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歷史趣聞:萬曆皇帝曾然被當面辱罵“酒色財氣”

歷史趣聞:萬曆皇帝曾然被當面辱罵“酒色財氣”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8.6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世界上的事情很奇妙,有時你以爲已經遺忘了的東西,轉個圈後卻又突然出現在你面前,就像失散的故友,帶着舊日的模糊面容,令你百感交集。比如,最近“江聲浩蕩,自屋後升起”忽然刷屏。模糊的記憶也回來了,想起這是《約翰·克利斯朵夫》的開篇第一句。那麼多年前曾看過、激動過,並隨着歲月遺忘的句子,能重新想起的概率真的很小,但小概率事件就這麼發生了,而且從這句話突然蔓延的趨勢看,這又成了一個大概率事件,勾動了一大波當年看書少年的心緒。

歷史趣聞:萬曆皇帝曾然被當面辱罵“酒色財氣”

網絡配圖

萬曆十七年十二月,大理寺左評事雒於仁給皇帝上了個本子,就是那個有名的“酒色財氣”四箴,真是猝不及防的小概率事件。除了不承認武則天皇帝地位的駱賓王外,好像這纔是當面罵皇帝最狠的了。奏章說:“皇上之病在酒色財氣者也。縱酒則潰胃,好色則耗精,貪財則亂神,尚氣則損肝。”接着把皇帝在酒色財氣四字上犯的事例數落了一遍,說皇帝如何貪戀美色,愛錢,受了誰誰的賄賂,宦官有錢上貢的就喜歡,沒錢的就不喜歡。還說皇帝性格也不好,發脾氣愛打人,今天打宮女,明天打臣子的。總結是:“皇上誠嗜酒矣,何以禁臣下之宴會。皇上誠戀色矣,何以禁臣下之淫蕩。皇上誠貪財矣,何以懲臣下之饕餮。皇上誠尚氣矣,何以勸臣下之和衷。四者之病纏繞心身,臣特撰四箴以進,對症之藥石也,望採納之。”意思就是,皇帝您自己都抽菸喝酒燙頭紋身,就不要開展新生活運動,要求我們做個好女孩了。

看慣了清宮戲的我對這樣的小概率事件簡直都要驚了,連皇帝的私生活和薪酬都管上了,這是以網民自居,還把皇帝當萬科老總看了,分分鐘讓人家檢查私生活,保持薪酬公開透明,並保證自己的管理能力還行得通。 

萬曆皇帝的言論自由度還是可以的,被雒評事這麼當面辱罵後,在萬曆十八年正月初一的茶會話上,還能和內閣成員說道說道這事情(換個暴脾氣的試試?)。《實錄》對這一日的情形記載詳細得如在目前。“上御毓德宮,召輔臣申時行、許國、王錫爵、王家屏入見於西室。御榻東向,時行等西向跪,致詞賀元旦新春,又以不瞻睹天顏叩頭候起居。……上曰:朕昨年爲心肝二經之火時常舉發,頭目暈眩,胸膈滿脹,近調理尚可,又爲雒於仁奏本肆口妄言,觸起朕怒,以致肝火復發,至今未愈。”

歷史趣聞:萬曆皇帝曾然被當面辱罵“酒色財氣” 第2張

網絡配圖

還有一個細節,就是雒於仁的奏章是皇帝從袖口裏掏出來的,說明他帶在身邊看了不止一遍,又訴苦說被氣得生病。想當年則天女皇收到駱賓王的檄書後,只是“微哂”,還說了句:“宰相之過,安失此人?”萬曆皇帝二十幾歲就開始惰政不上朝,但被慈寧皇太后一逼迫,有時又努力工作一兩天。這樣的媽寶與則天女皇當然不可比,氣度、權謀不在一個位階上,表演自然也不一樣。則天女皇的片場,我覺得舒淇的隨性加上週迅的古靈精怪,再加范冰冰的氣場,權謀暫且還是缺位;而萬曆帝嘛,感覺來一個佟大爲扮扮無辜油滑就差不多了。皇帝其實都氣得想殺人,但跟戲文不同,皇帝能隨意殺人的概率很小。雒於仁也是過了幾個月才被找了個理由削職爲民,況且還一直有官員上疏要求恢復他的官職。

皇帝說自己被氣得肝火復發,內閣沒有同情和支持,還一致爲雒評事求情。王家屏上奏章說,區區一個輔佐官員,卻能對皇帝的生活起居都有個瞭解(皇上您是太不低調了啊),看來皇上您確實有必要調節一下生活狀態。雒評事的四字箴雖然狂妄,但皇上您如果拿來做養生調理,我們覺得還是不錯的。 

雒評事的四字箴也隨着邸報,飛到了全國各地大小官員的手中,很多官員表示驚愕,又表示雒評事難能可貴,希望不要重責。我猜想他們心裏還有一層暗喜,不好表達出來,因爲他們平日裏也喜歡批評皇帝與政府,但言論這麼大膽出位,確實不多見。

歷史趣聞:萬曆皇帝曾然被當面辱罵“酒色財氣” 第3張

網絡配圖

幾位內閣成員也都向自己的親密好友透露了談話內容,“請不要告訴別人”的祕密向來是傳得最快的,這下大家都知道了閣臣都站在雒於仁一邊,請求皇帝寬大爲懷,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不要處分直言敢諫的雒評事。這一次的發難,其實是因爲立儲之爭。嘉靖時,皇帝與臣子爭本生父興獻王的皇考地位,大禮議分成的黨派暗中一直存在;萬曆帝則因立儲之事,與臣子的鬥爭更是曠日持久,結果就是臣子與皇帝站在了對立的兩面。皇帝與臣僚間的權力平衡也很微妙,祖宗家法之爭,其實就意味着對皇權的制約與抗衡。

萬曆時期的聰明人其實都已經感受到了大廈將傾、風雨欲來的危機,卻束手無策。每當看《實錄》裏,皇帝找各種藉口,諸如腳崴了、生病了、生氣了等等來逃避職責,感覺這真是一個大白金漢宮的範兒,皇帝彬彬有禮要臉面,臣子也恪守各種規範,但就是永遠都有爭不完的事兒,也永遠也達不成一個統一的意見。其實看《實錄》還好,一見他們寫詩哀愁,我也惆悵得不行,真想穿越過去跟他們說:苦惱又有什麼用呢?人都是聰明人,就是辦不成事啊!背誦下古詩的“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就好了呀。

話是這麼說,但雒於仁這樣充滿激情,想要糾偏改正的激進派,卻也算是懦弱與絕望中的一股清流,以致大家都要表明立場是站在他一邊的。因爲有人批評,至少這人還抱着希望,就像天天跟你吵的女友,你即使煩,也會感謝她幼稚不離開的好。所以雒評事那麼出位大膽,竟然沒什麼大處分,還獲得了一致支持,就成了一個大概率事件。對老謀深算的內閣成員來說,雒於仁的存在,還真是一種意外之喜,他的過分反而成了閣臣與皇帝間的緩衝帶,既表達了意見,還有了必要時的替罪羊。