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最憋屈的戰神將軍:傾全力挽救漢民族卻被罵了千百年

最憋屈的戰神將軍:傾全力挽救漢民族卻被罵了千百年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5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少有一個歷史人物像冉閔這樣充滿爭議,以至於主流教科書因爲無法定論而不得不將他忽略。在那個扭曲的時代,他的行爲也可以說是扭曲的。一千多年後的今天,我們該如何評價他呢?冉閔,爲今人所廣爲知聞是屠殺胡人的命令,即“殺胡令”。他是拯救了漢族的抗胡英雄,亦以勇猛著稱,被列爲中國古代十大勇將之一。

最憋屈的戰神將軍:傾全力挽救漢民族卻被罵了千百年

網絡配圖

冉閔年幼時就果斷敏銳,待成年後,身高八尺,驍勇善戰,勇力過人,多計謀。東晉鹹康四年(後趙建武四年,338年)的昌黎之戰,後趙大敗,各路軍隊都棄甲潰逃,只有冉閔帶領的一支軍隊未受損失,冉閔由此聲名鵲起。

後續冉閔參加了後趙北方邊界的戰事,在戰鬥中屢立奇功,也鞏固奠定了其在後趙軍隊中的聲望地位。東晉永和五年(後趙太寧元年,349年),暴君石虎去世,諸子爭奪帝*位,此時冉閔已經掌握內外兵權,威望素著,加之原是漢人身份,引起後趙當權者猜忌,冉閔爲求自保只得發動政*變,並於公元350年在鄴城稱帝,改年號爲永興,國號大魏,史稱冉魏,並恢復冉姓。

最憋屈的戰神將軍:傾全力挽救漢民族卻被罵了千百年 第2張

網絡配圖

冉閔建立的漢人政權,引起了中原各胡族的仇視。稱帝后的冉閔隨即陷入了與各胡族的連年征戰中。公元350年,冉閔率軍於淩水河畔大敗鮮卑燕軍二十萬。擒斬燕軍七萬餘人,斬首上將以上三十餘名,冉閔威震中原。後冉閔挾推翻羯趙稱帝建國的勝利之勢,突襲各路胡軍,前後六戰:首戰以漢騎三千夜破兇奴營,殺敵將數名,逐百里,斬兇奴首三萬;再戰以五千漢騎大破胡騎七萬;三戰以漢軍七萬加四萬乞活義軍破衆胡聯軍三十餘萬;四戰先敗後勝以萬人斬胡首四萬;五戰以漢軍六萬幾乎全殲羌氐聯軍十餘萬;六戰於鄴城以兩千漢騎將遠至而來的胡軍七萬打的潰不成軍。

幾番大戰,打出了漢家鐵騎的威風,各地漢人紛紛起義響應,帶動了各地反胡浪潮,一舉光復山東、山西、河南、河北、陝西、甘肅、寧夏等地。匈奴、羌、氐等胡人勢力被迫撤出中原。公元352年,冉閔因鄴城乏糧,將城中的軍糧分給百姓後獨自帶領1萬人馬(步兵爲主)外出尋糧,結果被鮮卑的14萬大軍(大部分是騎兵)包圍。在拼死突圍的冉魏士兵掩護下,冉閔連殺三百餘人,終於殺出包圍圈,但那匹和冉閔一樣勇猛的朱龍戰馬卻因過度疲勞而倒下,冉閔被俘。

最憋屈的戰神將軍:傾全力挽救漢民族卻被罵了千百年 第3張

網絡配圖

慕容恪捉到冉閔後,獻與國主慕容俊,慕容俊嘲笑冉閔:“你只有奴僕下人的才能,憑什麼敢妄自稱天子?”冉閔怒道:“天下大亂,爾曹夷狄禽*獸之類尤稱帝,況我中土英雄乎!”慕容俊大怒,令人鞭之三百,然後送至龍城,斬於遏陘山。冉閔死後,山左右七裏草木悉枯,蝗蟲大起,從五月到十二月,天上滴雨未降。慕容俊大驚,派人前往祭祀,追封冉閔爲武悼天王,當日天降大雪,過人雙膝(連老天爺都憐惜冉閔)。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