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大唐名將一生未嘗一敗,不料卻被部下毀掉了一世英名

大唐名將一生未嘗一敗,不料卻被部下毀掉了一世英名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5.8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唐名將薛仁貴,在貞觀十八年(公元644年)從軍,一生之中從來沒有出現過指揮上的失誤,卻是因爲一次行軍之中的副總管的不服管治,而毀掉了一世的英明,導致四十歲的征戰之中惟一的一次戰敗,導致被革職除名爲平民,而遭遇了人生中最慘淡時刻,真可謂是遇人不淑啊。

大唐名將一生未嘗一敗,不料卻被部下毀掉了一世英名

薛仁貴

薛仁貴於乾封年間大敗高句麗之後,在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唐高宗藉着恢復吐谷渾王國的名義,出動五萬大軍護送吐谷渾的王迴歸青海,命薛仁貴爲薛仁貴爲邏娑道行軍大總管,阿史那道真、郭待封爲副總管。正是這個副總管郭待封使得薛仁貴的歷史上面沾染了一個大大的污點。

郭待封是貞觀時代的名將郭孝恪的兒子,曾經是鄯城鎮守,以前和薛仁貴乃是平級的任務,這一次出征卻要聽候薛仁貴的命令,自然心裏很是不服氣,還經常違抗薛仁貴的命令。

大唐名將一生未嘗一敗,不料卻被部下毀掉了一世英名 第2張

吐蕃

唐軍在到達了青海湖南邊的大非州(今青海切吉平原),大軍準備進入烏海(如今的青海光海縣西南苦海)。薛仁貴對郭待封說:烏海地勢險要,而且還有很多毒瘴,是一條危險的道路,我們的軍隊進去的肯定是必死之地,但是如果快速行軍就會成功,慢一步都會失敗,所以只能速戰速決。大非領地地形寬闊平緩,可以佈置兩道欄柵用來保護所有軍需物資,留下一萬人作爲守衛,主力部隊快馬加鞭,輕裝上陣,一定可以一舉破敵。

於是,薛仁貴率軍先行奔襲烏海,在河口和吐蕃軍隊遭遇,薛仁貴擊破吐蕃大軍,數萬吐蕃人死傷慘重,薛仁貴收穫其牛羊等萬餘頭,回軍至烏海城,等待後援。而郭待封傲慢之氣日盛,並沒有聽從薛仁貴的命令,而是帶領這糧草等軍用物資緩緩前行,結果遭遇到了吐蕃二十餘萬大軍營救烏海,無奈之下,郭待封慘敗,軍糧等物資被一劫而空。薛仁貴無奈退軍,駐守於大非州。

大唐名將一生未嘗一敗,不料卻被部下毀掉了一世英名 第3張

吐谷渾

後來吐蕃派出四十餘萬大軍進攻大非州,唐軍不敵大敗。薛仁貴無奈之下,只能選擇和吐蕃談和才得以退軍,然而吐谷渾自此淪陷。薛仁貴嘆息說:“今年是庚午年,降婁星當值,不應該到西方打仗,當年魏國的鄧艾因此死在蜀國,我本來就知道必然失敗。”這次戰爭之後,高宗盛怒之下,薛仁貴當即被革職除名,貶爲平民。直到後來起起落落經過十一年的時間,才正式被高宗重新啓用,繼續爲李唐皇室征戰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