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唐順宗當了二十年的太子,爲什麼登基三個月就選擇了退位?

唐順宗當了二十年的太子,爲什麼登基三個月就選擇了退位?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1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唐順宗當了二十年的太子,爲什麼登基三個月就選擇了退位?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在中晚唐這一百多年詭異多變的歷史中,唐德宗、順宗、憲宗三朝代,完全可以稱得上最爲重要的時期。因爲稍懂中晚唐歷史的人都知道,這三朝是藩鎮與唐庭矛盾最爲激化的一個歷史時期。而在《舊唐書》、《新唐書》等相關史料之中,關於唐德宗與唐憲宗的記載,更是多如牛毛。然在這三位君主中,獨屬唐順宗李誦的存在感最爲稀薄。

唐順宗當了二十年的太子,爲什麼登基三個月就選擇了退位?

歷史上的唐順宗所以存在感稀薄,在於唐順宗僅僅做了三個多月時間的皇帝。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唐德宗的在位時間有二十多年,而唐憲宗的在位時間也達到了十五年,這樣的襯托下,唐順宗的存在感自然會顯得稀薄。可我們深挖這段歷史,卻能發現,在位三個多月就選擇將皇位禪讓給憲宗的唐順宗,實際上足足當了二十年之久的皇儲。也就是說等了二十年的時間,李誦才成爲了唐王朝的皇帝。那麼,當了二十年皇儲的唐順宗李誦,爲何只做了三個多月的皇帝便選擇退位?

唐順宗當了二十年的太子,爲什麼登基三個月就選擇了退位? 第2張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的是,唐順宗所以在位三個多月的時間,便選擇禪讓皇位,並不是李誦不想當皇帝,而是李誦的身體狀況不允許其爲唐王朝的國祚殫精竭慮。根據《舊唐書》的記載,唐順宗在德宗離世之前身體健康便出現了問題,並且一度到了不能言語的地步。以至於,在德宗臨終之前,李誦因爲臥病的原因,甚至不能親自去見病危的德宗皇帝。

唐順宗當了二十年的太子,爲什麼登基三個月就選擇了退位? 第3張

歷來史官在記載史料的時候,大多都以公正客觀的手筆來記載史實,而記載到唐德宗臨終彌留之際的時候,則更抒情一些。援引《舊唐書》中的記載“德宗彌留,思見太子,涕咽久之”可見,唐順宗的身體狀況相較於父親唐德宗來說,並沒有好到哪裏,不然也不至於連唐德宗最後一面都無法見到。而唐順宗如此糟糕的身體狀況,同時也爲日後的“永貞內禪”埋下了一個伏筆

唐順宗當了二十年的太子,爲什麼登基三個月就選擇了退位? 第4張

當然,唐順宗的身體原因只是歷史表象上的因素,唐順宗“永貞內禪”的背後,還有着更爲深層次的原因。歷史上唐德宗在位時期,唐朝內部一些問題實際上已經初見端倪。如藩鎮、宦官以及內政不振等問題,已經愈演愈烈。而唐順宗在繼位之後,旋即便選擇大刀闊斧的改革弊政,這顯然觸動了唐朝的既得利益羣體。

唐順宗當了二十年的太子,爲什麼登基三個月就選擇了退位? 第5張

唐順宗在當皇儲的二十年時間中,同當時一些致力於改變中晚唐困局的官員,形成了一股左右唐王朝政治變革的力量。在這股政治力量中,便有我們所熟知的柳宗元、劉禹錫。或許是隱忍時間過長,在唐順宗繼位之後,旋即便展開了中晚唐歷史上最爲激進的改革,史稱“永貞革新”。但我們都知道,對於中晚唐紛雜的困局來說,並不是一劑猛藥能夠解決的。而過於激進的改革,最終也遭到了反對勢力的強烈反彈。

唐順宗當了二十年的太子,爲什麼登基三個月就選擇了退位? 第6張

以唐順宗爲首的改革派,所要改革的問題包括藩鎮節度使、朝官、宦官等等。這樣的情況下,唐順宗一下子將所有的反對派都得罪了,自然而然皇位也就做不長了。而唐順宗的身體問題,恰好爲宦官與藩鎮節度使逼唐順宗禪讓,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機會。以至於,在公元805年,唐順宗面對各方勢力的積壓,只得選擇將皇位傳給唐憲宗,而唐順宗本人也在禪讓後的第二年鬱鬱而終。

唐順宗當了二十年的太子,爲什麼登基三個月就選擇了退位? 第7張

歷史上的唐順宗,相對於其他中晚唐皇帝來說,名氣並不大,因爲他真正的在位時間也只是三個月而已。但細細品味史書,嘗試着回到那段時期的話,便會發現唐順宗的禪讓也在隱喻着中晚唐宦官、藩鎮等問題的積重難返。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