘傳位於四阿哥胤禛’可謂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權臣隆科多僅僅改動兩個字,就使胤禛不費吹灰之力榮登大寶,得了天下。有人認爲繁體字“於”和簡化漢字“於”風馬牛不相及,這恐怕是今人牽強附會之語。但這一傳聞自康熙去世之日起就傳得沸沸揚揚、繪聲繪色,似有那麼幾分道理和真實度,因此信者極多,很有市場,好幾部影視作品都有依樣呈現。

有人進一步印證這一說法的可靠性,雍正初年,剛當上皇帝不久的胤禛大開殺戒,尋找藉口除掉了如日中天的隆科多和年羹堯,隆、年二人正是雍正篡位的主謀和重要知情人,雍正此舉是卸磨殺驢、殺人滅口。

也有學者依據正史記載認爲雍正繼位是合理合法的,實乃康熙煞費苦心,有意而爲之舉,可謂水到渠成,是理所當然的。 

證據一:清史記載,康熙遺詔有滿、漢兩個文本,當廷宣告時用的是滿文本,用滿語宣讀,而滿文中根本沒有“十”和“於”字,“禛”和“禎”字的近似字。因此,所謂篡改遺詔一事,純屬牽強附會、捕風捉影、別有用心,是某些躲在陰暗角落裏舔着傷口、顧影自憐,與龍椅失之交臂者或有緣無分者的“酸葡萄”心理,羨慕、嫉妒、恨等複雜情緒糾纏其中,孕育出此妖妄誣陷之言,漏洞百出,根本不值一駁。  

揭祕衆皇子中誰纔是康熙欽點的真正接班人 第3張

 圖片來源於網絡

證據二:有學者指出,立太子一事乃舉國矚目的大事,以康熙之精明聰查、謀略深遠,大可不必鬧得如此滿城風雨、訾議洶洶。康熙年事已高,自感來日無多,假如真的有意扶十四阿哥胤禵上位,應該讓他在西北邊境稍加錘鍊,平息邊患後建功即返,何必讓他長期滯留戍邊長達四年,以至於自己至死皇十四子也未歸呢?《清史稿·世宗實錄》詳細記載了康熙臨終之日,召三阿哥胤祉、隆科多於病榻前,對二人說:“皇四子人品貴重,深省朕躬,必能克承大統,着繼朕登基,即皇帝位。”康熙金口玉言,白紙黑字,加之有三皇子胤祉和權臣隆科多明證,雍正即位合理、合法應該是沒有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